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么說呢?
思維模型就好比工具箱,好比瑞士軍刀,好比黑客手中的萬能鑰匙代碼,簡單有效。
但是,但是要看用的人了,比如現在給我黑客手中的萬能鑰匙代碼,其實一點用也沒有。
同理,查理芒格的100種思維模型,看似很厲害,但它有可能不適合你,因為他的思維模型是投資領域的工具箱。
所以醒醒吧…
最重要的不在于掌握多少種思維模型,而在于有沒有能力,可以自己打造屬于自己的工具箱。
我自己從小學習還不錯,所以我經常有個擔憂。
以后小孩子的教育問題,想一下,如果那些學習成績比你差的同學,有一天去教我的孩子,我會抓狂。因為他們本身在學生時候就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談何現在,能把我的孩子,教得高效的學習方法呢。(還不如我自己來呢)
自己從小因為體弱多病,很長時間待在醫院,所以被迫學會了自學,因為有時候老師課聽不了。
還記得有一次,我剛從醫院回來,然后就開始考試,我是懵逼的,只能迎著頭皮考,結果130+,全班第一。
我想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學習是存在高效的方法,并且有可能老師可能教不了你,因為他本身就做不到(真正的好老師很少,遇到了就且行且珍惜吧)。
底層的學習力,才是打造人生工具箱的必備技能
如果沒有它,到最后可能你的手里只剩下一把鐵錘,而且還是別人的。最關鍵的是世界不可能全部是釘子。
比如對付高中數學,我會鍛造出我自己的數學玄鐵劍(錯題集+思維導圖),在數學考試中披巾斬棘,無往不勝。
我的做法是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然后通過錯題集來完善掌握的知識拼圖,直接站到考官的角度去分析真題。
那本錯題本中,不僅有錯題,還有對于題型的分析,我在醫院就是經??催@本錯題集,這才是屬于我自己的高中數學玄鐵劍(我還把它送給我表妹,結果她本來最弱的數學,高考時也能考130+)。
從結果來說還不錯,最后的結果是高三一年我都沒怎么學數學的情況下,高考數學照樣可以考全校第一。
當年數學130+,而且是在放棄最后一道大題的第二小題的情況下,所以前面幾乎我是保證全對的,考完我就知道,我大概考了多少分。
至于為什么要主動放棄最后一道大題呢,這算答題技巧了,因為做了歷年真題分析,普遍最后一道大題的得分率很低,屬于性價比很低的題,還不如抽出時間去做檢查(我還記得當時檢查出一道數學題讀題錯誤的,異常興奮,這才是性價比高的事情)
08年浙江高考理科數學平均分在90分,看個最近的數據對比下好了:
因此,選老師還是選書籍,都會看老師或者作者的實戰能力,線上談兵那些人我向來不屑于聽,純屬浪費自己的時間。
要說學習能力從小到大,我算比較出色的了。
直到我從2016年開始,遇到兩個人,讓我不得不佩服,放下之前所有的學習方法,去跟他們學。
一個人叫本田直之
另一個叫王世民
為什么呢?
之前說了我自己,選人或則選書的2個原則:
1:人是否實戰派,即自己是否有持續三次以上成功的經驗。
從知道到做到,有很大的鴻溝,從做到到持續做好,又有很大的鴻溝,千萬別被那些所謂的知識網紅騙了(他們最厲害的不是學習,而是挑撥你對浩瀚知識的焦慮感)。
先來看本田直之,他的《高效閱讀法》是我一直實踐的,讓我從40本飛躍到100+,預計今年可以達到200+。
他本人也是一個高產作家,目前作品10多本,每一本都是干貨。一年400+的閱讀量,他本人還是個企業家,一半時間在工作,一半時間在夏威夷度假。無論他的閱讀,人脈,經營的方法都是他實踐出來的。
所以這也是符合我第一條實戰派的標準。
再來看王世民王老師,著有《思維力》《學習力》等書籍。
以前是咨詢師(可見學習能力天然強,不然咨詢行業會混不下去的),現在是教育者,可以用三個月時間從零開始運營公眾號,并且篇篇文章純干貨(都是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
可以快速成功多次跨界,必定抓住了背后的本質。
無論他的在不同領域有多少方法論,多少書籍出來,而我只對他的思考方式,學習方式感興趣。
我參加課程,一般都是為了去偷思,而不在學具體的方法。
就比如,昨天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剖析拼多多,其實我對拼多多的案例分析沒多少興趣,最感興趣的是善友教授拆解黃崢這個人,他的背后有巴菲特和段用平的思考方式。
下圖就是黃崢從巴菲特和段永平身上學到的思考方式:
2:他的理論是不是過時了,是否還在一直做嗎?
就像隔夜飯一樣,過時的理論不學也罷。
先來看看我愛的本田直之。
這人依然開著公司,寫著書,一半時間在夏威夷沖浪,還是一年穩定輸入400+書籍,所以他的杠桿效益方法論是他一直在踐行,并且有穩定好的產出,所以是非常靠譜的。
再來看看可愛的王世民王老師。
依然開著公司,寫著書,身材還保持巨好,之前跟王老師探討過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先不管他的方法是啥,顯然他的身材告訴我,這是有效的,并且他自己也在一直做的,所以也是非??孔V的。
在思維模型特別流行的現在,學習一些有用的模型并沒有錯(比如黃金思維圈)。
但是千萬不要被那種,鼓吹查理芒格100種思維模型都適合你,而他自己又做不到的知識網紅給騙了。
不在于掌握多少種思維模型,而在于掌握鍛造思維模型的能力。
成為一個會做菜的美食家,而不是只知道吃的美食家。
底層的學習力,才是鍛造屬于你自己的玄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