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盤和在看盤是兩回事,每天在電腦前做一天可能什么也沒看明白,但會看的人看一些關鍵的板塊和個股就知道資金情緒的變化以及短周期市場的強弱了,從而能夠制定出清晰的交易方案。
擺脫無章法的亂看盤,看錯盤是每個投資者在提升自身水平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通過具體的知識點,一步一步教給投資者識別盤面語言信號,并且判斷盤面語言變化。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判斷龍頭標桿股、梯隊股的界定與尋找,題材共生的判定;
短線主要靠資金情緒推動,而對情緒判斷的最好辦法就是龍頭標桿股的出現,5-7板以上才足以帶動市場情緒,進而引發跟風盤的出現,這個時候梯隊股會伴隨走出來,賺錢效應往往在這個時候,也是投資者獲利機會最好的時段。
題材共生指的是多題材能夠同步前進,資金有更強的包容性,不過市場大多數時間都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很難能夠容納幾路題材齊頭并進,不過當市場環境明顯變強,有持續的資金流入,題材共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是最溫暖的交易環境了。
第二步相對包含的因素更多,題材熄火的盤面信號、大資金切換的轉勢信號、轉勢點的判斷與順藤摸瓜的推演技巧;
題材熄火主要是以標桿股的崩潰開始的,代表短線資金開始恐高,不敢繼續推動題材。大資金切換主要指盤面上大題材的角色演化,也可以稱為題材的接力炒作,一個板塊熄火另一路題材跟進,這種時候表明資金離場的意愿不強,只不過轉了戰場,投資者短線嗅覺要足夠靈敏,如果還是在老題材里折騰很容易吃虧,畢竟短線題材炒作一句話要懂得:過氣龍頭不如狗!
三、判斷趨勢股的機會與持續信號,突發大題材的信號以及題材與趨勢能否共生的判斷
趨勢股比較容易判斷,抱團資金沒有明顯的撤離信號,前排個股沒有放巨量長陰等基本都能延續趨勢。題材與趨勢股在正常狀態下并不沖突,除非市場出現非常明顯的風格行情,這時候資金的偏向性會非常明顯。
四、題材主線的切換與過期龍頭的對待,交易中散戶的大忌
五、缺少大主線時候的交易策略該是什么,這時候散戶應該學會什么
這時候其實就是紀律和耐心了,賺錢效應低下,多做只會事倍功半,嚴格執行交易紀律在這個階段尤為重要。
六、摒棄交易的偏見,不同周期下任何適合的品種都能起飛;高潮后的風控與切換
七、市場會告訴你,主線品種的賣出信號;不同時期下的綜合配置策略
八、風險偏上的信號界定,再好的東西都要學會拜拜
尤其是題材股,很多散戶對于某類所謂大題材總是舍不得賣,總期望還能再來一波跨周期行情,但回顧下著名的上海自貿區概念、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粵港澳灣區、科創板等等這些大概念,哪個不是直通云霄的政策,但結果呢,題材過了就過了,不要留戀。
九、機會空間與大小的展望,進而確定該有的交易策略
十、風口的界定,風來的時候與退的時候;打破沉寂的標桿信號;萬變不離其宗的資金套路;輪動切換還是此起彼伏
看到風口和站上風口是一種能力,但要清楚行業高景氣度的風口和題材的資金情緒風口周期是大不同的,一個是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下游需求、技術創新、產品放量、業績爬坡等利好,所以周期會拉的很久,比如當年的蘋果周期,現在5G周期以及其帶動的消費電子周期。
希望通過這樣系統性的方法介紹,讓普通散戶能夠站在主流資金的角度審視市場,不在以單個投資人以點看市場的視角,而是全面觀察主流資金變化、市場變化、風格變化等多角度視野。
只有這樣才能更清晰的看到市場變化,進退時機的把握、進擊方向的出擊等就能夠更加明確。擺脫多數散戶買完再去分析、打聽的錯誤交易理念。復盤的順序、盤前的準備等這些以后有時間在講給大家。
最近連續分享了幾篇對上市公司分析的文章,其中有一些讀者發來問題提問,有說公司未來有減持風險的,有說股價不在上升通道的等。在這里說明一下,所寫文章內容全部為通過公開資料整理而成,只是自己日常的整理日志,并不構成任何指導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