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生活安逸了,越來越多人喜歡去旅行。國外旅行可以讓我們去追尋不一樣的文化,感受一下那異國風情。而出國旅行,最重要的莫過于護照,簽證等這些能證明我們身份的文件了,丟失護照,那絕對是一件相對悲催麻煩的事了。
曾經就有這樣一位伊朗游客,叫梅安.卡里米.納瑟里,因曾參加了游行活動被國家剝奪了公民身份,之后以難民的身份乘坐飛機前往法國,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納瑟利隨身攜帶的裝著護照等證件的行李被偷。等到飛機落地戴高樂機場,他便在這里被安保人員攔住。因為沒有能證明身份的護照等證件,他無法再乘飛機回去,更嚴重的是,他被禁止離開機場。自此,他被困機場,直到17年后,因患重病才得以離開。
一般丟了車票要重新辦理相關程序都讓人覺得很煩躁,何況是納瑟里這樣丟了護照,被畫地為牢的。簡直可以說是悲劇本劇了,然而,這位哥不是常人啊,他鼓起勇氣扼住命運的喉嚨,在接受了不可改變的現狀后,努力調整心態,保持住了對生活的熱情。他沒有在這里無所事事自暴自棄地荒廢時間,將這段時光給了閱讀。可以說,閱讀給當時的他提供了一個心靈避難所。日常生活中,他依然設法讓自己保持干凈整潔,讓自己在困境中也依然得體的活著。
慢慢地,機場人員和納瑟里熟悉起來,對他的經歷也十分同情,給了他工作的機會,比如說晚上去洗衣房洗衣服。久而久之連經常坐飛機會頻繁出入機場的乘客也知道他。有些人看他可憐,出于同情,想要給他捐贈一些衣服,卻被納瑟里嚴肅拒絕了,他說“我不是乞丐”。白天納瑟里會花費大量時間在閱讀和寫日記上,晚上就睡在機場的長椅上。哪怕是這樣的境遇,他也沒有交出生活的主動權。依然嚴格地管理著自己的人生。他的物品也總是整整齊齊地收拾在箱子里。
時光如水流逝,17年過去了,納瑟里因病急需治療。這段生涯終于畫上句話。他被送到了巴黎的一家醫院,最后他一直在這里的避難所度過余生。他的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也被人們拍成了電影:《幸福終點站》記錄了下來。最后,小編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如果是你,有一天遇到了類似無助的情景,你還能保持自己的心靈自己,不放棄對自己的管理,對生活的期待,像納瑟里一樣,得體尊嚴地生活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