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私人書房
進入2015年,利好民營醫院的政策頻頻頒布。鼓勵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支持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一時間,民營醫院成為了熱門投資領域,民營三甲醫院更是搶手的香餑餑,迅速被各大機構收購瓜分。但是,社會資本投資醫院并不是為了幫國家做公益,最終的目的還是獲利。除了獲得分紅之外,投資人的退出渠道只有出售醫院或者上市。綜合這一段時間對民營醫院行業的研究以及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訪談和實地考察,對民營醫院掛牌新三板/上市進行了一些思考,擬掛牌/上市民營醫院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上市的選擇
A股
難度指數:五星 市盈率:最高
已上市企業:目前在A股獨立上市的民營醫院只有通策醫療(口腔科)和愛爾眼科,慈銘體檢已遞交招股說明書,目前正在排隊中。
港股
難度指數:四星
已上市企業:鳳凰醫療(供應鏈 IOT) 和美醫醫療(婦產),康寧醫院,據說深圳鵬愛(美容整形)在申報資料中
美股
難度指數:四星
已上市企業:泰和誠醫療(腫瘤)
掛牌新三板
難度指數:三星
已掛牌企業:
1 | 833939 | 御康醫療 | 協議 |
2 | 833269 | 華美牙科 | 協議 |
3 | 833263 | 大承醫療 | 協議 |
4 | 832994 | 慈惠健康 | 協議 |
5 | 832533 | 利美康 | 協議 |
6 | 832521 | 合一康 | 協議 |
7 | 832387 | 大眾口腔 | 協議 |
8 | 832321 | 福華股份 | 協議 |
9 | 832128 | 喜之家 | 協議 |
10 | 832113 | 中康國際 | 協議 |
11 | 831672 | 蓮池醫院 | 做市 |
12 | 831366 | 國龍醫療 | 做市 |
13 | 830938 | 可恩口腔 | 做市 |
14 | 430335 | 華韓整形 | 協議 |
15 | 430114 | 永瀚星港 | 協議 |
(2)醫院的性質:公立/非公立/合資
鑒于醫院行業的特殊性質,特別是公益性要求,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一般理解上既不合適、也沒有可能在新三板掛牌/主板上市。
合資醫院主要會涉及到產權界定的問題。
如果是國有企業控制下的企業醫院,如果已變更為營利性醫院,應可以考慮;
(2)醫院的性質:營利性/非營利性
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性質上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種。非營利性醫院理論上不以營利為經營目的,而且收益不能分紅。從法律角度來說,非營利醫院都是民辦非法人,不是公司制,因此直接上市其資產的性質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所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無法直接獨立上市。目前已新三板掛牌醫院均屬營利性醫院。
(3)上市公司收購、投資、設立醫院
雖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無法獨立上市,但可以被上市公司收購/入股。有非營利醫院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公立醫院改革之前收購的,也沒有當成主要業務。這些醫院只要達到控股,都可以并表,需要每年在年報中披露其無法分紅的風險。大量的收購出現在2010年之后,上市公司開始有目標地主動收購醫院。這些收購基本上都是在完成前需要醫院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此外,A股企業試圖繞過非營利性的問題的另外1種手法是收購醫院科室的收益權。
(4)協議控制(托管)
從香港上市公司鳳凰醫療、境內上市公司收購醫院案例看,境內外上市公司均存在以協議方式(IOT(投資-運營-移交)合同)控制非營利醫院或公立醫院的現實情形。
所謂IOT,就是鳳凰向醫院投資(分為無償投資和可回收投資2部分),換取收管理費的權利和向醫院提供藥物、醫療設備、醫療耗材的供應鏈管理權利。這種模式與運營營利性醫院相比,收入少而且利潤率低。總之,在資本市場上,必須采取手段,改制或者IOT來解決非營利性的問題,但是也得付出多交稅或者收入減少的代價。
實際操作上看,一方面各個省市對于醫院管理的松緊程度不一,如果改制,需要衛生部門的審批,這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另一方面,有的地方醫保、新農合不報銷患者在營利性醫院治療產生的費用,在醫院改革的主力,二級和三級醫院來說,醫保和新農合患者又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不得不繼續保持其非營利的身份。
那么新三板掛牌醫院是否可以協議控制方式將非營利醫院包裝上市呢?以上提到的問題,新三板的規定并不比主板要更松,不過政策都是在變的,以前沒有這個先例,不代表以后不會成功,所以還是要不斷的去嘗試,去突破監管者的思維。在現階段可行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擬掛牌企業可以考慮在掛牌后將部分非營利性醫院以協議控制方式納入掛牌企業統一管理。
