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規模化養豬場的增多,養豬所要承擔的風險也隨之增加,而有些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卻方法不當,反而導致飼養管理出現問題,造成養豬場出現損失。那么,飼養管理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如何解決?下面,養殖一點通給各位養殖戶朋友簡單說一說養豬場管理易出現漏洞的地方。
01
豬舍建設不合格
有些養豬戶行動力強,剛建好豬舍就立即進豬,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豬舍剛剛建好,水泥并沒有完全凝固,堿性很大,豬蹄會被腐蝕,導致豬裂蹄;如果水泥地面過于光滑,豬容易滑倒劈腿;同時水泥地面過于粗糙,容易引起豬關節腫大或蹄葉炎。
因此,不要著急,要等豬舍墻體、地面水泥完全凝固后,用酸性消毒液進行兩次消毒后再向舍內進豬。
02
專業技術不足
有些養豬場為了節約成本,沒有聘請專業獸醫或養殖技術員,認為憑著自己的養殖經驗就足夠了,可是現在規模化養豬場越來越來,出現的豬病也越來越多,因為工作人員不足,管理不夠細,一旦出現流行性疾病,沒有及時用藥或盲目使用大量藥物,不僅醫藥費用高,還可能導致豬只大量死亡。
03
不重視消毒
有些養豬戶為節省成本,對消毒如同走形式般進行幾次,這種方式是不對的。許多疾病都是因為消毒工作沒有做好而導致的,消毒關系到豬場安全,是切斷外界病原向豬場傳播及切斷病豬和健康豬傳播的有效手段。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消毒方案,定期給豬舍、豬群消毒,做到防患于未然。
04
用藥不當
1、只用抗生素和廣譜性驅蟲藥
有些養豬戶只用抗生素和廣譜性驅蟲藥,認為廣譜性驅蟲藥可以把蟲都殺死,認為經常使用抗生素不僅可以增強豬的抗病能力,還能作為預防性用藥使用,這是不對的。廣譜性驅蟲藥雖然作用廣泛,但對于一些寄生蟲和原生動物沒什么效果;經常使用抗生素更不可取,抗生素用多了會產生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藥豬就容易生病;所以要對癥用藥,有規律的定期使用抗生素。
2、單一用藥或用量不對
有些養豬戶在運用某種藥物治愈了豬只疾病,就會長期使用這一種藥物,這也是不對的。長期單一用藥,易產生抗藥性,最終導致沒什么效果;還有一些養豬戶沒有根據豬只情況計算用藥劑量,加大用量或用量不足,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還易導致病原的耐藥性增強。
一種藥物的治療用量和預防用量是不同的,不可一種用量一用到底;豬只發病后,采食量、飲水量都有所下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用藥量,以免造成用藥不足或過量,參考說明書或咨詢專業獸醫。
05
飼料使用不規范
這種情況常出現在小規模養豬場。某些養豬場為了節約飼料成本,沒有合理配制飼料,如:給公豬喂母豬料、母豬哺乳期還在喂懷孕料等;甚至還有一些豬場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飼喂,料槽底部的飼料還沒吃完,不清理就上新料,時間一長,造成底部飼料產生霉變;不合理用料會影響豬只健康,導致經濟效益降低。因此,要科學搭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豬只飼料,定期投喂、及時清理料槽、水槽。
養殖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