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今年被美國八所名校錄取,其中一所學校還提供了不錯的獎學金。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孩子沒有讀美高,沒有上國際高中,甚至沒怎么去過課外補習班,因為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連個像樣的英語培訓學校都沒有。
家長朋友們看過許多專家的著作,聽過許多教育培訓機構的講座。
今天,來聽聽一個家長所說的、接地氣的方法。希望能幫助你和你的孩子。
1、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
女兒五歲多的時候,我讓她開始接觸英語。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放英語兒歌、韻律詩給孩子聽,并教她唱和背誦這些簡單好聽、朗朗上口的英語兒歌和韻律詩。
背誦韻律詩的時候,不解釋意思,也不用要求孩子知道意思。英語韻律詩與中國的古詩詞一樣,有一定的韻律,非常利于孩子背誦。
有很多家長糾結這一點,總覺得孩子不知道中文意思,背下來有什么用?那么請問,你的孩子兩三歲、三四歲時,你就教他背誦: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你一句一句解釋過意思嗎,面對一個兩三歲的、牙牙學
語的孩子?
沒有。
為什么要教他背誦呢?是為了讓他知道這些詩歌的意思
嗎?
當然不是,只是為了讓他學說話,口齒伶俐而已。
既然如此,為什么要苛求孩子必須懂得英語韻律詩的中文意思呢?我們讓孩子讀、背誦韻律詩,也只是為了增強他的英語興趣,以及讓他變得口齒伶俐而已啊。在早期,中文意思真的不重要。
哦,你說孩子五歲多了,應該知道中文意思了?
你確定你的五歲的孩子,那個從沒學過英語、也從沒走出過國門的孩子,盡管他五歲了,在學習英語這件事情上,他不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
所以,你如何給你的牙牙學語的嬰兒啟蒙學習中文,你就可以如何給你的四五歲的孩子啟蒙學習英語。
當然,如果你覺得四五歲才啟蒙學習英語太晚了,你也可以更早一點。
2、廣泛地設置英語語言環境
女兒開始接觸英語時,還沒現在這么好的條件,那時,我主要用復讀機。我用復讀機,還主要不是為了讓孩子跟讀,而僅僅是利用復讀機的復讀功能。
我幾乎在每個房間都放了一個復讀機,女兒去哪間房玩耍,我就將哪間房的復讀機打開,不用強調孩子認真聽,就當個背景音樂播放。
孩子入睡時,我也放。生生將女兒訓練成不聽英語磁帶就睡不著覺,常常主動要求:“媽媽,你放那個英語磁帶呀,我要睡覺了。”
不要以為這種方法沒有用,你想一想,有多少流行歌曲是老師或歌唱家專門一字一句教會你的?對啦,沒人教,是你自己聽會的。
我給女兒主要播放的是《新概念英語》的磁帶,基本規律是:一周有五天重復播放同一課的內容,剩下的兩天,不重復這一課的內容,而是隨意往后播放。
為什么這樣做呢?重復播放的那一課,基本是那一周要讓孩子背誦下來的。
是的,流行歌曲,聽得多、基本會唱了,但要把一首歌唱得好聽、唱得專業,能夠在唱K的時候在朋友們面前顯擺,還是需要你悄悄下功夫的,那就是找時間,認真練唱這首歌。
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這一課的語音語調聽得很熟了,你再找個時間教讀,他會很快就能記住并背誦。
誰教讀?我自己,我就是個英語老師啊。
哦,你說你沒這個條件?
你就請個老師吧,不用水平多高,在校大學生完全能勝任。
不用講語法,不用解釋中文意思,就是將這一課用孩子感興趣的方法教他讀、教他背誦。最后,能跟老師分角色表演,就最完美。
這里有一點要強調,不要去糾結老師的發音準不準,你真的能判斷老師的發音準不準的話,你自己就能教了。
既然你自己不能教,你就相信老師。
就算他的發音不是完美,那又怎樣?你會因為你的普通話不標準,就不教孩子說話了嗎?
Do it now!(現在就開始做),比什么都重要。
你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你想太多。
不要因為某些“專家”的半吊子理論或者你自己的自以為是,耽誤你孩子的學習時機。
再插一個小故事。
我說過,我堅持一周五天播放同一課,剩下的兩天隨意往后播放。
有一天,女兒坐在一張能滑動的電腦椅上,一邊滑動著椅子,一邊開心的喊:“Don’t drive so quickly!”(別開得這么快!)
我當時無比驚喜,因為這是六十多課中的一句話,當時女兒背《新概念英語》大概背到四十多課。也就是說,這句話完全是在我隨意播放磁帶的過程中,女兒聽見了,而且懂了,而且能在正確的語境中運用了!