(5)財務的規范性
從整個行業角度,民營醫院較多存在財務不規范問題,此問題限制了部分民營醫院掛牌新三板/上市。在準備掛牌過程中,民營背景醫院需在企業財務規范方面做好工作。這個規范的過程也可能會比其他類型的企業稍微復雜一些,需要技術處理和時間,但并不是掛牌實質性的障礙。
(6)成長性
掛牌/上市對于企業來說只是一個開始,重要的是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對于投資人來說才有吸引力,這樣企業也才能夠利用好資本市場的平臺加快發展的步伐。另外,新三板掛牌以后,對掛牌企業更重要的是有券商做市,而吸引券商做市也需要掛牌醫院經營本身體現良好成長性。從已掛牌的案例來看,可恩口腔有近三年快速擴張發展規劃,這從另外角度詮釋了可恩口腔為何成為四家掛牌醫療企業中第一家做市公司,且短短幾個月已通過內外部融資約8000萬元。券商可以幫掛牌企業做市和融資,但前提是掛牌企業本身運營優秀、長勢喜人;
(7)新三板并購平臺
新三板市場上并購也是很熱門,既有新三板掛牌公司并購其他企業案例,也有主板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案例,甚至出現未掛牌企業借殼新三板公司案例。隨著新三板掛牌醫院數量的增多,圍繞醫療資產證券化和醫療行業整合的大趨勢,新三板未來肯定會成為醫院行業并購整合的重要舞臺。與新三板和醫療行業各自的投資熱度相比,新三板掛牌非公立醫院數量和影響目前顯得嚴重不足。相信隨著新三板市場和境內外主板上市醫院板塊的進一步發展,會有更多非公立醫院考慮選擇新三板掛牌,新三板在促進非公立醫院發展的同時,會成為醫療行業并購整合的重要平臺。
(7)轉板可行性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直接轉上市的可行性還在討論中,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連接之路還沒有打開。不過之前有出現過新三板掛牌企業退市后主板IPO(如:久其軟件、北陸藥業等)、主板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如:天華超凈收購宇壽醫療)、新三板掛牌企業借殼主板上市公司(如:華圖教育借殼ST新都),所以雖然不能直接轉主板,但是可以通過其他的路徑和手段實現這個結果。新三板掛牌醫院,只要本身運營足夠好,其實還是有很大的轉板的可能性的。
(8)民營醫院掛牌/上市未來展望
新三板掛牌醫院數量:新三板目前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擬掛牌企業積極性高企,未來三年可能達到萬家掛牌量級。相比之下,醫院掛牌的數量就很少。考慮到全國21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及其龐大的資金需求,相信未來新三板掛牌醫院會越來越多。目前香港市場境內醫院 IPO(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在申請IPO(鵬愛美容)及擬申請IPO數量合計據坊間流傳有10家,已呈現境內醫院香港IPO熱態;境內上市公司并購投資醫院者也有二十多家,且有不少境內上市公司已有將醫療服務作為主業之勢。醫療資產證券化已漸成趨勢。從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角度,新三板因其掛牌門檻低、速度快等因素,對廣大民營醫院更有現實可操作意義,無論從非公立醫療機構本身數量、還是從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醫院數量配比以及新三板掛牌企業本身的不同行業數量配比角度,新三板掛牌醫院數量未來預期可有快速增長,在數量上應遠超境內外主板上市醫院數量。
境外紅籌 境內新三板:對非公立醫院(特別是民營醫院和外資醫院)的上市途徑選擇而言,香港小紅籌方式IPO被許多人看好。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境外紅籌方式上市和境內新三板掛牌,已呈現可同時操作之可行性。2015年4月3日,紐交所上市公司藥明康德(WuXiPharmaTech(Cayman)Inc.)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合全藥業有限公司(832159)正式在新三板掛牌。這一案例對醫院類擬上市企業尤有探討意義。在境內主板IPO不甚通暢情況下,先境外紅籌IPO、后境內新三板掛牌,或者先境內新三板掛牌、后境外紅籌IPO,兼顧境內外資本市場,難能可貴,值得關注和探索。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紅籌上市公司探索此條資本路徑。
新三板并購平臺:目前新三板的熱烈發展已引起各路資本廣泛關注,更有人將新三板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并預言掛牌企業達萬家后將成為世界級并購平臺。自2014年以來,新三板市場上已呈現良好并購態勢,既有新三板掛牌公司并購其他企業案例,也有主板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案例,甚至出現未掛牌企業借殼新三板公司案例。隨著新三板掛牌醫院數量的增多,圍繞醫療資產證券化和醫療行業整合的大趨勢,新三板未來勢必會成為醫院行業并購整合的重要舞臺。
(9)新三板醫院掛牌的技術路徑
