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養生之——丁香】
【性味歸經】
辛、溫,脾、胃、腎經。
【功效應用】
1.溫中降逆:主治胃寒嘔吐呃逆;或中焦虛寒,吐瀉食少,每與溫中止嘔藥同用。
2.溫腎助陽:適用于腎陽不足,下元虛冷,男子陽痿尿頻,女子寒濕帶下等。
【典故】
相傳,唐代著名的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時曾充任文學侍從,他長像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但一直得不到重用。后來才知道武則天是因為他有口臭而對他避而遠之。宋聞之羞愧無比,從此之后,人們就看到他經常口含丁香以祛除口氣。由此,有人趣稱丁香為“古代的口香糖”。
【實用說明】
1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用量一般2~5克煮水或泡水服用。
2 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
3 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
2.《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3.《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嘔。”
【現代研究】
1 內服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減輕惡心嘔吐,緩解腹部氣脹;
2 其水提物、醚提物均有鎮痛抗炎作用;
3 丁香酚有抗驚厥作用;
4 其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及白喉、綠膿、大腸、痢疾、傷寒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5 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抗腹瀉、利膽和抗缺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