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堂
01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深夜,宋仁宗駕崩。
國不可一日無君。
四月一日凌晨,宰相韓琦帶著文武百官,手捧黃袍,請唯一的皇子趙曙登基。
按慣例,趙曙謙遜地力辭幾次,“某不能為,某不能為。”
然后百官再三勸進,他才勉為其難地、極不情愿地登基稱帝。
但,接下來的劇本就不對了。
沒等百官勸進,趙曙百米加速,轉(zhuǎn)身就跑...
所有人都蒙圈了,這玩的是哪出?
韓琦帶著一幫人趕緊撲了過去,攔住了趙曙:
“老大,不是這么演的...”
趙曙這才很為難的,任由百官將黃袍披在了自己身上,成了大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
這還不算,緊接著,英宗宣布自己將為先帝爺守孝三年,一切朝政由宰相韓琦攝政處置。
韓琦一臉懵圈,官家,你這樣玩我,很爽嗎?
在所有人竭力反對下,英宗才打消此念,完成了權(quán)力交接。
一個令所有人頭皮發(fā)麻的英宗時代,就此開始。
02
宋英宗,原名趙宗實,親爹不是宋仁宗,而是濮王趙允讓。
宋仁宗是他堂叔。
其實,趙宗實父子倆人都是備胎。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宋真宗唯一活著的兒子趙祐夭折。
絕嗣的宋真宗在大臣勸說下,以大禮接8歲的趙允讓進宮。
雖沒有確立名分,但世人都知道,只要真宗一直生不出兒子,他允讓就是下一任皇帝。
可老天總是喜歡玩不遂人愿的戲碼。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宋真宗第六子趙受益出生了,就是日后的宋仁宗。
宋仁宗一出生,趙允讓這個備胎直接被趕出皇宮,騰位置。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就是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
宋真宗、宋仁宗為了彌補趙允讓,高官厚祿地養(yǎng)著。
還冊封趙允讓為汝南郡王。
趙允成為仁宗堂兄弟中極其罕有的生前封王的宗室。
但這巨大的落差還是讓趙允讓忿忿不平。
為了出這口氣,他沒有別的辦法:做皇帝老子輸給了你,生兒子我要贏!
于是,僅見于記載的兒子,趙允讓就有22個,閨女還有一大堆,大概有50多個。
而老十三趙宗實,母親任氏只是趙允讓的小妾。
趙允讓從沒正眼看過趙宗實,不安排保姆,也沒安排,連個名字都懶得取。
著實是毫無存在感的一個。
03
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十一日,年僅24歲的宋仁宗突然昏迷,人事不省,成了植物人。
雖然最終醒了過來,但把大臣們嚇得夠嗆。
仁宗在位12年了,還沒有兒子。瞧瞧老大這身子骨,恐怕...
大家伙就勸仁宗,跟他爹真宗當年那樣,從宗室里選個小孩,接進宮,當備胎。
選誰呢?
還是趙允讓啊,這家伙能生,兒子多。
景祐二年(1035年),仁宗派個宮女去趙允讓府里挑。
趙允讓把孩子都拉出來,排隊站好,唯獨沒叫上趙宗實。
宮女選了一圈,誰都沒相中。
正準備回宮,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躲在屏風后面。
宮女問,這誰???
府中人都笑了:就一野孩子。
結(jié)果宮女偏偏就看中了,帶回宮,賜名趙宗實(時年3歲),交給曹皇后撫養(yǎng)。
宋仁宗對此也很滿意,越不得親生父親喜愛的孩子,才越養(yǎng)得熟啊。
趙宗實表現(xiàn)也非常不錯,認真好學,生活簡樸,就是一個乖寶寶。
然而,備胎再乖,也是備胎,只要仁宗有了兒子,他還得滾蛋。
04
景祐四年五月九日(1037年6月24日),仁宗長子趙昉出生。
但當天就夭折了。
趙宗實虛驚一場。
寶元二年(1039年)八月,仁宗次子趙昕又出生了。
趙宗實很自然地被趕出宮。
備胎父子倆,真是同病相憐啊。
不過,趙宗實運氣要比他老爹好很多。
慶歷元年(1041年)二月,趙昕就夭折了。
同年八月,仁宗三子趙曦出生。
慶歷三年(1043年)正月,趙曦夭折。
大臣們都想:短短6年之內(nèi),仁宗連喪三子。還是先過繼一個吧。
但又想,仁宗還身強體壯,萬一再生個兒子,就不好處理了。
所以,沒人再提接趙宗實回宮。
05
轉(zhuǎn)機發(fā)生在至和三年(1056年)。
正月初一,宋仁宗再次昏迷。
比上次還厲害,甚至出現(xiàn)了發(fā)瘋,一瘋就是小兩個月。
直到二月二十二日才恢復正常。
大臣們終于憋不住了,必須再選個備胎。
宋仁宗表示:扶我起來,我還能生,干嘛立別人家的孩子?