非公立醫院在新三板掛牌的基礎條件,根據新三板《業務規則》2.1條規定,擬掛牌非公立醫院應當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且滿足該條款的6項條件:
(1)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續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2)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3)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
(4)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5)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
(6)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
與掛牌一般條件相比,為實現在新三板的融資功能及流動性要求,符合券商做市要求并有券商做市對掛牌企業更加重要。根據有關報道,某實力券商做市股票標的選取標準一般包括:
(1)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
(2)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
(3)最近一期凈資產不小于2000萬;
(4)最近兩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30%,且預計未來三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30%;
(5)掛牌公司所屬行業符合“兩高六新”的(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和“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可優先考慮;
(6)信息科技、生物與新醫藥行業的擬做市標的,凈利潤和營業收入指標可適當放寬,但必須具備更加顯著的成長性。
從上面做市標準可以看出,券商做市標準比掛牌標準要高出很多,其做市企業不僅要求有一定規模和盈利能力,更要呈現出良好的成長性,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優中選優才可符合券商做市標準,而有做市券商的掛牌企業因符合該等做市條件而使其更加靠近主板上市要求,從而吸引更多投資關注、實現更好的融資氛圍。
根據系統公司審查反饋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審查要點:
1、醫院資質:審查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醫院屬于特殊行業,其業務的開展有賴于資質的取得,并且每項具體業務的開展均需要取得匹配的資質證書,比如提供X光放射醫療服務需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因此對于醫院業務資質的審查更為嚴格,不允許超范圍開展業務。同時,是否存在可能導致資質證書無法續期的情形也屬于審查披露的范圍。
2、人員資格:審查是否存在無證上崗情形,并審查人員與醫院業務開展的匹配性。醫院業務的開展有賴于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從事醫務勞動需取得相應的資格,這是最基本的條件。此外,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和人員結構是否與醫院開展的業務相匹配,也是審查的范圍。
3、資產與業務開展的匹配性:審查公司是否具備與其經營范圍相一致的資產條件。醫療服務的開展有賴于一定的硬件條件,比如認定為二級醫院應具備一定數量的病床位,而病床位的設置顯然需要一定空間的要求,又比如某項醫療手術的開展需要配備某個特殊的儀器,因此有必要通過對醫院資產的適當審查來判斷醫院是否具備開展醫療服務的條件。
4、重大違法違規情形:審查公司是否存在虛假宣傳、虛假廣告、違規行醫等情形。民營醫院一度通過虛假宣傳、夸大療效等方式發布廣告,影響消費者的判斷,侵害消費者的權益,屬于發生重大違法違規概率較高的行業。系統公司對此進行審查比一般企業的要求要高,一方面要披露違法違規的情形,判斷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另一方面要審查企業受罰的原因,以及后續的整改落實情況,其目的旨在規范民營醫院的經營,嚴厲打擊醫藥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5、訴訟:審查公司的醫患糾紛情況。醫患糾紛的發生一定程度上體現醫療服務的水平,也體現醫院整體管理的水平,因此將此作為重點審查其目的在于考察該家醫院是否存在嚴重影響醫院運營的弊端,考察醫院是否遵守醫療服務管理規定,內部管理制度的設定和執行是否到位。
6、環保:審查醫院醫療廢物的處理情況。醫院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醫療廢水,這些廢水、廢物與一般的生活污水、廢物存在重大的不同,可能存在傳染性等風險,不能與一般生活垃圾一同處理,需要進行專門統一處置,因此需要對醫院的日常環保運營是否合法合規進行嚴格的審查。
求人才,找工作,尋合作,關注譚偉峰公眾號,這里是你達成需求的一個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