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騷年或許都有一個穿越夢:夢回春秋大地,用學校里那一知半解的歷史常識縱橫捭闔、一匡天下。娶公主、登王位、走向人生巔峰!而現實卻是......你買個包子都聽不懂!
古人真聽不懂
雅音、洛陽音、金陵雅音、北方官話.....中國2000年來的“國語”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世道一亂,國語口語也馬上就換!今天小編給大家來整理幾次戰爭和遷徙到導致的國語重大變化!
古代國語
從堯舜禹時代開始其音系為上古音系,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華夏大地就逐漸形成了一套古漢語:雅言!也是中國華夏文明的根源!試想:如果沒有雅言
孔子那么多學生怎么上課呢?
百家爭鳴沒有統一語言又該怎么吵架呢?
百家爭鳴
上古雅音由先秦到兩漢一直是官方認可并推廣,直到東漢末年少有改變!但緊接著北方胡人入侵中原,中原世族大舉衣冠南渡。北方中原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衣冠南渡
胡語一度占了上風!此刻胡人中出現了一位漢文明的瘋狂粉絲---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遷都洛改漢官職、改姓漢姓、與漢通婚、尊禮孔子、禁止胡語說漢語!
孝文帝拓跋弘
可以說正是這位胡人皇帝拯救了兵臨滅絕的北方漢文明,定漢語為北魏王朝的官方語言!可是這么多年的戰爭,標準雅音早已經衣冠南渡,這可怎么辦?
洛陽太學書院
孝文帝定洛陽太學書院太學生讀書的聲音為標準讀音!這便是是國語2.0時代的北方中原官方語言:洛陽讀書音!(和洛陽菜市場上農民大叔洛陽話完全不是一回事)
洛陽讀書音
中國雅音正統的世家大族衣冠南渡,到了南方定都金陵!雅音融合南方古漢語逐漸形成了“金陵雅音”!100年后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定北方洛陽讀書音為國語標準
金陵雅音輸掉了全國市場卻逐漸演變成的江淮官話---南京話!(南京話僅僅是一個代表而已)
南京話
安史之亂后,北方游牧民族突發式壯大: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一波接一波對中原的猛烈進攻!自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后,中國皇帝失去長城近500年時間!
唐時期
自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后,中國皇帝失去長城近500年時間!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才收復長城!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余年,今運亦終---明太祖登基詔書
宋時期
北方失去長城的屏障使得五代十國、北宋、南宋經濟中心一直轉向長江和淮河流域!加強了江淮方言的全國地位!
朱元璋圣旨原文
蒙古語與漢語差別過大、漢族百姓無法接受!朱元璋的家鄉地處江淮、從小說的就是江淮方言!加之手下的兄弟:李善長、胡惟庸、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等都是江淮地區的人!江淮官話成為明朝官方標準語言毫無疑問!
朱棣
靖難之役、燕王朱棣登基為皇帝!攜帶江淮功臣子弟極其親屬(也都是江淮人!)一路北上定都原燕王府!從此也把南京話傳到了北京,與當地語言融合正式形成了如今的京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