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一直被視為國家發展的第一產業,在國家的產業發展中一直起著最為基礎和重要的作用。在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德國可謂是一枝獨秀。德國農業的生產有著極高的自動化水平、領先世界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更有一批受過專業農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為農業發展提供最為堅實的保障。
在德國,2%的農業人口養活了整個德國,高度機械化、智能化的德國農業與其他國家完全不一樣,德國的國土面積是35萬平方公里,人口是8500萬,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GDP達4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它們人均GDP是中國的3倍多,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也是世界上的工業強國。那么,德國農業究竟是怎樣的呢?
第一,德國農業是在工業4.0驅動下的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模式,強大的工業體系帶動了強大的農業機械化,德國人在農業機械化的黑科技應用到了每一個細節,全自動化的種植、施肥、除草、收割、打捆等等,在德國他們的除草完全是根據地面的形狀進行自動化靈活的割草。德國人摘葡萄是這樣的,一臺機器開過去一排葡萄全沒了,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再說一下德國人是如何把胡蘿卜的一臺機器開過去連根拔起看看都過癮,更有意思的是它們拔起來的胡蘿卜直接進入自動化的去皮,可以說德國干農業能用機械的一定不用人,每一個作業的機械都實現了工業4.0時代的超級自動化。
第二方面就是德國全面實現的數字農業,德國的農民工作離不開電腦和網絡的支持,它們每天開工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檢查當天的天氣信息,查詢糧食市價,查收電子郵件了解產業鏈的各種信息,德國大型的農業機械都是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控制的,農民只需要切換到GPS的導航模式,衛星數據就能夠讓農業機械精準化的作業,誤差可以控制在幾厘米之間,德國的數字農業的理念與德國的工業4.0完全相當,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應用,每一塊天地的天氣、土壤、降水,溫度、地理位置等數據,全部上傳到云端在云平臺上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數據發送到智能化的大型農業機械上,指揮它們進行精細化的作業,目前德國正在從機械自動化的基礎上,推出全套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能在每個農民電腦上實時顯示各種生產信息,如某塊土地上目前種植的是哪一種植物,農作物接受的光照強度如何,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分布情況如何,農民可以根據相關數據來優化生產從而實現增產增收。
第三個方面就是德國農民的職業化教育,在德國想當農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須經過教育和培訓持證上崗,想想也是,要玩轉自動化的機械,要玩轉數字化的農業,不懂高科技根本玩不轉,對比我們當下的農民,這個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說中國職業農民的培養機制將決定中國農業的未來。
德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會有一些企業致力于創新技術,更有甚至將創新的目標定在農產品的加工和處理環節上,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特殊需求,選擇合適的時機,與政府齊力進行創新開發,立項培養專門的農業人才,同時根據未來農業或者產品的發展趨勢,為相關的成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為了保障和促進農業的發展,德國專門成立了農業發展的組織——德國農業委員會,在這個藏龍臥虎的組織里有著對農業結構發展最為熟悉的專家,在他們的支持和貢獻下,德國在農業教育政策得到了專業的指導,同時也保障了德國的農業科技領域有著源源不斷的人才向前輸送。德國農業委員會會在制定農業政策前提前最好詳細的調研和研究,所以在政策方面的實用性和前瞻性都被視為行業最佳的。在農業技術人才上,經歷過扎實農業學習以及配套實踐活動的人才與農業生產的實際和需求完全配套,不會存在學而無用的現象。
德國農業科技發展能夠達到如今的高度與德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密不可分,德國政府從長遠利益出發,穩扎穩打地努力發展基礎行業的教育,這對于德國經濟的長期、良好發展有著深遠長久的意義。
第四個方面就是德國農業的組織,在德國各種農業的聯合體有1000多個,各類的合作社有10000多個,德國設立了德國農民協會,下設有300多個地區性的組織,從信息服務到農民的權益保護,德國農民協會還把農產品的生產、收割、加工,儲存和銷售各個環節作為一個完整的農業產業鏈來開發,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高效的協同,農產品供應的運營效率十分明顯。
第五個方面就是德國農民的收入,你們可能不知道在德國當農民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一般的德國農民家庭1-2輛車是很常見的,一棟獨門獨院的樓房不僅有車庫,還有停車位,標配的花園,數據顯示,德國農民人均收入超過了30萬美元,其中60%是生產收入,40%是政府的補貼,所以說在德國當農民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好職業。
我們不得不感嘆德國農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技術如此之高,其實呈現的還僅僅是表象,在研究德國農業技術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深刻的體會到德國制造的內涵,德國人的工匠精神,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發達國家強大的技術背后更深層次的是他們的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和設備我們可以通過資本來引進,到德國制造,德國工藝背后的德系文化,這是一般人根本無法復制的,未來中國的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該如何走,希望德國的農業模式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