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人傳出銀行中高層開始掀起了一陣離職熱潮。果然在今年3月,工商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被曝離職,有消息稱他去了籌建中的中關村銀行;緊接著又爆出興業銀行原行長李仁杰跳槽至陸金所,將擔任要職。接二連三的消息實在發人深思,于是小編搜集了相關資料驚訝發現,有16家上市銀行都出現了高管離職的現象,其中建行、光大銀行等6家銀行出現了行長離職。另外,中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也出現了3人以上的副行長離職。
作為吃瓜群眾,想必非常好奇這些高管為何一波又一波的選擇離開銀行?
接下來小編為你揭開銀行高管離職的神秘面紗。
銀行高管的離開,一方面,與薪水問題相關。在我們的認知里,銀行本是金融行業里薪資水平較高的行業。但隨著態勢的變化,銀行薪資水平已今非昔比。有心人對銀行高管往年薪酬水平大致做了這樣一個對比:2015年四大行行長薪水如下:中國工商銀行行長:54.68萬、中國銀行行長:61.33萬、建設銀行行長:36.46萬、交通銀行行長:52.27萬;綜上我們可見,2015年這四大行行長的薪水都不超過百萬,而且相較于2014年,跌幅是在40%以上,長期來看狀況并不樂觀。于此同時,銀行的業績相較往年而言屬于降低態勢,而銀行的薪水發放中獎金與業績掛鉤,若銀行業績減少,與之相關的年終獎金也不容樂觀。因此,這是銀行高管離職的原因之一。還有另一方面也很重要:發展問題。 職業的發展空間是一個有規劃的職場人會慎重考慮的問題,銀行高管也不例外。有相關記者對這些離職人員采訪后了解到,他們選擇離開傳統銀行,是因為傳統銀行發展的空間受限,比如傳統銀行的工作模式來看:更多強調流程化、制度化和以及規范化,這樣一來轉型非常緩慢,而對于銀行高管來說,他們想在行業內短時間追求創新和改變,一展宏偉抱負,而如今的銀行平臺已經不能夠給予,所以離開是他們更好的選擇。
另一個問題,他們將何去何從?文章的開始提到,兩位行長離職后分別選擇了中關村銀行和陸金所;去向來看我們發現了互聯網金融的影子;這并非偶然,銀行高管集體投身互聯網金融平臺,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興起不久,求賢若渴,相應的會利用高薪來吸引人才,而在金融行業累積了人脈、知識、經驗的銀行高管則是他們找尋的目標對象;除此之外,新興行業與時代并進,銀行高管可借此機會發揮創新能力,一展才能。
綜上來看,銀行高管的跳向互聯網金融企業,暗示著互聯網金融企業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快速發展,并會對傳統的銀行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因此我們不難理解銀行高管們一股跳槽熱,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份子、拓天速貸的小編,也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互聯網金融大家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