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生對馬甲線的追求,不亞于對男神的追求
為什么我渾身不胖、上下肢也沒什么肥肉,但是卻有小肚子?最關鍵的是,小肚子這么一挺,再好的馬甲線也給挺沒了...只有使勁吸氣收腹的時候,才出來一點點馬甲線的影子...其實還是有各種原因的。
今天 ,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小肚子從里至外,無外乎分為三大層。最里邊的,當然就是我們腹腔、盆腔的內臟,外邊就是腹部肌肉層,在肌肉層的外邊,就是最后一層:皮下的脂肪層。
1、腹腔內臟脂肪問題
腹腔是內臟最多地方,包括胃、腸、肝、膽、脾、腎等等。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所有的這些內臟都是由脂肪包裹圍繞的。脂肪對內臟起支撐、穩定、緩沖、保護作用。
但是...凡事總是有But。
內臟脂肪一多,肚子自然就會變大。就性別來說,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只是說男性更容易,并沒有說女性不會)積累內臟脂肪,所以不少發福的男性都是蘋果身材,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女性也一樣會有蘋果身材:
內臟脂肪和我們的皮下脂肪(就是平時看到的人最外邊的脂肪),并非完全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內臟脂肪多,皮下脂肪不一定就一定要多,有些人就是均衡肥胖型,有些人則會傾向于內臟脂肪聚集型。所以,那些覺得腿、胳膊不胖,卻挺著肚子(腰粗)的人,有可能是外瘦內肥型,屬于內臟肥胖型的一員。
內臟脂肪少,皮下脂肪多
內臟脂肪多,皮下脂肪少
由這兩張圖可以看到,皮下脂肪不多,腰不一定細,也不一定沒有肚子!
解決方案:
內臟脂肪的積累和飲食有很大關系。不吃早餐、饑飽不均、營養過剩、晚餐過飽、經常飲酒等,都會引起內臟脂肪的積累,要盡量避免三高食品:高糖、高脂、高鹽的食物。一定要均衡飲食營養結松,多食用膳食維豐富的食物,采用多餐制,每餐七、八分飽為宜。
除了飲食,必須加強運動。有人可能在網絡上,看到內臟脂肪怎么減、皮下脂肪怎么減之類的文章,但我要告訴你,什么運動利于減內脂,什么運動利于減皮下脂肪之類的,沒有完全的科學實驗依據,只要是有利于減脂的運動,如有氧、高強間歇、增肌等等,都是可以用來減掉內臟脂肪的,之所以內臟脂肪多,是因為很多人是不運動或是很少運動(如果有運動,即使吃的不合理,也不至于堆積過多內臟脂肪),所以建議這類的人先從慢跑或是快走之類的有氧運動做起吧。
這里就有個問題,有人會問,我其它地方不胖啊,再減脂會不會減沒了?沒必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1塊錢的10%是1角錢(皮下脂肪),而1萬塊的10%是1000塊錢(內臟脂肪),變化值明顯是不一樣的(雖然幅度一樣都10%),視覺上就會看到皮下瘦的很少,但內臟脂肪減掉很多。
2、腹肌發達程度不夠
我們的腹部,除了一根脊柱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骨骼了,身體的穩定、內部臟器的束縛,全靠肌肉層來完成。背部后側的肌肉層我們此處不談,我們只看看腹部的肌肉。
腹部肌肉從里到外,是分為三層的。第一層,就是最靠里邊的與內臟最接近的腹橫肌。它是面積非常大的一塊肌肉,幾乎包圍腰腹整個一圈。因為其肌肉紋路呈橫向分布,故稱為腹橫肌。
第一層肌肉
在腹橫肌的外邊,是腹部第二層肌肉:腹直肌和腹內斜肌。
腹直肌就是大家能摸到的在腹部中央的8塊肌肉,這8塊肌肉其實就是一塊腹直肌,只不過由一些肌腱腱劃給分割開來,呈現出8塊肌肉,如果有的人天生就是腱劃不明顯、不規則,那么就難以練出8塊或對稱的腹肌,因此,能練出幾塊腹肌并不完全取決于訓練程度,還跟人體遺傳有關。
在腹直肌的兩側,就是腹內斜肌,左右各有一塊。不是在腹部外側嗎,怎么叫腹內斜肌?這里的內外并不是指身體左右的內外,而是解剖學上肌體的從里至外。因其肌肉紋路是傾斜的,所以叫做腹內斜肌。
第二層肌肉
在上圖腹直肌和腹內斜肌的外邊,還包裹著腹部的第三層肌肉:腹外斜肌。下圖左則就是一大塊腹外斜肌,而右側是其底下的腹直肌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是腹部最外層的肌肉層,在它之上就是皮下脂肪層。
最后一層肌肉
看完腹部肌肉結構,就會明白,如果腹部肌肉不發達,內臟會怎么樣呢?當然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向下擠壓,使小肚子隆起。所以,即便是瘦子,如果沒有肌肉或是肌肉含量少,也會有小肚子!
解決方案:
必須加強腹部肌肉鍛煉,尤其是要鍛煉最深層的肌肉----腹橫肌。平板支撐是鍛煉腹橫肌強有力的手段。以前我們也談過,平板支撐并不能很好的鍛煉腹肌,當時所說的腹肌是指大家都喜歡的那8塊肌內(腹直肌),平板支撐雖然不能很好的練腹直肌,但卻能很好的激發腹橫肌,對鍛煉腹橫肌有很好的作用。
除了鍛煉深層的核心肌群,還要加強下腹部肌肉的鍛煉。因為很多人都喜歡卷腹或仰臥起坐,這些都是鍛煉中上部的腹直肌,往往忽略下腹的鍛煉,造成下腹肌肉力量弱,小肚子會不小心跑出來的。
這些都是練習加強下腹部肌肉的動作,練腹肌時多側重下腹部動作安排。
3、導致小肚子突出,還有一種就是體姿體態問題
骨盆前傾這種不良的體態,會導致小腹隆起。什么叫骨盆前傾,說白了,就是一邊撅屁股、一邊挺著肚子的姿態。
骨盆前傾是骨盆周邊肌肉力量不平衡所造成的。要解決骨盆前傾的問題,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如上圖)腰背肌肉 大腿前側肌群,所產生的力量有使骨盆逆時針轉動的趨勢,而 腹部肌肉 臀部肌肉,所產生的力量有使骨盆順時針轉動的趨勢。如果腰背肌肉 大腿前側肌群=腹部肌肉 臀部肌肉,骨盆保持穩定,假如在此基礎上,腰背肌肉訓練的過于發達(或肌肉過緊),就會破壞當前的穩定,導致骨盆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即骨盆向前方轉,引發骨盆前傾。
解決方案:
如果有骨盆前傾,則需要松懈腰背肌肉或大腿前側肌肉(具體的要看這兩處肌肉,哪一處過于緊張或發達)。另一主面,加強腹部或臀部肌肉力量(具體的要看這兩處肌肉,哪一處偏弱)
4、自認為不胖,其實挺胖
有些人認為自己不胖,但事實未必。老是嫌自己有小肚子,還自認為不胖...胖不胖不是自己一張嘴說一句話決定了的,也不是別人評價出來的,而是應該進行科學的判斷(用體脂測量設備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如果排除上述三種情況,還是有小肚子,那么百分百你就是胖!只有解決了以上所有四種情況之后,再加強一些腹肌的鍛煉,才能更容易更快的練出馬甲線。
那么,去自查一下,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