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別號漱筒,共有李息霜、李哀、李息翁、李嬰、李欣、欣欣道人等40多個名字。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李叔同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史子集、學識扎實、性靈聰慧,十幾歲就寫出了“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的經典名句。除此之外,金石書畫、詩詞歌賦、吹拉彈唱,是樣樣精通。
(就是這么牛!)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李叔同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
先來看看他寫的篆書。
衛生金鏡四條屏(約1897)
佛號與慈照宗主法語
具足大悲心(1929)
佛號(1930)
華嚴宗大法師名號(1936)
他是西泠印社的早期社員,吳昌碩跟他時有往來,王福庵、葉為銘、經亨頤等等名家都給他刻過章。
李叔同篆刻“文濤長壽”
邊款:濤,叔同作。
王禔篆刻“息老人”
頂款:福盦刻,充哀公文房癸丑五月。
葉為銘篆刻“一息尚存”
邊款:尗同書家所用之印,今藏印社,戊午五月葉舟記。
夏丐尊篆刻“哀翁”
經亨頤篆刻“叔同”
徐葆瑒篆刻“近黃昏室”
無款“能嬰兒虖”
徐葆錫等十人篆刻“李息翁日利長壽之印”
除了以上幾方,李叔同所藏印章還有不少,下面摘取一些以饗諸君。
出家前,李叔同將所藏印章贈西泠印社,該社創始人之一葉為銘為鑿龕庋藏,并有“印藏”題記:“同社李君叔同,將祝發入山,出其印章移儲社中。同人用昔人‘詩龕’、‘書藏’遺意,鑿壁庋藏,庶與湖山并永云爾。戊午夏葉舟識。”
印藏
鴻雪徑(“印藏”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