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愛的時光派對門票免費拿!張行張薔帶你回到80年代
港臺音樂通過民間渠道進入內陸,年輕人隨著鄧麗君的歌聲起舞搖擺;上了年紀的人盡管一時難以接受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卻也在不知不覺中一次次地聽到她的歌聲。國內對海外流行音樂資訊的引進,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內陸也還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手。張行,被稱為內陸流行樂壇的第一位男歌星、內陸流行音樂鼻祖。不過,在那個單純的時代,張行不是所謂的“歌星”,聽眾也不是“追星族”。有時候,只是很多人圍在一臺錄音機前癡迷地傾聽著不知已被復制了多少遍的歌曲。沒有包裝與媚俗,沒有偽善與作秀,張行把個人情感和流行音樂水乳交融地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聲就就像經過了打磨的花崗巖,光滑、細膩。
那是人們第一次接受了來自本土的流行音樂的洗禮,也是第一次聽到了“小人物”的傾訴。淳樸的年輕人用自己淳樸的心靈感受著同樣淳樸的流行音樂,這無論在哪個年代都顯得是那么珍貴。1979年的夏天,從部隊復員回家的哥哥給張行帶回了一把吉他。吉他在當時可是個時髦物件。在沒有老師、沒有教材的情況下,張行自己就摸索著彈開了。中學畢業后,他到無線電廠當工人,也是從這時候起,張行開始學唱流行歌曲。對音樂逐漸熱愛到無法自拔的張行,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便到音樂茶座演出。當時上海的音樂茶座,兩塊錢一張門票,送一杯咖啡。咖啡端上來之后,便可以在這里坐一個晚上。
張行在這里唱一個晚上,可以賺到一塊兩毛錢。一個月下來,張行發現唱歌所賺比在工廠的工資還要多。但這份兼職工作對張行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掙到的外快,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個唱歌的平臺,有了一批和他一樣熱愛音樂并且喜歡他的觀眾。張行憑借著這首輕快的《森林之歌》一舉獲得吉他彈唱的第一名,由此開始在音樂圈嶄露頭角。這首《遲到》,來自張行的第一張專輯《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曾經在1984年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而一個人們分不清叫“張行(xing)”還是“張行(hang)”的小伙子,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偶像。白襯衣、黑西服,戴上一副墨鏡,留大背頭,抱一把吉他。張行可謂當時的時尚引領者,也成為無數年輕人爭相模仿的對象。其實那時候的內陸樂壇,還沒有形象設計的意識,張行的裝束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張行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說過:“當時沒有包裝這么一說,全是自己想的。我們那時候還流行直筒褲,頭發卷得比較長,衣服款式流行港式的,領子又長又尖。其實我走的是酷、炫的路線,就像后來的周杰倫一樣。”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曾創下2個月銷售350萬盒的記錄,這張專輯也讓他成為中國流行歌曲個人專輯發行量突破百萬大關高的第一人。在上海的很多書店,這張專輯都賣脫銷了。有時候剛出廠,送來成箱的磁帶。為了封箱而抹的漿糊還熱著沒干呢,就被一搶而空了,火爆程度可見一斑。記得八四年的“夜色闌珊”一經推出,立刻在神州大地上流行起來,翻唱這首歌的歌手很多,我聽了多個版本,經仔細品味、推敲沒發現有誰超過首唱的版本。
