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童話故事美好的結局通常都是王子和公主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她們具體是如何快樂的生活的,我們就不得而知。同樣,對于患有肺結節或Ⅰ期和Ⅱ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普通老百姓,甚至是非胸外科專科的醫師而言,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種疾病需要手術或開刀治療。但是,肺部手術或開刀到底是怎樣開的呢?開刀或手術是同一概念嗎?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具體分別是什么概念,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什么是肺癌根治術?縱隔淋巴結清掃是怎么回事?這些問題的答案,對于大眾來說還是十分陌生的,由此,本文就肺結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常見手術方式逐一給予介紹:
手術原則:
對于適合手術的肺結節或NSCLC患者,完全性手術切除病變是其首選的和標準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開刀和手術可以通用,好比一個人有乳名有學名,那么開刀是乳名,手術就是學名。
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的區別和聯系:
開放手術既傳統意義的手術,手術切口很長,有時肋骨需要撐開及切斷;微創手術包括:小切口手術、電視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surgery, VATS;包括四孔、三孔、兩孔和單孔)、機器人手術等;微創的精髓在于損傷應激少,病變切除干凈,安全有效,患者獲益大,而不僅是刀口的長短及多少。
肺癌根治術:
一般來說,肺癌根治術是指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清掃術。我們認為廣義的肺癌根治術包括:當小結節肺癌患者行亞肺葉切除時,肺組織或支氣管或段支氣管切緣均陰性,淋巴結陰性。
肺葉切除術:
肺葉切除術,即手術切除結節或癌灶所在的單個肺葉,是肺結及或NSCLC普遍公認的最佳手術,因為它能較好地保留其余肺功能又能徹底切除病變。VATS可替代開放的肺癌根治性肺葉切除術。
袖式肺葉切除術:
一側全肺切除術,由于左肺為2葉,占機體肺功能的45%,右肺為3葉,占機體肺功能的55%,因此,左全肺切除較常見,而右全肺切除需慎重。
袖式肺葉切除術:
當肺癌患者肺葉切除術可能不容易切除近端腫瘤或支氣管殘端切緣陽性,因此需要更大廣泛的手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可能,袖套狀切除優于全肺切除術,因為兩者腫瘤學結局相當,袖套狀切除可更好地保留肺功能并避免全肺切除術的并發癥。如腫瘤侵犯肺動脈,同時予肺動脈袖式切除,臨床上稱之為雙袖切。
局限性(亞肺葉)肺葉切除術:
亞肺葉切除術分為解剖學肺段的切除(肺段切除術)和非解剖學的楔形切除。由于肺功能嚴重受損、高齡或其他廣泛共存疾病而不能耐受全肺葉切除術的患者,可選擇局限性(亞肺葉)切除術。該手術很可能應限于小于等于3.0厘米的原發性腫瘤。VATS的進展促進了局限性切除在特定高危患者中的應用。近來隨著體檢發現的小于1.0厘米的肺結節患者越來越多,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肺功能,亞段切除及聯合亞段切除也逐漸成為亞肺葉切除的常用術式。
肺癌的縱隔淋巴結清掃:
肺的淋巴及縱隔淋巴結分布圖及肺癌手術縱隔淋巴結清掃包括:①淋巴結采樣,即選擇性清除一些腫大或可疑轉移的縱隔淋巴結;②完全性淋巴結清掃,即肺癌手術時把所有縱隔淋巴結連同一些縱隔脂肪組織一并清除;③近年來提倡系統性淋巴結清掃(Systemic lymph node dissection),即手術時清掃特定范圍內的胸腔淋巴結。系統性淋巴結清掃的概念已被國際胸腔疾病分期學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rathoracic Staging)所接受并推薦使用。
結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附屬同仁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胸外科每周一至周五均有肺結節門診,常規開展上述各種肺部手術。近年來,組建了以微創單孔VATS肺癌根治術為特色的肺癌診治團隊,并獲得了上海市長寧區特色名專科稱號。
新年伊始,我們將不望初心,砥礪前行,鉆研技術,精益求精,繼續開展各種肺癌微創治療、規范化治療、綜合治療和個性化治療,更好地為老百姓的健康竭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