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布,確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壹度創意為北京某鄉鎮編制鄉村旅游提升與振興規劃
一號文件提出了具體而詳細的指導意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方向和途徑。在壹度創意看來,一號文件明確了兩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第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制定規劃,還要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第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搞,還要搞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
一、鄉村振興,規劃先行
當下部分地區、部分鄉村在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過程中,出現了漫無目的、不分主次、隨性而為的問題,比如今年搞民居改造,明年搞拆遷安置,今年搞生態保護,明年搞工業園區等問題;比如按照發展農家樂的粗淺思路來發展精品民宿的問題;
出現這樣的問題,壹度創意總結,大致有三種可能的原因:要么是被“所謂”的鄉村建設者鼓吹的“規劃無用論”影響,要么沒有意識到規劃的引領作用,要么“遇人不淑”,請了所謂的大規劃公司,拿到了一本流水線上量產的規劃,既沒有結合本地實際,也沒有提出亮眼的可行方案。
壹度創意為湘西三個村莊編制休閑農業扶貧振興發展規劃
有鑒于此,一號文件明確指出,鄉村振興必須強化規劃的引領作用,同時對各地區、各部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具體的規劃意見:
首先要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根據發展現狀和需要,有序推進鄉村振興:
對具備條件的村莊,要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對自然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村莊,要統籌兼顧保護與發展;對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的村莊,要加大力度實施生態移民搬遷。
三、發展休閑農業,帶動鄉村振興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成功案例告訴我們,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可以成為、也應該成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切入點和重要抓手。搞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對實現鄉村振興,至少起著三方面作用:
第一,凝聚鄉村振興的力量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能夠吸引來鄉村消費的游客,回鄉村創業就業的年輕人,進鄉村投資的工商資本,到鄉村生活的城里人——幾乎是在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促進鄉村振興。
第二,對接扶持政策
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農村三產融合的重要環節,是鄉村扶貧脫貧的重要途徑,是推動農村創業創新的重要平臺,是促進全域旅游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甚至在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國家農業公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國家扶持項目的申報、建設過程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都是十分必要的業態。
壹度創意為內蒙古某田園綜合體項目編制規劃
第三,促進農業農村領域的創業創新,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促進扶貧脫貧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既是農村創業創新的重要方向,也可以視作農村創業創新的引擎,農村經濟多元化的助推器——在農旅產業的帶動下,創業創新局面將在農村全面開花,表現在各個領域:互聯網、電子商務、有機農業、社區支持農業、農業科技……
不僅如此,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促進扶貧脫貧方面也得到了政府的認可,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態等鄉村特色產業,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四,鄉村振興,為農旅發展提供保障
實現鄉村振興,不僅要搞,還要搞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號文件從創造發展空間與提供全面保障兩個方面,為搞好農旅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創造發展空間
一號文件從三產融合與生態保護性開發兩個方面,給出了具體意見:
1.構建構建農村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
對利用閑置農房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研究出臺消防、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便利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管理辦法。
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休閑漁業項目——水韻陽光
2.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
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
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
第二,提供全面保障
為搞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號文件提供了“五大”保障:
1.用地保障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閑旅游設施等建設。
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給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
2.資本保障
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
3.產業保障
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
壹度創意發起的鄉俗復興計劃,為鄉村振興提供創意發展思路
4.文化保障
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保護好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跡、灌溉工程遺產。支持農村地區優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
5.環境保障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保留鄉村風貌,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古樹名木。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
六、這是全新的時代
每個參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人,都將是鄉村振興的貢獻者與受益者,我們因貢獻而自豪,因受益而喜悅。
這是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最好的時代,它將為農旅產業創造全新的發展空間,提供全面的發展保障,那些園區、鄉村、工商資本……如果想進軍農業與農村,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最好的選擇。
房山區休閑農業總體發展提升規劃
這也是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最“壞”的時代,更準確地說,是最難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地方將開展農旅產業,他們拼資金、拼人力、拼資源、拼文化、拼產業、拼生態、拼命讓自己脫穎而出。
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是整合一切力量,產生1+1>2的效果,讓自己閃光的能力。
我們稱這種能力為——創意。
策劃·規劃·設計·景觀
沒什么技術,創意是我們最自戀的技術;
沒什么理論,落地是我們最自信的理論;
沒什么情懷,專注是我們最自豪的情懷;
沒什么成就,口碑是我們最自然的成就;
農莊·鄉村·城鎮·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