不選,不選,就不選。
能生,能生,我還能生。
宋仁宗一邊和大臣們對抗,一邊開始又一輪造人運動。
仁宗為此比老牛還賣命。
黃天不負有心人。
仁宗的辛勤勞動,有了成果。
此后的時光里,又造出了十個孩子。
只是,宋仁宗欲哭無淚:
“老天爺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十個呀,有一個帶把的都好啊。老天爺是讓我絕后啊...”
最終,在司馬光、范鎮(zhèn)、富弼大臣們反復勸說下,宋仁宗終于決定再選個備胎接班人。
不是別人,還是趙宗實!
06
任命趙宗實擔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
這是接班的第一步。
邁過這一步,趙宗實將成為大宋王朝下一位皇帝。
多么令人激動啊。
趙宗實真是走了狗屎運。
然,出乎所有人預料,趙宗實拒絕了。
理由還冠冕堂皇,他要守孝。
因為他親爹趙允讓已經(jīng)于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病逝了,此時【嘉祐六年(1061年)十月】孝期未滿三年,他要守孝。
其實這也不算很精明的理由。
很好解決啊,為了不耽誤工作,官員守孝,可以奪情起復。
趙宗實就像滾刀肉,為此四次上書。
就這么扛了一年時間。
07
到了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宋仁宗煩了:
給臉不要,難道我一定選你嗎?你不干拉倒。
韓琦畫像
這時宰相韓琦站了出來:
“官家,接班人豈能說換就換,不能兒戲,孝期馬上也滿了,你就直接下圣旨唄?!?/p>
宋仁宗一聽有理,下旨:小子,你趕緊上任。
趙宗實又往床上一躺,說自己病了,不能上任。
傳旨太監(jiān)跑了18趟,沒毛用。
韓琦感覺不對:看來這小子擔心名不正言不順。
好辦。
八月七日,宋仁宗召集所有宗室子弟入宮,明確宣布,趙宗實就是朕的兒子。
八月八日,宋仁宗下令在皇宮中為趙宗實建一座宮殿。
八月九日,宋仁宗親自為趙宗實改名趙曙(宋朝潛規(guī)則,皇子繼位或被立為太子都會改名)。
這下,趙曙該登臺亮相了吧?
NO!
老子病了,不當,就是不當。
照躺不誤...
但到了八月二十七日,趙曙起床了。
因為,王府記室孟陽提醒他:你要是不繼位,新皇帝還能讓你活?
趙曙這才大搖大擺,以宋仁宗兒子身份住進了皇宮。
備胎轉(zhuǎn)正。
08
宋仁宗駕崩,趙曙順理成章成為了大宋新一任皇帝。
然后,又出事了。
宣讀仁宗遺詔時,一眾大臣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趙曙沒哭。
四月七日,趙曙下詔:老子病了,不能聽政。
四月八日,宋仁宗大殮,“重病”的趙曙忽然在仁宗靈柩前大喊大叫,來回亂竄,把仁宗的葬禮徹底攪黃了。
韓琦瞬間炸裂,你搞什么?
韓琦受不了,叫幾個太監(jiān)直接將其扭送回宮,草草結(jié)束葬禮。
還不忘給趙曙擦屁股:官家是因為太孝順,悲傷過度,精神失常了。
還沒完。
十一月二日,宋仁宗靈柩送到瓊林苑祭祀。
趙曙該親自到現(xiàn)場主持祭祀。
可趙曙卻躲在宮里不肯出來,原因還是一個,他病了!
都什么時候了,您還玩裝???
你還是人嗎?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臣都怒了。
知諫院司馬光把御醫(yī)都抓了起來,給我查趙曙的治病記錄。
一查,趙曙“六脈平和,體內(nèi)無疾”。
根本就沒??!
趙曙終于裝不下去了。
勉強來到宋仁宗靈前,半滴眼淚都沒流。
現(xiàn)場一片嘩然,這簡直就是白眼狼。
史官們?yōu)殡y了,這么丟人的事該怎么寫?
最后,絞盡腦汁,想到了兩個字——卒哭。
卒哭,就是出殯之后,早晚想到父母才哭,也叫“有時之哭”。
宋仁宗還沒出殯,趙曙就“卒哭”,明顯不符合禮制。
然而說到底,大臣們也不會為了一個死皇帝得罪新皇帝。
于是,這個在古代被認為毫無人性的舉動,被趙曙合法化了。
此后,先帝駕崩,哭不哭的,您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