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求教師每備完一課都要在課后進行反思,以教學后記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每進行一節校內公開課,也要及時反思,總結優缺點,每學期期末還要上交三篇教學反思。如果教師能夠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地完成,也許就會出現不止一個名師了,因為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事實上,對于學校布置的任務,老師們基本都是流于形式,學校要檢查教案時才臨時抱佛腳,惡補一頓,不痛不癢地說幾句,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期末交的反思,也是從網上復制粘貼過來,換個門臉變成自己的。至于什么是教學反思,怎樣進行教學反思,需要反思哪些方面的內容,我們從來沒有研究過,所以雖然這樣的反思我們寫過了好幾年,卻依然濤聲依舊,教育教學方面沒有任何長進,還在原地踏步。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審視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
李鎮西老師就是一個善于反思的人,他在《做個反思型教師》一文中寫到:“愛,是教育的前提;但遠不是教育的全部。由愛而升華為責任――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我們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奉獻心血、青春乃至畢生的年華,不能僅僅是因學生的成長和成功而喜悅,我們還應該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的事業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學生成長和成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不斷成長并走向成功,從中體驗到人生的快樂,為自己的生命喝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不應該只是一個奉獻的崗位,也應該是一個獲取的職業;教師不是一支默默流淚的蠟燭,而是一輪燦爛耀眼的太陽!”
他認為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須做反思型的教師。何謂“反思型教師”?通俗地說,就是帶著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師,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實踐而不斷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對自己教育行為乃至教育細節的一種追問、審視、推敲、質疑、批判、肯定、否定……
他強調這里所說的“反思型教師”之“反思”絕不僅僅是“想”。他認為一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該具備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當然,這四點決不是互相分離的,在反思型教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為一體的,其中,思考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各每一個環節。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
名師的成長歷程告訴我們: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學然后知不足”,這是我們經常教育學生的,同樣,“教然后知困”,課后深入地反思,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找到失誤和缺憾,才會不斷進步。可以說教師學會反思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成長的過程,也是教師由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
由此可見,反思對于教師的意義不言自明,是教師成長過程必須擁有的教育能力。肖川教授曾在《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中寫道:“加強反思,益處多多:
1、對學習經驗進行反思能促進自我的學習;
2、反思性思考提高了分析和理解班級事件的能力;
3、通過幫助教師建立一個富有魅力的、有預見性和思想性的學習環境,反思增強了教師所在班級的生命力;
4、反思性教師具有自我調控的特征,這意味著他們能引導自己的個體成長;
5、反思引導個體成長和職業成長,使教師對教學和教育文化進行重新的設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當我們陷入自我發展瓶頸無法突圍時,反思可以使我們撥開迷霧,重見天日,實現自我突圍,擁有別樣的教育人生。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有的教師一提到教學反思,就想到記錄自己的敗筆,記錄自己的失誤之處,認為只有總結教訓才是反思。事實上,教學反思包括教學的方方面面,貫穿教學的始終,我們既可以記錄自己的敗筆,也可以記錄自己的成功之處,課堂上的亮點,記錄課堂上偶發事件中自己獲得的瞬間靈感,記錄現場生成的精彩,記錄學生獨具匠心的見解和觀點。
有人曾對教學反思內容做了如下歸納:
內容一:對教師自身教學情況的反思:教授的時間有多少?語言的提煉怎么樣?體態語言是否豐富?在教室里是怎樣走動的?微笑教學了嗎?訓斥學生了嗎?課后我感到愉快嗎?
內容二: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反思:聽課的反應怎么樣?合作的情況怎么樣?目標達成率如何?有沒有創新的觀點?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哪些提高?
內容三:對授課內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對教材有沒有創造性的教學?關注現實生活的情況怎么樣?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貫通怎么樣?教學設計的效果怎么樣?
內容四:對課堂整體狀況的反思:從學生那里學到了什么?什么時候感覺與學生最親密?課堂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什么?課堂上最焦慮、不滿的是什么時候?如果重新上這一課將如何改進?
我們只有透徹地了解教學反思,才能走進教學反思,才會走出反思的誤區,從而深刻地進行反思,也才會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收獲,在反思中進步。
反思是痛苦的,反思的道路是漫長的,這需要持之以恒的決心,它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愿我們的教師都能真正學會教學反思,從而行走在教學反思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