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天香格里拉
隨著工信部關于燃油車停產禁售時間表研究和雙積分政策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已經成為未來十年確定性的風口。 而電動汽車跟燃油車的最大區別在于動力系統——鋰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可以說鋰電池的質量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檔次,也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目標客戶和目標區域。
最新消息是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CATL)申請IPO,上市市值將大于1300億,根據A股炒新的特性,不排除直接炒到2000億上方,這將是全球動力電池格局改變的新起點!
江湖地位排行 我國第一大國地位成型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新能源車這個領域同樣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催生了動力電池領域的優秀企業,比如從鋰電池切入整車的比亞迪,比如尚未上市已經估值840億的寧德時代,還有國軒高科、沃特瑪、力神、孚能等。
以上是2016年的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行,松下作為特斯拉的直接供應商排名第一,我國在前10中占據7席,動力電池第一大國地位無可爭議。
從全球鋰電池市場集中度上看,2015年全球鋰電池前10家市場規模達到1045.2億元,占全球鋰電池市場的68%;到了2016年TOP10集中度則為72%,提升4個百分點。
國內市場上,2017年前三季度動力電池產量共計32.02GWh,同比增長42.1%。其中,動力電池排名前10企業產量達24.48GWh,占整體的76.5%。這10家企業排名依次是:CATL、沃特瑪、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比克、力神、上海德朗能、億緯鋰能、遠東福斯特。
動力電池原理、技術及成本結構全解析
科普環節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是個非常枯燥的過程,個人也是看的七葷八素的,但總算是明白了個大概道道。對此類內容有身體抗性的可以直接忽略,或選擇部分查看。
1、動力電池定義:是指為新能源汽車等提供動力來源的電池,由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組成,要求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可靠安全。動力電池屬二次電池,即利用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在電池放電后可通過充電的方式使活性物質激活而循環使用的電池。
2、工作原理(以鈷酸鋰電池為例說明):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Li 生成,然后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液嵌入負極,放電時則相反,Li 從負極脫嵌,經過電解液嵌入正極。電池的工作電壓與構成電極的化合物本身(如磷酸鐵鋰)以及Li 濃度有關。
3、動力電池分類特性:
4、動力電池生成工藝:
主要介紹電芯生成工藝:
1)首先分別將正負極原料(如三元材料)加導電劑和粘合劑混合,競攪拌均勻后,制成漿狀的正負極材料。
2)通過自動涂布機將漿狀正負極材料分別均勻地涂覆在金屬箔表面,經自動烘干后自動剪切制成正負極極片。
3)按正極片→隔膜→負極片→隔膜自上而下的順序經卷繞后注入電解液、封口、正負極耳焊接等工藝過程,即完成電池的裝配過程,制成成品電池,再進行充放電測算合格后入庫。
5、動力電池關鍵技術:
1)電芯層面:電芯最關鍵技術是正極材料的研發,需要滿足高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好、安全可靠的需求。隔膜是技術壁壘較高的多孔材料,決定了電池的界面結構、內阻等,影響電池的循環、安全性能,也是關鍵部件之一。
2)電池PACK:系統集成技術的核心是電池管理系統(BMS)技術,要求準確檢測、保護、控制電池系統,保持車輛與電池間的通信。
6、動力電池成本結構分析:
按鋰電池組合程度來劃分電芯、電池模組、電池PACK,分別分析其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等。制造成本占比不多且隨著組合程度變化不大,原材料成本規模經濟性明顯,其他成本到PACK層次驟增,主要是這個環節是系統集成(如BMS),附加值大。
更進一步來看,從鋰電芯原材料成本角度,正極材料占比近一半,是鋰電芯的價值核心,所以鋰電池基本都是以正極材料成分命名,也是研究的重難點;負極材料主要為碳素,資源豐富,成本較低。
7、動力電池應用情況:
當前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是主流汽車電池材料,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優勢使得在純電動領域、乘用車領域應用較廣,而磷酸鐵鋰材料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大巴方面應用較多。
一圖搞懂動力電池產業鏈及行業前景
1、產業鏈全解析:
產業鏈通常分為上中下游,本身動力電池應當算新能源車的中游環節,而在鋰電池產業鏈中,從上述科普中也能看到有正負極材料、隔膜、導電劑等,這些應當算鋰電池的中游了,上游是鋰、鈷錳鎳、石墨等原材料,下游就需要組裝電池成品了,涉及到線束、連接器、電池模組、BMS系統。
還找了張更清晰明了的圖,不僅生動的剖開了鋰電池結構,還將相關環節的供應商一起列出,值得收藏!
講真,上圖中心的解剖示意圖值得稱贊,對于供應鏈相關產品提供商,可以更簡便些,而且由于資料時效性,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相關上市公司:
正極材料:中國寶安 當升科技 杉杉股份 中信國安
負極材料:中國寶安 杉杉股份 廈門鎢業
電解液: 江蘇國泰 新宙邦 石大勝華
隔 膜: 星源材質 滄州明珠 勝利精密
BMS: 均勝電子 猛獅科技
鋰電池: 比亞迪 國軒高科 堅瑞沃能 長信科技
2、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分析:
從全球市場看,動力鋰電池未來的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總容量在2013-201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在26%,預計到2018年總容量達到350億Wh,增長超過2倍。預計到2018年整個市場達到320億美元,而用于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
動力電池技術趨勢:高鎳三元成主流
2017年4月,工信部等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
研究發現,三元材料中,鎳含量越高,三元材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就越高。由于NCM111三元電池與NCM523三元電池很難實現單體能量密度300Wh/kg的目標,因此,未來高鎳三元材料將成為市場主流。
目前國內三元材料市場上較為主流的是NCM523和111型,更高一級的NCM622型也開始在動力電池領域批量應用。但是真正意義上的NCM811型和NCA高鎳三元材料卻還處于研發測試階段,尚未獲得動力電池企業的認可,離大批量生產應用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高工產業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高鎳三元材料的占比持續上升,2016年國內NCM622、NCA型在三元材料總產量的占比超過5%,當前國內三元材料仍超過75%為NCM523。(含容量型和倍率型)
目前當升科技的三元正極材料供不應求正在擴產,NCM622已經開始陸續投產,正在加速推進NCM811型的研發生產。
綜合而言,新能源車的產業發展,將是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就目前現狀來看,不論是整車還是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先優勢,但高端動力電池方面仍需努力!從對整個產業鏈來說,未來至少10年都將是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應到股市同樣也是充滿著機會,跟著國家的戰略產業一起成長,才能分享國家成長行業發展的紅利!
聲明:本文所提及個股只做研究分析,不可以做為任何買賣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與作者和供職公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