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水滸傳》的人,想必對魯智深和林沖這二人不會陌生,林沖曾是80萬禁軍教頭,一身武藝精湛,槍法如龍。而魯智深則是氣力過人,三拳打死鎮關西,倒拔垂楊柳,都是為人傳頌的故事。
所謂識英雄重英雄,魯智深和林沖第一次見面,就互為知己并且結拜為兄弟!在林沖遭難時,魯智深一路護送,還在關鍵時刻救了林沖的命,按理說這二人關系應該很鐵。然而奇怪的是,后來二人皆落草上了梁山,見面之后,卻頗為生疏。
甚至魯智深在稱呼林沖時,竟然叫的是“林教頭”?而非以前,山下時的“好兄弟”稱呼?而在之后梁山上生活中,經常與魯智深喝酒的是武松楊志等人,也沒有林沖。那么為何曾經的好兄弟,在上山后會變得如此生疏,完全是形同陌路?
在筆者看來是,魯智深已經打心底里面瞧不上林沖這個人了!魯智深是什么性格?直率,敢作敢為,遇事剛硬,為兄弟兩肋插刀,但是他卻不是莽夫。《水滸傳》中形容魯智深是,粗中帶細,有勇有謀。
反觀林沖是什么人呢?性格方面,懦弱,謹小慎微,遇事退讓,不敢惹禍上身,且求安穩,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林沖妻子被高衙內欺負,作為夫君不敢有半點脾氣,甚至自欺欺人。
就算這樣高球等人還是不放過林沖,栽贓陷害于他,要是按魯智深脾氣,豈能忍他?早就將高球和高衙內剁了,選擇跑路。而林沖卻是選擇忍受,還希望高球等人能放過他,野豬林內,差人董超薛霸,要圖害他性命。
還好魯智深救了他一命,本來魯智深都想殺了二人,結果被林沖勸?。『髞眙斨巧钭吆螅譀_為了不獲罪于己身,馬上出賣了魯智深,累的魯智深不能再待在大相國寺。試問這樣的人,魯智深又怎會再搭理呢?
這一段《水滸傳》中有暗示,魯智深救了林沖后,董超薛霸為了有個交代,曾打聽過魯智深出身,魯智深當時就發覺了,對二人一頓痛斥未露根底。可是魯智深走后,林沖卻主動說道:我那兄弟,曾經連相國寺的柳樹都倒拔了過來。
林沖生性并非好炫耀之人,而且也是非常細心的!他之所以忍氣吞聲愿意服從,就算差人要他性命他還是阻止魯智深殺這二人,為的就是期盼有一天能夠被赦免。古代大型日子,皇帝登基太后生辰,都會大赦天下,或者說找關系疏通一下,也有希望。
魯智深回去沒多久,就東窗事發,以魯智深的聰明自然想得到林沖這里漏了口風,沒辦法魯智深只有跑路了。這件事相信對于魯智深來說打擊很大,一下子算是看透了林沖的為人,更是對其這種懦弱性格瞧不上。
還有就是魯智深沒上山之前,肯定也聽過,林沖殺王倫事件,王倫這個人雖然不上道,但也不應該是你林沖來殺。畢竟人家對你有收容之恩,且你還算是他部下,你這番作為,不就坐實了王倫曾經對你的懷疑嗎?魯智深看到王倫下場,必然感同身受。
欺負你妻子,陷害你入獄的高衙內和高球,林沖不敢報仇!對他有恩的魯智深、王倫,林沖一個出賣了一個殺了。難怪最后在梁山之上,一干好漢對林沖都是敬而遠之,這完全就是做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