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8年,隋文帝的兒子晉王楊廣率51萬大軍,直撲江南。攻城掠寨,很快便攻克陳朝首都建康。楊廣就是后來那個與桀紂并稱的隋煬帝。他早聞說陳后主有個漂亮的妃子,叫張麗華,眉似春山,眸如秋水,花容月貌,風華絕代。所以囑咐攻城將軍韓擒虎,一定要找到她。可隋兵將皇宮內外搜了個遍,也沒發現兩人蹤跡。
史書說,張麗華家境貧寒,父兄以編草席為業。在她10歲時便被帶入宮廷,做陳宣帝妃子的侍女。一日陳叔寶后宮游蕩,偶遇之,立即被鮮花初綻般的張麗華驚呆了。沒想到后宮還藏著這么美的女子。隨即便占有了她,并使她懷了孕。
陳叔寶即位后,很快便將張麗華封為貴妃。老皇上儉仆,宮殿比較寒傖。陳叔寶為博張麗華高興,又專門修建了結綺樓。一次大臣陳叔陵叛亂,陳后主受傷。養病期間,他將其他妃子全部摒退,只讓張麗華一人陪侍。病愈后,兩人更是如膠似膝。
陳后主通音律,能詩詞。張麗華天姿聰穎,舞美歌甜。有一首詩大家耳熟能詳,即唐朝杜牧寫的“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個《后庭花》就是陳后主作曲作詞。張麗華歌喉婉轉,舞姿曼妙,很快這支歌就傳唱大江南北。但隨著陳朝滅亡,后人便也將此曲定格為亡國滅種的靡靡之音。
陳后主沉溺美色,國政日漸頹廢。身邊盡是阿諛諂媚小人,少有忠誠耿介之臣。他要么不上朝,要么將大臣的奏章讓兩個太監轉送于內宮。更甚至于處理公務時,經常當著大家的面將張麗華抱在膝上,兩人一塊共同處理。史載張麗化記憶力超群,有的奏章內容陳后主及大臣都想不起來了,張麗華卻能條理清楚,一一說出。陳后主更是對她寵信有加。張麗華權勢越來越大,她的親戚舊好逐一被封官晉職。史書記載,宮里人的親戚犯了法,只要乞求張麗華,則一定能得到幫助。宮外的大臣若有不聽話的,則一定會受到貶斥和懲罰。正直大臣愈覺心灰意冷,得勢小人日漸張狂跋扈。因為陳后主沉溺美色不問政事最終被楊廣攻城,南陳就這樣滅亡
那么城破之后陳后主張麗華到底去哪兒了呢?原來陳后主帶著張麗華還有一個孔妃,看走投無路,竟藏身于一口枯井。隋兵最后也注意到后花園中這口井,士卒吶喊,要向井內扔石頭。這時井內弱弱地聲音飄上來,“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別扔”。士卒將籮筐系于井內,將三人吊起。傳說由于井口小,三人出井時,張麗華臉上的胭脂蹭擦在井壁上,這口井于是被稱為胭脂井。
張麗華最終被殺了,不是楊廣不愿意納她為妾,是由于將領們指出周武王滅商殺了妲己,紅顏禍水,存之于社稷不利。楊廣無奈最終殺了她。
張麗華死時,一說二十九歲,一說三十一歲。她遺言:我死后,請求把我葬在秦淮老家,我來自那里,我出身貧寒,不敢與后主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