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設北樞密院作為最高軍事機構管轄全國軍隊,另有南樞密院,但無權統兵
北樞密院之下,北、南宰相府具體負責部族的軍民事務,諸行宮都部署司掌管各宮衛的軍民事務。殿前都檢點司具體負責宿衛行宮。五京留守司指揮使司統率本地區的漢軍。
漢地各州的節度使,包括部分刺史,兼掌軍民政,統領管內的節鎮兵、鄉兵,有的還兼領禁軍。節度使司下設馬、步軍指揮使司,專掌節鎮兵。
五京的軍事機構
上京:朱軍都虞司,是統領漢軍的機構;奚王府大詳穩司,是統領奚軍的;國舅司、大常袞司、五院、六院、沓溫司,都是統領契丹部族軍的。
南京:設有元帥府(原南京兵馬總管府),“雜掌蕃漢“,由親王出任大元帥。下設南京統軍司、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兩個統兵機構,前者領契丹、奚、渤海兵,后者領漢軍。
東京: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司,也“雜掌蕃漢”
西京:西南路討招司,負責對西夏的防務
此外對西北烏古敵烈等部,對高麗以及對女真也都有專門防務機構負責
二、軍隊分類
遼朝的軍隊主要由部族軍、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五京鄉丁、屬國軍、漢軍等及部分組成
部族軍:建國后,阿保機通過南、北二府以統諸部,其中最強大的是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和奚六部,他們皆各自為軍。部族都有軍事首領,契丹各大部族的軍事首領稱王,一般部族則稱節度使。這些部族軍,其上由設在各地的招討司、統軍司和都部署司統轄。擁有頭下軍州的契丹貴族,征發屬下的漢人組成軍隊,稱大首領部族軍。
御帳親軍:直接由皇帝調遣的禁軍,包括皮室軍(又稱“腹心部”)和屬珊軍,兩軍合計五萬多騎。
宮衛騎軍:是由各斡魯朵屬下抽調組成的軍隊。
五京鄉丁:由五京州縣所屬藩漢丁壯組成。
屬國軍:遼朝各屬國的軍隊。
漢軍:主要指契丹統治者收編的中原封建王朝的軍隊,神策元年(916)阿保機收編的“山北八軍”,是遼朝有漢軍之始。漢軍還有按中原軍隊編制自行組建的,如燕京等地的禁軍。諸京禁軍及邊防要地駐軍,稱為“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