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已經一年,留給世界許多啟示。
啟示一,對大國極限施壓太危險
普京沖冠一怒,最終地動山搖,整個烏克蘭大地陷入戰火。
北約不斷東擴,西方步步緊逼,美國極限施壓,正是這場戰爭的重要肇因。
現在有些國家迷戀極限施壓,但對大國極限施壓,真的太危險,稍有不慎,就會以悲劇收場。
一旦俄羅斯覺得已無所失去,世界又會怎么樣?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但將一個核大國逼入絕境,想想都感到可怕。
啟示二,戰場形勢總在不斷變化
開戰第一天,俄軍攻城略地,感覺這是一場摧枯拉朽的閃電戰。
但隨后發生變化,俄軍裹足不前,損失相當慘重,甚至大量坦克、裝甲車被摧毀,在西方先進武器支援下,烏軍甚至不斷發動反攻,收復了不少失地。
這個世界,沒有永恒的勝利者。戰場形勢總在不斷變化,一著不慎,往往滿盤皆輸。
啟示三,無人機正在改變著戰場
坦率地說,這是一場拉鋸戰、割喉戰、陣地戰、城市巷戰,中間還有激烈的輿論戰、認知戰、網絡戰。
但一個不可忽視的變化,無人機正在改變戰場。
俄羅斯借助無人機,對烏克蘭發動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空襲。烏克蘭則利用無人機,對俄陣地甚至本土發動偷襲。
戰斗人員遠離戰場,動動鼠標鍵盤,就能決定戰場的勝敗。
啟示四,永遠也不能忽視精神氣
坦率地說,澤連斯基有一點,還是讓人很欽佩的。當西方認為大勢已去,要求他離開基輔時,他拒絕離開,他在地下室不斷發表講話,他甚至走上街頭拍小視頻,鼓舞烏克蘭人的斗志。
如果不是澤連斯基,今天的俄烏局勢,肯定不是現在樣子。普京確實遇到了對手,在澤連斯基的鼓動下,烏軍逐步穩住了陣腳,遏制住了俄軍攻勢,甚至一度展開反攻。
啟示五,戰爭開始容易而結束難
戰爭,毫無疑問是一場災難。從烏克蘭角度看,剛開始積極談判,肯定想盡快停火,雙方一度也接近達成協議,但遺憾的是,在美西方壓力下,談判破裂。
對俄羅斯來說,肯定也想早日脫離泥潭,所以最近頻頻釋放愿意談判的信息。因此,戰爭開始容易結束難。發動戰爭可能只需要沖動,但結束戰爭卻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
這些在戰爭中的人,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嗎?還是,那些還在火上澆油的人,會樂見戰爭結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