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說: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一般來說,不知足雖然使人產生種種苦惱,但不知足怎么能變成禍患?老子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證諸人類史冊,尤其是證諸春秋史冊,老子的言論并沒有夸大失實之處。
事實上,人類心靈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永遠不知足,不知滿足指引著人類跨越了人獸之間的巨大間隔,不知足帶動著人類走出漫長的原始蠻荒時代,不知足鼓動著人類逐漸脫離了無知無識的愚昧狀態,可以直接地說,不知足是人類勃勃野心的反映,亦是人類磅礴欲望的反應。
而老子出于對樸素時代和無知無識狀態的極端愛戀,把不知足說成是人類最大禍害,自有其道理。我們隨意翻閱一下人類史冊,不知足心理刺激下的歷史確實充滿了血腥氣味,春秋時代242年的歷史,父殺子、子弒父、臣弒君、妻殺夫的事件層出不窮,沒有一樁不是出于不滿足。所謂不滿足既把人類歷史打扮得色彩繽紛,亦使人類社會腥風血雨。
不知足者的憂慮已經到了終身不能解除、不死不休,甚至死亦不能瞑目的地步,非等閑力量所能改變。
不知足是一種個人主觀能動性不知內斂的進取行為,而貪得無厭則是人心不知滿足的無限擴大。所以,貪得無厭對國家領導者來說,往往會把國家引向無窮的災難;貪得無厭對于普通人來說,則必須使自己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因此,老子把欲得作為一個人最大的過失。
當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欲望磅礴的時代潮流,重溫老子的教誨,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回顧歷史的過去,洞察事物的規律,樹立一個有益于自我生存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