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如果大家有好的對聯可以在此帖下面回復嗎?
1 岑溪山水今奚在 ——晃巖日光照山石(其實還是沒有對好,今字沒對好)
說明:
廣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注:晃巖,地名,在山東。
2 好女子己酉生,問門口何人可配
說明:
有人將「好,配,何,問」四字拆出如下上聯:
3 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說明:
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諧音”撰一上聯:
4 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說明:
民國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對的上聯,令人百思不得其對:
5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呼錫壺
說明:
蘇東坡主政杭州時,某日與友人攜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 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又人觸景生情,當即撰出下聯,請東坡對上聯,東坡一時語塞:
6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說明:
清末光緒年間,江西南昌知縣江某主持正義,被洋教士所殺,全國為之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為江知縣舉行追悼會。當時曾有人作一上聯求對,可惜無人能續聯:
7 大涼山山山小,小涼山山山大,不論大山小山,都是錦繡河山
說明: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涼山,小涼山,大涼山占地面積遠不如小涼山,當地人為此作一上聯:
8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說明:
清同光年間,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上聯:
9 架一葉扁舟,蕩兩支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 到八里湖,離開九江已有十里。
說明:
北宋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少年時乘船離開江州(今九江)赴蘇杭出游, 船家素聞其為當地才子,吟一上聯欲試其才氣,黃沉思再叁,終不能對。
10 煙沿艷檐煙燕眼。
這聯難在七字同音且說了一個生活情景:裊裊炊煙沿著艷麗的屋檐冉冉而上,煙著了檐下幼燕的眼睛。
再加一些經典的對聯:
和尚挑水兩膀盡是汗淋
尼姑栽秧雙手按插布陣
「按插」諧「按察」,
「布陣」諧「布政」。
「盡是」諧「進士」,
「汗淋」諧「翰林」。
兩船并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櫓速」諧「魯肅」,
「帆快」諧「樊噲」。
「笛清」諧「狄青」,
「簫和」諧「蕭何」。
塔內點燈 層層孔明諸角(葛)亮
池中栽藕 節節太白理長根(庚)
上聯:諸葛亮字孔明。
下聯:李太白字長庚。
細羽家禽磚下死
粗毛野獸石先生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撲簏
野老賣菱將擔倒,傾菱空籠
此聯之妙,在于末四字既關含義,又是象聲。
師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繡裁
上聯為祝枝山所出,下聯為沈石田所對。
「禾上」諧音「和尚」, 「繡裁」諧音「秀才」。
上聯:獨覽梅花掃臘雪.
下聯:細睨山勢舞流溪.
此聯的妙處在于上聯急讀如音階:‘多來米發索拉西’。下聯為方言讀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聯:閑人免進賢人進。
原對:盜者莫來道者來。
新聯:撈者莫來勞者來。
此聯為【明】擔山和尚所作。
上聯:泥肥禾尚瘦。
下聯:晷短夜差長。
此聯諧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長’。
上聯:削發又犯法。
下聯:出家卻帶枷。
此聯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聯:下大雨麥子灌種。
下聯:旱高地田禾必干。
此聯諧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諸子(麥、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漢高帝:【漢】高祖劉邦;田何:【漢初】《易》學大師;比干:【商】紂的大臣。
上聯:思南女子銅仁去。
下聯:上蔡廚師會理來。
此聯為【清】吳進三所對。其友出此上聯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銅仁那里去,諧音:思男女子同人去;進三指著上菜的廚師而對,原來此廚師祖籍上蔡,后住會理,經常在兩地來往,諧音:上菜廚師燴鯉來。
上聯:佛印水邊尋蚌吃。
下聯:東坡河上帶家來。
此聯為一日東坡帶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邊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聯。諧音:佛印水邊尋‘棒’吃。佛印一聽,以東坡帶家眷而來而對,諧音:東坡河上帶‘枷’來。
上聯:揚子江頭渡楊子。
下聯:焦山洞里住椒山。
此聯為【明】楊繼盛(字椒山)題鎮江焦山聯。
上聯:玉瀾堂,玉蘭蕾茂方逾欄,欲攔余覽。
下聯:清宴舫,清艷荷香引輕燕,情湮晴煙。
此聯反復快讀,即成繞口。玉瀾堂:在頤和園昆明湖畔,為當年光緒帝寢宮。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頤和園萬壽山西麓岸邊,為園中著名水上建筑。
上聯:寶塔六七層,中容大鶴。
原對:通書十二頁,里記春秋。
此聯為廣州臨川湯顯祖的弟子和當地縣令所對,上聯的‘中容大鶴’為廣州當地方言諧音《中庸》《大學》;原對通《禮記》《春秋》,通書即現在的月歷。我的通《尚書》《老子》,意思是指家譜上書寫這父親的姓名。
上聯:霜降降霜,誰憐孀婦雙腳冷。
下聯: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此聯是1943年《大公報》征聯,由陳毅元帥對出,此聯同時也是節氣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