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之說是封建迷信嗎?
東方傳奇
2016-12-294評
所謂龍脈,是一個風水學上的概念,但它的意義不止如此。所謂龍脈,就是在大地上蜿蜒千萬里的山脈走向,因為綿延起伏的走勢,好像大地的脈搏,因此得名。
在古人看來,大地是有生命的,大地的脈搏就是山脈,宇宙的生氣順著山脈的走向而行進。由于山脈起伏、忽隱忽現,如同龍一般神秘莫測,所以被叫做“龍脈”。
在歷史上,中國每一個朝代都會有自己的龍脈。從黃帝時代到清代,共有24個朝代,對應的,24條龍脈的情況分別如下:
黃帝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具體地域不詳;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九龍山;商的龍脈在黃河流域,與黃帝大體相同。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沛縣;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不難看出,這些龍脈所在地基本都是每個王朝的發源地。古代先民很早就產生了對龍的崇拜,風水術借用了民間有關龍的觀念,人們往往把山比作龍。所以,龍脈之說其實是特定時期的產物,它是在現實地理環境的基礎上,配合人們對神秘力量的畏懼,創設出來的一套理論。
當然,以山脈的走向來判斷一個具體地理位置的環境好壞,是有它的道理的。所以,對龍脈是否屬于迷信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持相對審慎的態度。既不完全相信它那一套復雜的理論,同時也不能一刀切,完全回避該理論里面的合理內核。
北京城永定門
風水學認為世界的山脈都是發源于昆侖山,昆侖山之左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有阿爾泰山,右邊則是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等。昆侖山脈夾在這些雄峻的山脈之間,不斷向東延伸,形成一條龍形。龍的主體落在陜西西安、東出河南,同時向北、南等方向分支,這些大大小小的山脈,在地圖上看就是一幅巨大的龍圖,所以,中國人被叫做“龍的傳人”也是有特定原因的。
點擊展開全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