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離高考還有一個月,學生做了大量的試題,也有點茫然,我們強調知識點的落實也已經基本到位,能力的提高也有限,是不是可以從審題上下點功夫,是不是思維上的訓練再加強呢?是不是可以轉換角度進行復習?高考試題大多來源于情境的創設,做題時就要讓復雜的情境簡單化。
(2012江蘇多選)糖耐量受損(IGT)的人表現為空腹血糖濃度正常、負荷( 如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異常。為了探究運動對IGT的干預情況,受試者于餐后進行中等強度持續運動30min,定時采樣測定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A.餐后60 min時,胰島素分泌下降導致血糖濃度低于對照組
B.餐后適度運動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島素升高幅度
C.餐后適度運動使IGT人群胰島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濃度下降
D.餐后適度運動可以減輕IGT 人群胰島 B細胞的分泌負擔
解析: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其分泌下降會導致血糖濃度有所升高,這樣實驗組的結果應該高于對照組,但圖示告訴我們實驗組低于對照組,所以A項中的因果關系不成立,A錯誤;由圖可知:餐后適度運動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島素升高幅度,B正確;餐后適度運動使IGT人群胰島素分泌高峰從90—120min提前到45min,血糖濃度下降,C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餐后適度運動可以適當減小胰島素分泌的峰值,這樣可以減輕IGT人群胰島B細胞的分泌胰島素負擔。
三、聯系實際
結合試題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掌握和復習相應的知識。
我喜歡運動,但從此題知識發現,有些人是不適合運動,特別是劇烈運動,怎么樣科學運動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嘉興市很多居民喜歡晚飯后“快走”來鍛煉,是不是科學?從科學的角度去看,顯然有些人是不適合的。
1.從試題中可知,運動最好不要過度。
2.我們要科學地運動,有必要應該進行糖耐量受損(IGT)檢測,選擇符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運動量。
總之,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展開討論,加強審題理解,改變復習角度,打開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得分能力就會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