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就堅持去做!成功和驚喜,都在前方等待你。
3、不要“啞巴英語”,也不要“文盲英語”,英語學習要“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之所以在孩子學習英語的早期,以大量聽和背為主,是因為,我認為英語學習與我們的母語學習,道理是一樣的。
中國孩子,普遍三歲左右去讀幼兒園,而他在讀幼兒園以前,已經聽、學說中文至少三年的時間了。進了幼兒園,也是以聽故事、唱兒歌、背誦小短文為主,奠定了大量的基礎之后,才能進入小學真正讀書、寫字。
母語尚且他如此,憑什么要求孩子學英語時跳過聽、學說、背誦的過程,直接要求會讀、會寫,甚至會考試呢?
讓孩子大量聽、大量背誦,就是在輸入,我們沒有那個語言環境,只能人為輸入。沒有輸入,何談輸出?
現在有的專家否定背誦,認為學習英語不用背誦,我表示不知他們是想干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其實質也是在背誦啊!
有了一定的背誦量之后、積累了大量的句子、課文之后,在繼續背誦的同時,我開始讓孩子閱讀課文,慢慢學習書寫,甚至開始講解簡單的語法知識。
由于有大量的背誦做基礎,給孩子講語法時,她并不覺得枯燥難懂,因為那些例句都是她曾經背誦過的。
慢慢的,女兒開始學寫簡單的英語小作文,其實也就是將她會說的句子寫下來。
女兒到了高年級以后,我增加了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復述”以及“聽寫”。
復述:播放一篇課文或作文,讓女兒聽幾遍,然后將課文復述出來,有些課文和作文還要求寫下來。
聽寫:這里的“聽寫”,不是我們課堂上的那種老師讀一句,學生寫一句。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使用新東方胡敏當時編的《一石三鳥練英語》,教材配有磁帶,美國原聲,語速也是美國人平時的語速,里面是一組一組的對話。
我使用復讀機,反復播放同一組對話,孩子聽對話,然后將聽到的對話記錄下來。
不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聽,必須是一組對話一組對話聽,但可以聽很多遍,直到能把句子記錄下來。
每天晚上,聽、寫兩組對話,也就是四個句子。
聽寫結束后,孩子對照書本檢查核對,糾正錯誤或不會的單詞,最后,要將這兩組對話背下來。
這種方法,鍛煉了孩子的聽力,增加了孩子的單詞量和句子量,也加強了孩子的口語。這種聽寫訓練我們從小學四年級一直堅持到初二。
到了初二,仍然有聽寫訓練,只是內容改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說,這種聽寫訓練其實一直到高中我們都在堅持。
學習,不怕慢,就怕站。堅持,非常重要。
就用這種看似簡單卻踏實的方法,一直堅持。
4、加大閱讀量
這個不想說太多,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就如同從小學開始,語文老師天天強調課外閱讀一樣,英語的課外閱讀同樣重要。
我的做法我覺得可以借鑒或者想說一說分享的是,從孩子讀小學高年級時,就讓她學會使用電子詞典,查生單詞時,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輸入,也是一種記憶單詞的方法;到了初中以后,我就讓她用翻譯筆,加快速度,一掃,中文意思就出來了,并不需要每個單詞查詞典,有些重要單詞才查詞典,也就是說,到初中后,翻譯筆和電子詞典結合使用。
5、重視英語語法的學習
英語學習,語法很重要,但不能單純地學習語法,語法的學習,一定要建立在大量的句子積累,大量的閱讀積累之上。打個比方吧,英語水平是一座大廈,語法知識就是框架結構,但光有框架不行啊,還得用磚、水泥砌成墻。單詞,詞匯,句子就是磚和水泥,寫成文章就砌成墻了。那才是一幢堅固而美麗的大廈,僅有其中之一都不行。
女兒讀小學時,在學校的英語考試成績并看不出比別人的要好多少,因為學校的英語不難,甚至可以說簡單,單從考試成績上很難看出差距。頂多你考100分,人家考99分。但是,女兒在小學六年級時,就句子量、單詞量、閱讀量而言,遠遠超過了初中畢業生的。
到了中學,女兒的英語成績在班上一直遙遙領先。而且,一直堅持用這種方法學習,沒去過任何一家課外補習班補習過英語。
高一暑假,女兒決定在兼顧國內學習,高三參加國內高考的情況下,參加托福考試,為留學美國做準備。
去北京參加了一期針對托福考試的校外補習,在那里補習時,老師就覺得女兒的基礎好,不論是詞匯量還是語法。
參加一期的培訓之后,孩子參加了第一次托福考試,取得98分的好成績。第一次托福考試,能取得這個成績,足以證明他的英語基礎。
許多孩子參加托福考試,是從50多,60多分開始的。但我非常佩服那些孩子,他們通過努力,一次一次的考,很多最后能達到90多分,甚至上一百多分。這實在是對孩子和家長毅力的考驗。
女兒回來告訴我:“媽媽,我覺得新東方的老師的很多方法,都是你從小要求我做過的。比方復述和聽寫。”
我覺得,方法都是有用的方法,就看你用不用,還有,最重要一條,能不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