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93歲所作葫蘆小品
生活器用
葫蘆諧音“護祿”、“福祿”,
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
使子孫人丁興旺,
因此,千百年來,
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
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有人說,人們喜愛葫蘆,
是因為它愛生長,
能蔓延,多果實,這一特色,
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
和希望子孫繁衍的愿望相結合。
借物抒情,于是產生了人們對葫蘆的鐘愛,
從而衍生出許多相應的神話和吉祥福瑞的故事。
葫蘆的美,
正是那份自然,
后天的雕飾,
為它增添了一份獨有的風韻。
葫蘆工藝品,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手工藝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最早是宮廷盛水用的工具,后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制作工藝日漸精巧,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
葫蘆工藝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鐘愛,是因為它有多變的造型和精湛工藝。經過加工之后的天然葫蘆,表面可以產生繁復的圖案,而且可以通過改變葫蘆的形態,來達到一種奇妙的藝術美感。
如果你不曾見過葫蘆雕,
就不會知道經過一雙巧手的打造,
平凡的葫蘆也能散發出攝人心魄的美。
木掌柜葫蘆作品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