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世紀,我國進入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夏啟是夏朝第一個君王,是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所生, 生于大禹治水時,小時候吃過苦頗有志向。禹也有心培養,讓他參與政事,處理政務。而啟不同于我們現在所認知的”紈绔子弟”,都能妥善處理。
當禹年老的時候,人們又按照慣例,推選當年跟著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禹雖然表面上要傳位給伯益,私下卻不斷培植啟的勢力。
禹去世后,伯益為表謙讓,假意讓位給啟。不料,啟毫不客氣,竟然堂而皇之登上部落聯盟首領的大位。
伯益怎可就此善罷甘休?率兵攻打啟,戰敗。
啟破壞“禪讓”制度,引起眾部落不滿。一有扈氏部落首領反對啟,戰敗,成俘。后來啟又通過一系列的部落戰爭,擴大統治地盤,成為名副其實的君王,建立了常備軍隊,設置各種國家機制。自此,我國第一個奴隸制世襲王朝誕生。
夏啟在位十年后去世,其子太康繼立。太康治國無方,生活奢侈淫樂,由此發生太康兄弟五人奪位的斗爭,史稱“太康失國”。
在太康的孫子相統治期間,東夷的后羿趁夏朝內部王權之爭奪取了統治權,夏朝自此中斷了四十年,史稱“后羿代夏”。
相的兒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奪回了政權,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死后,其子予即位。予重視發展武裝和制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興的局面。夏王朝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中興穩定后,到孔甲時,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逐漸走向崩潰。
公元前16世紀,夏朝最后一個王夏桀暴虐無道,驕奢淫逸,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顧。荒唐地以為,他的統治可以像太陽一樣永存。百姓得知后,紛紛指著太陽咒罵:你這個可恨的太陽什么時候才滅亡?我寧愿與你同歸于盡“!
奴隸們不斷反抗夏桀的統治。這時,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于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由于年代久遠,至今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一直存有爭議。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夏都遺址,河南偃師縣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面積宮殿遺址群。
由此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夏朝人根據農耕季節的規律,研究出“夏歷”,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紀年農歷。
夏朝把天“下為公”變成了“天下為家”,把氏族部落變成了國家體制。夏朝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為華夏文明的發展,為中華民族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歷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