張行在同時期也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功的路不止一條》,都是翻唱當時港臺流行歌曲、日本電影歌曲和美國鄉村歌曲。當時我在小縣城一個月工資28.5元,該盒磁帶的售價5.5元,是我工資的20%。這盒磁帶和唱片銷量相當給力,他的歌和錄音機聯系在一起,大城市里上身穿著花襯衫,下身穿著喇叭褲,趕時髦的年輕人在大街小巷邊走邊提一臺三洋四喇叭收錄機邊哼著:“你到我身邊,帶著微笑,帶來……”這說明當時,全國的歌迷特別是走在時尚最前沿的城市歌迷已經接受和承認了張行的演唱風格。時光如飛,一轉眼已經過了30年,我現在平均一季度一次, 坐在陽光下,泡一杯綠茶或者咖啡、一臺錄音機和萬聽不厭的張行《成功的路不止一條》磁帶。歌聲響起,我一邊聽、一邊在想,這一張專輯首首都是好歌,首首都是經典,應該是唱片編輯,樂隊指揮、錄音師和張行本人一起針對張行的音色,而精心挑選制作的,這樣可以讓張行徹底展現中音和中低音部分的濃郁情感,令人屏息迷人“張式”唱腔,給全國的歌迷以最美好的享受。
我特別喜歡聽張行演唱抒情歌曲。這張專輯有兩首歌曲特別好聽《告訴我》和《一條路》。他懂得運用唱腔點出歌曲的情緒,歌曲的前奏段輕聲迷人,聲音則細膩,感性不失激情猶如一對戀人依偎地坐在杭州西湖邊上,輕輕地說著情話。高潮時,激昂清脆宏亮猶如一對戀人經歷了各種風雨最終走到了婚禮的舞臺。他不是一味地在模仿,是小心翼翼地,謙虛謹慎地結合自己的音色,用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才華,獨特的唱腔和感情投入去超越了原唱。由此,張行成為中國流行歌曲個人專輯發行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第一人。并且,帶動了吉他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大陸的風靡,在電視里、在舞臺上、在小巷里、在路燈下都有年輕人彈著吉他的身影。
專輯中的歌曲《阿西》、《風》、《青青草原》,聽了讓人有一種跟著節奏搖擺的沖動,猶如五糧液在血液中一樣讓人興奮,或者買了彩票后中大獎一樣讓人激動。當他唱溫柔、感性的歌曲時,他以平靜的,帶點詩意的感覺去傾訴,像:《人生的車站》、《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恰似你的溫柔》、《不要向失敗低頭》。當他唱喜悅、善意的歌曲時,又顯得非常活潑、跳躍,像《遲到》、《小秘密》、《多少次歌唱》、《故鄉之路》。作為一位老一輩的歌手,張行的歌聲整整征服了二代人(60、70年代)。那清新優雅的吉他,深情輕柔的獨唱,把我和你、把他和她帶入了玫瑰般的夢境。張行的歌聲凝聚了我們這代人的情懷,今天,一盤盤舊磁帶,一張張舊照片,構成了我們青春回憶的線脈。驀然回首,已是人至中年。當我們感悟過去,身邊的精彩又不斷浮現。那么,多年以后,我們能否會像今天這樣,緬懷今天正在發生的人生精彩?
人生不能重來,一生中能有多少個驀然回首?今后又會涌現多少缺憾?
今天留有缺憾是因為昨天沒有抓住精彩,為了明天不再遺憾,我們需要固化今天正在發生的璀璨。感謝所有的攝像師和攝影師。你們錄下了演唱會的場景,記住了我們蕩人心腸的情懷。多年以后,雙鬢灰白,一壺濁酒,清風河畔,指點照片,歡顏淚彈。時間走得太快,當年那些在張行歌聲中經歷了青春和初戀的少男少女們,已大多成為了為生活奔波的父母;當年張行希望借此闖出一片天地的《同一首歌》已經停播;當年被情感問題裹挾糾纏的張行已娶得嬌妻一位,生活甜蜜美滿。鬼知道時間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時間帶來的種種變化無法抵擋,同時也仁慈地留下了不少恒久不變的東西,比如張行和他的歌。如今的張行,嗓音更加成熟,情緒更能沉淀,心存情懷,眷戀舞臺,還積極尋求著創新與改變。在如今這位中年大叔的身上,依稀可見當年那個小伙的模樣;而在這位大叔的歌聲里,你是否也依稀回想起了當年自己的故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