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岱宗先生是中國油畫的中年名家。幾十年來,他在油畫藝術上潛心耕耘,不斷探索和追求藝術的時代內涵與形式語言的文化品質,在形成自我鮮明藝術風格的同時,他的許多思考和他的油畫表達方式,為中國當代油畫的學術發展做出了有價值的貢獻。
在改革開放的文化條件下,中國油畫家面臨的共同課題是如何在借鑒吸收西方油畫優長的基礎上,用油畫這種外來語言表現中國的主題與自己的感受,并且使這種形式語言具有中國文化的內涵。毛岱宗的油畫歷程可以所是在這個課題上不斷深化、內化和強化的歷程。
——范迪安
一說到寫生,我就佩服中國的文字界定“寫生”這件事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性。為什么不叫做“寫實”,或“再現”、“復制”?難道我們的先哲們在上千年前就預見到像照相機、錄象機這類的記錄自然圖像的器械會出現,而避免這場手工與機器對再現能力角逐的尷尬嗎?我們無從去考查。但是寫生這件事用了“寫生”這個稱謂,實實在在反映了在中國的文化氛圍中它得到了一個中的的把握。
寫生的要義是在這個“生”字上,它首先是相對“熟”而安身立命的?!笆臁弊直旧聿]有什么貶義,而多數狀況下它還是褒義的。如“成熟”、“嫻熟”、“熟中生巧”等等。可偏偏在畫畫這件事上,“熟”給畫家帶來了厄運。如畫的風格面貌熟了,人稱似曾相識,無興趣光顧;畫的技法熟了,甜、膩、油、滑之類的東西伴隨而來。因此,對畫家來說,誰沾了“熟”便沾了些晦氣。
再者,它是相對于“死”而安身立命的,所謂的“死”是傳統中某些死去的部分。如那些類型化、程式化的東西。本來它們是藝術成熟的標志,但成熟同時也標志著一個生命開始走向它的反面。徐悲鴻先生就曾警示人們:“一本芥子園畫譜,斷送了中國畫的生命。”話雖偏激,卻道出了真理。因為畫家一味地因襲模仿,去走捷徑,似乎占了便宜,卻斷了源頭活水,最后其藝術只能枯萎。
所以說寫生的意義,并不只是照著實物畫,它像是一種延伸藝術生命的抗生素,增強藝術健康的維他命,是繪畫藝術求生的一種方法。說到此,我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從中受益的事情,它讓我從整天寫生而不知寫生的妙用中清醒過來。那是在中國美術館的青年邀請展上,就我參展的畫請教了韋啟美先生,他說:“你的畫探索了一種新的語言形式是好的,但是我建議你回去畫畫照片,會更有益。”韋先生是個有智慧的導師,上課時從不夸夸其談,點到為止。往往是悟就悟,不悟便罷,隨根性而去。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入會者有不少宏論我都記不得了,偏偏韋先生這句私下的忠告,讓我好生琢磨?;貋砗蠼K于豁然明白:照片是最能破壞繪畫的程式化的,我的藝術創造應該從生活中去找,不應以古人堆里去找。韋先生說的畫照片不是一般意義的畫照片,而是畫原本的生活。這使我在中西融合的摸索中看見了一條生路。治病的藥往往不是那些名貴的,而是對癥的,韋先生給我開的就是一付幾毛錢的草藥,可治了我的“病”。至今我還感激韋先生的高明,他啟發我懂得了在寫生中求藝術之生。
在寫生中,我走過了一個從印象到意像的過程。前期寫生多半是依靠一種新鮮感,依賴第一印象。以后慢慢地對這些作品覺得不滿足。因為新鮮感雖然是撩撥畫興的重要因素,但作畫只停留在這種感覺的刺激上,往往流于平庸、膚淺。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加進了自己的一些情感與想象。長期的實踐使我意識到,寫生的第一印象只有被激情和想像托起的時候,才放大了它的價值。否則,就會變成一個機械性的掃描儀。換個角度說,繪畫的意境的產生是客觀物象在感受中升華的結果。所以作畫依靠的不僅是感覺還有心受。寫生時常有的體會是:剛到一處寫生,覺得無一處可畫,可過了幾天又覺得處處可畫。讓人好生奇怪!說穿了是主客觀未達成默契的時候是不可能有畫意出現。也就是說對大自然只有真誠的待它的時候,它才真誠待你。
眼睛是心靈的觸角,任何一種感知方式都是受心靈支配的,寫生難的不是技法,也不是眼睛的搜尋掃視能力,而是難在靈府的明澈,所謂不澄懷無以味象。我們生活在凡世中,蒙在心上的塵埃種種。做為畫家要使大自然向你敞開襟懷,你也向大自然敞開心扉。要達到純潔交流,我體會需要突破三層如塵的障礙:第一是俗障,主要是指俗物纏身,心迫于物,又被功利所役,使之不能安分,雖然勉強去畫,難免筆在畫上走,心在他處游,畫得味同嚼蠟。突破這第一層障礙需要的是畫外功夫。第二是知障,這往往是前人的經驗或范式的束縛。使之不知不覺戴上一種有色眼鏡,尤其對你有影響的那些畫家,經常出來做亂。有一回我和一位青年畫家一起寫生,他告訴我:“眼前的景色一點也不‘現代’,沒有畫頭?!彼谡椰F代藝術家的現成樣式,顯然他是被“附體”了,不知哪位藝術巨魔在糾纏他。他失去了自我,也恰恰失去了現代藝術家所追求的現時性與現場性。所以在表達的瞬間中知不如不知,有不如沒有,虛以待物最好。這第二道障礙更難過,因為往往容易認賊為子。第三是景障:寫生中經常發生這樣的狀況,即越是好景越畫不好。原因是景太美了,以致于被對象迷住,像是在熱戀中失去自我的年輕人,以致于唯唯諾諾束縛住自己的手腳,放不開膽子。寫生中保持一種清醒和超然,達到亦即亦離、不即不離的狀態才會心平意遠。這第三關是“美人”關,有柳下惠的情懷,自會自然過關。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寫生就是創作,而且更帶有原創性質,因為它是直接從觀看開始。圍繞寫生中的如何觀看我越來越體會出馬蒂斯下面這段話的深刻性:“不帶偏見的觀看事物的努力,需要勇氣這類的東西,這種勇氣對要像頭一次看東西時那樣看每一事物的美術家來說是根本的,他應該像他是孩子時那樣去看生活,假使他喪失了這種能力,他就不可能獨創的方式來表現自我?!弊匀缓蜕铍m然是源頭活水,但它通往藝術時經過的是一條心渠。跟孩子相比在這條心渠上我們不是少了什么,而是多了什么……
感謝大自然。
文/毛岱宗
石窟斜陽 80X100 毛岱宗 2018年10月
石窟寺 80X100 毛岱宗 2018年10月
南嶺秋色 100X80 毛岱宗2018年10月
風景 60cmX80cm 2016
南嶺紅瓦房 60cmX80cm 2016
冬日的小溪 146x112cm
《孫綱油畫風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