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央行越來越愿意容忍通脹,美銀美林策略師近日表示,通脹正在回歸,投資者是時候開始考慮對沖通脹和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了。
MarketWatch 17日報道援引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特尼特(Michael Hartnett)的話稱,雖然對歐洲和日本物價疲軟的擔憂還存在,全球物價卻正在上漲。他列舉了中國的例子。根據國家統計局上周五發布的數據,9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升0.1%。
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周五稱,考慮“高壓經濟”的好處是有幫助的,這主要是指人為推動總需求水平,并使就業市場過熱。分析師將此話解讀為,耶倫釋放出了愿意接受通脹稍微高出美聯儲2%目標的信號。美聯儲副主席費舍爾周一表示,美聯儲目前“非常接近”就業和通脹目標。
Prudential Fixed Income首席投資策略師蒂普(Robert Tipp)稱,美國的核心通脹已經超過2%,美聯儲更看重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 deflator)目前處于1.7%左右,接近2%的目標,但美聯儲看上去對此并不關心。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上周五也表示,該行將容忍其通脹稍微高出目標,以防止失業急劇增加。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英國經濟學家圖姆斯(Samuel Tombs)預測,因英鎊下跌,英國通脹將在明年觸及3%。
摩根大通預期,到2017年年中,全球通脹率將從今年的不到2%上升到2.5%。面對可能出現的通脹,投資者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呢?哈特尼特建議說:
“買進低價值資產,賣出高價值資產……非常明顯,目前,低價值資產是大宗商品,而高價值資產在固定收益市場?!?/p>
哈特尼預測,因對通縮消退的擔心加劇,全球央行將從寬松轉為減少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支持將受到青睞。哈特尼特認為,在全球央行開始減少政策支持時,通脹壓力將已經累積起來,因此投資者應該從股市和債市退出,轉向實物資產,因為實物資產與通脹呈正相關。實物資產是房地產、大宗商品、貴金屬、收藏品等有形資產,這些資產的流動性不及證券。
大體上說,實物資產相對于金融資產的價值處于近一個世紀以來最低。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與房地產價格相比,美國股市正處于歷史高位。與鉆石相比,債券價格目前也觸及紀錄高位。大宗商品的10年期滾動收益率也為1933年以來最低。哈特尼特說:
“政策、收益、持倉趨勢都支持通縮在轉向通脹,零利率的贏家在變成零利率的輸家,從華爾街到普通大眾都是如此。作為這次轉變的一部分,我們預期實物資產的表現將超過金融資產?!?/p>
本文摘自界面,金十新聞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