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最靜的禪房,不在古剎,也不在寺廟,而在人的心中。
多想開心的事,多看養(yǎng)眼的人,多聽異己的音,多行安然的路,多幫無助的人,多干積德的活,禪道自然清新,心房必然寬敞。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人的快樂,在禪心內(nèi)。
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拿也好,放也好,去留無意。
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nèi)心的寧靜、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和中運轉(zhuǎn)。
人生如花,淡者香。花的顏色越淺,香味越濃;顏色越深,香味越淡。做人,側(cè)重于外在美,難免流于俗氣;多注重內(nèi)在美,方顯雅致。
對人,咄咄逼人必招怨恨,寬宏大量常得人心;對己,心事過重傷人傷己,心態(tài)淡然自在優(yōu)雅。
人生,從內(nèi)到外,保持質(zhì)樸淡雅的氣質(zhì),才能悅?cè)藧偧骸?/span>
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時,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不必艷羨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你該學會相信自己,再學會欣賞自己,試著把自己最亮麗的一面找出來并呈現(xiàn)在陽光下。
生命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擔當,更該為自己活著。
煩惱的時候,想一想到底為什么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都不是很大的事,計較了,就煩惱。
我們要知道,所有發(fā)生的一切都是該發(fā)生的,都是因緣。順利的就感恩,不順利的就懺悔,然后放下。
“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修行者的心境,就是“過而不留”。
“禪”,通俗講就是“靜慮”,就是冷靜下來的意思。
對待事情有正確的觀察力,時刻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見道。所以“禪”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靜中觀察。
假如每天都能保持十分鐘的靜,慢慢地就能悟得“禪”的真諦。
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的安心方式。
禪的理念是: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我枷鎖,海闊天空地任運飛翔。
禪的方法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xiàn)前。
禪的目的是:試著把身口意三業(yè),轉(zhuǎn)化為自利利他的慈悲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