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姓氏最初是以部落的名稱或者部落首領的名稱發展而來的。中國在進入奴隸社會之前,還經過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在氏族社會時期我國的人口數量并不是很多,人們一般都是以部落的形式抱團取暖的,這也導致了部落的數量不是很多,因此姓氏的選擇也就屈指可數了。根據相關的史書典籍考證,專家們確定了當時我國主要是有八個姓氏,它們分別是姬、媯、姚、姒、姜、嬴、佶、妘。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剛開始的八個姓氏開始產生了很多分支,由這八個姓氏演變出了很多姓氏,而且新的姓氏也開始不斷出現,姓氏的數量開始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
華夏民族的始祖是炎帝和黃帝,我們也將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黃帝部落是在姬水河邊聚居的,部落的人們也就以姬作為自己的姓氏。而炎帝部落則是生活在姜水邊,因此就把姜用作自己部落的姓氏。而現在的姚、媯、妘等姓氏則都是從帝嚳的姓氏演變而來的,帝嚳的姓氏是高辛氏。而秦朝的國姓“嬴”則是從少昊金天氏演變而來的,而姒這個姓氏基本上都是大禹的后代,蚩尤部落的后代基本上都是姓屠和鄒。
我們以姬姓為例,看一下姬姓的發展歷程,姬姓可以說是所有的姓氏中分支最多的一個姓氏了。首先是姬姓在第一階段剛開始分裂的時候,它就分裂成了歸、祁、人、橋、終等十幾個姓氏,有的一些姓氏可能我們見都沒見過。到了第二階段的時候,它又分裂出了西門、暴、谷、常、岑等十幾個姓氏,個別的姓氏還很復雜,大部分人不用說寫了,念都未必能念對。它重點是在第三個階段,分裂出了東門、龐、孟、孫、豐等一些我們比較常見的姓氏,這些姓氏的出現意外著姬姓基本上開始了解體,它以另一種大家認可的方式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中。第四階段則是出現了馮、羊舌、甘、公等一些傳播度比較低的姓氏,這些姓氏在大家的生活中不是很常見。
第五階段也就是最后一個階段,一些大眾認可的姓氏開始出現,比如宮、寧、國、侯等姓氏,姬姓的繁衍發展也是在大家熟悉的一個范圍內。大家沒有想到吧,如此一個簡單的姬姓,竟然在數千年的時間里,演變出了如此之多的新姓氏,讓人感慨不已。剩下的那七個姓氏雖然在演變的過程中沒有像姬姓一樣如此紛繁復雜,但是分裂成了其他的眾多分支。大家可以查詢一下,看看你是炎黃子孫?還是蚩尤后代?
中華姓氏分支表:你是炎黃子孫?還是蚩尤后代?大家快來看看吧,各位網友是什么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