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
失眠問題已經是對于人類的健康產生重大負擔的全球性健康問題,各個年齡段的失眠問題都十分嚴重,尤其是老年人的失眠問題發生率在50%以上,一多半的老年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失眠問題。分析老人容易失眠的原因主要有:
1、年齡因素:老年人由于主控睡眠的松果體素分泌減少,對睡眠的調節能力減弱,入睡時間延長,深睡時間減少,失眠發生率高。
2、健康因素:年齡越大,基礎疾病發生率越高,有些疾病可以影響睡眠,或可導致失眠, 例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病、精神系統疾病等。
3、環境因素:居住環境清凈的人不容易失眠,環境吵雜失眠的比率增加。另外氣候變化、 睡眠場所的變更、室內光度、溫度和濕度的不適等均可導致失眠。
4、心理因素:如思慮過多、被迫退休、與社會隔離、擔心睡不好等而致失眠,越緊張越容易失眠。
很多老年人長時間出現了失眠問題,甚至早已達到了失眠癥的診斷標準,但仍拒絕使用藥物,運用各種非藥物治療的手段調節睡眠,甚至服用了大量的保健品和中藥調理神經以期改善睡眠問題,最后的結果是絕大部分老人的睡眠問題絲毫沒有改善。
平時的門診中,大部分的老年患者來診的主要原因就是睡眠問題,甚至常常被問起“吃安眠藥影響壽命嗎?”的問題。在我看來,長期服用安眠藥對于人體的影響要遠遠小于失眠對人的影響。長期的失眠會使人產生明顯的精力減退感,極易疲勞,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并且還會加重多種慢性疾病的患病幾率,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甚至惡性腫瘤的患病率也會受到長期失眠的影響,另外長期失眠還會導致抑郁癥或焦慮癥的發生發展。
其實人們最擔心的還是安眠藥容易成癮,擔心產生藥物依賴。但是事實是可以產生藥物依賴的藥物只是苯二氮卓類的部分藥物,比如我們熟悉的阿普唑侖、艾司唑侖、氯硝西泮、勞拉西泮等都是苯二氮卓類藥物,根據藥物半衰期的不同,相對短效的藥物使用更容易產生藥物依賴性。
苯二氮卓類藥物半衰期
現在的第三代安眠藥物,為非苯二氮卓藥物,是完全不存在藥物依賴或者說藥物成癮的可能的。比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酒石酸唑吡坦,都屬于非苯二氮卓類藥物,理論上講,不同的藥物機制,是不存在藥物依賴性的。
作為醫生,處理已經出現的藥物成癮和戒斷反應是經常要面對的問題,尤其一些老年人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睡眠而擅自增加藥物劑量,涉嫌藥物濫用。所以近年的藥物成癮現象也是逐年增多。一般中、短效藥物停藥時的戒斷反應持續大概1-2天,長效藥物引起的戒斷反應可能會持續3-4天。主要的戒斷反應表現是煩躁和抑郁表現。
對于苯二氮卓類藥物停藥而引起的戒斷反應可以通過緩慢減藥的方式盡量將其降為最小。一般作為長期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時的避免撤藥反應方法是每兩周減少常規藥物劑量的25%,直至最小劑量后停藥。
我們每個人距離老年的時光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長,面對失眠的時候也應該多聽一聽專業醫生的建議,起碼在我看來,很多謠傳的安眠藥的副作用都是道聽途說的。安眠藥不會產生記憶力減退,加重老年癡呆的發病幾率,而長期失眠卻一定會出現記憶力減退以及加重老年癡呆的發病幾率。
比起安眠藥物,一定是失眠對于老年人的危害更大,更嚴重,更無法挽回。我們都知道有很多非藥物的方式方法可以幫助睡眠,但不一定有效。如果確定非藥物治療方式無效,就應該選擇合理運用安眠藥物治療。盡量連續使用不超過8周;如果必須長期使用,在停藥時咨詢醫生后,運用緩慢減量的方式避免出現戒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