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記憶多而復雜的內容,很多同學會感到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
這時,我們就可以采用簡化記憶的方法,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知識網絡再記憶。
學文科,是得背,但背有背的方法,我不像一些文科同學那樣死記硬背,我的訣竅是一定要先理解后簡化,理解透了才能有助于更好地背誦, 也才能更好地應用。
首先,在學完一部分內容后,要思考這部分到底講了 什么,哪些是老師上課強調過的知識點,哪些又是應該掌握的要點。
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對學過的內容進行處理,用異色筆在書上畫出每個要點 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話,并在每個要點前面用阿拉伯數字編上序號。
這樣經 過條分縷析,一段文字里所包含的知識點就會凸現出來,一目了然。
一方面減少了記憶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錯記、漏記,同時,在劃分要點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謂'一箭三雕”。
其實,簡化記憶法就是將識記材料的每條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簡化成 一句話或一個關鍵性詞語,形成一個或一組簡單的“信息符號”,然后以 這些“信息符號”作為支點,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了。
同時,在概括的過程中,通過對材料的歸納,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從而強 化記憶。具體來說,對知識進行簡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1、順序概括
把識記材料按原順序進行概括,并且在記憶時突出順序性。
如'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可簡記為'一青二募三農四方五保”。
2、內容概括
對內容繁多的識記材料,可以采取濃縮的方法, 化多為少,減少記憶的工作量。例如,《辛丑條約> 的內容為:① 要清政府賠款;②要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許外國在中國 駐兵;④劃分租界,建領事館。有人分別把這四點簡化為4個字—— '錢''禁'“兵”'館”,取其與'前進賓館”的諧音來幫助記憶。
3、主題概括
無論是鴻篇巨制,還是詩詞小令,都有一定的主題思 想,只要把它提煉出來,就能概括記住材料的主要內容。
4、簡稱概括
對較長的詞語、名稱進行簡化,賦予它一個朗朗上口 的新名稱,這樣就便于記憶。
如果需要記大量的問答題,可以把每個要點用1?2個字概括,都寫到一張紙上,對著題目回憶答案,想不起來再看提示。
只要能正確回憶起所有要點,就在題目下面打鉤,下次就可以跳過去了。這樣,記憶的次數越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就越少,你的自信心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強。
為什么有的人上課睡覺,成績卻十分優異!為什么有的人熬夜學習,成績總上不去!
兩者間我曾經屬于后者,很努力,但換來的卻是別人的嘲笑!
在我教學期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大量國外學者名師交流,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