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參與一個整體贏面大于50%的市場,投機是參與一個整體贏面小于50%的市場,具體到大盤就是歷史平均估值作為分割線,在歷史平均估值以上進入,中線持股(大于3個月)整體贏面小于50%為投機,在歷史平均估值以下進入,中線持股整體贏面大于50%為投資。
25/8交易紀律是我常用的交易紀律。目標位25%,止損位8%,選擇階梯型放大收益,達到了目標位25%后設置成一個新的成本起點作為第一階梯,第一階梯目標位25%完成后又設置成一個新的成本起點作為第二階梯。
第二階梯目標位25%完成后又設置成一個新的成本起點作為第三階梯,每個相應的階梯都有對應的8%止損。如果第三階梯目標位完成了,那么你就是實現了3次25%收益,接近翻倍。
舉個例子:買入時股價為10元,起點成本價為10元,9.2元為止損價。上漲25%后,新的成本價為12.5元,新的止損價為11.15,只要完成第一階梯了,那么你止損后至少也有15%利潤,通過止損保住了利潤。再次上漲25%,那么新的起點成本價為15.62元,止損價為14.37元。
以此類推,那么新的起點成本價為19.53元,止損價為17.97元。基本上3個階梯完成后最高收益率為95%,最低也有80%。到了第三階梯后,風險收益比大大增加,要達到第四階梯難度也相應加大很多,畢竟翻倍股調整幅度很大,時間也較久。
因此一般只做到第三階梯即可。如果是分散投資,25/8交易紀律同樣遵循當止損數大于登上階梯股票的數量,不能進行新的買入。人性使然,我們大部分時都在投機,而投機時嚴守交易紀律,能為你保住大部分本金。
只有保住了大部分本金,你才能東山再起。對于投機,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收益率,和與之配套的最大風險容忍度,比如25%目標收益率,8%虧損的最大風險容忍度。
當大盤在歷史平均估值以上運行時,你用交易紀律來控制,可以以小的風險去博取更大的收益,所以定目標位必須大于止損位一倍以上,風險容忍度不能無限抬高。比如你更加激進,目標位定為30%,那么最大止損不能超過14%。
止損:停損是一帖保命丹,可惜大部份人都不知如何運用。認賠是一種快樂的事,認輸是一種藝術,不知你何時能體會?有朝一日,如果你的投資行為中只有賺和賠、贏和輸、沒有套,那么離成功就不遠了。
投資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經常原諒自己;怪罪別人,怪罪莊家護盤不力,怪罪上市公司業績不佳,怪罪分析師報錯股票,甚至怪罪全球經濟等等,但卻鮮少怪罪自己。股市就似象棋對奕,兩軍交戰,布局安排尤其重要,其中多空故布陷阱,欺敵致勝時有所聞。但是真正下棋總有和局的時候,股市則不然,一不小心,小則虧損套牢,嚴重者傾家蕩產,一生積蓄轉眼成云煙。就算非常用心的投資人,勤于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充其量十次進出中作對了五次,最后的結果還是輸。照理講十次作對了五次,其結果應該不分勝負,為什么終究還是輸呢?道理很簡單,每次買對了股票,漲了百分之五就竊竊自喜,漲了百分之十就心滿意足,要是漲了百分之十五就急著獲利出場,永遠無緣享受大利潤。反之若買錯了股票,跌了百分之五理所當然,跌了百分之十不痛不癢,跌了百分之十五有點緊張了,跌了百分之二十開始期待反彈,最后跌超過百分之三十則準備長期抗戰了。停損觀念一直被提出,但問題出在每個投資人心中的停損價,經常隨著消息面起伏,也就是說有停損觀念,無停損執行力,只要無確實執行,一切便是空談。
被套是我們在證券投資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對于有經驗的投資人來講,他們總是在買進股票之前就已經設立好止損點,即當他買進股票后,一旦股價沒有按預期上漲反而下跌,使自己處于虧損狀態并達到事先設立的止損位時,應立即執行賣出計劃。雖然賣出后的結果是虧損,但止損可以避免股價產生的更大幅度下跌而給投資人造成更大的損失(從廣義上講,處于贏利狀態時,同樣可以進行止損,防止賬面利潤的過分損失)。初入股市缺乏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往往沒有止損意識,缺乏有效的止損手段。這里,我主要針對止損前后投資人的心態問題進行一個剖析,以使投資人能以正確的心態對待止損、執行止損以及完善止損。至于有關止損的技術性問題,本欄將在投資決策篇中詳細介紹。
平常心態看止損
我們說,止損僅僅是進行證券投資的一個技術手段,是進行風險管理的措施之一。止損本身是一種正常的也是正確的操作手段,但止損的結果卻并非一定正確,有時你按照你的原則執行止損操作,但結果很可能與預期相反。這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你的操作在思路上、原則上沒有任何錯誤,但任何事情的執行結果是有概率性的,絕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二是止損原則的確立也需要不斷完善,不同的情況也應有不同的應對原則。所以,止損本身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手段而已,無論結果如何,都是該做就必須做的。
執行止損無思量
止損原則通常在進場之前就應設定,一旦現實情況符合了你的止損原則就必須執行,你所應用的止損原則是否科學、合理可以暫且不理,堅決、果斷地執行最為緊要。投資人萬萬不可在止損關頭抱有僥幸、抱有幻想,這種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執行止損時應該堅持少思考、多行動,思考過多往往會錯過止損時機、消磨止損決心、產生主觀性錯誤決定。真正的止損實際上是執行一種客觀性的決策,因為止損信號的發生不會是投資人自己想出來的,是客觀事實的表現。所以,堅定執行是不會錯的。
止損思維需完善
止損如果做得成功可以使投資人避免更大的損失,但止損本身并不能使你獲取利潤。所以,如果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應該把止損看得更加透徹。無論止損成功與否,止損后如何進行合理的下一步操作是最重要的,必須及時調整好止損后的心態,因為每一次具體的止損絕非一定會與預期相同,止損思想、止損手段的建立才是永遠的正確。所以,為了最終能獲利取勝,一定要在止損后制定出更加完善、科學的投資操作計劃,爭取在下一步中做得正確,從而減少止損再度發生的概率。那種止損之后不總結教訓、盲目沖動操作的行為應堅決制止。
止盈操作
止盈操作核心要領是:克制永無止境貪心,獲利時要有賣出決心。
止盈方法有兩種:
一是靜態止盈。它是指設立具體盈利目標位,一旦到達盈利目標位時,要堅決止盈,這是克服貪心重要手段。許多投資者總是擔心,如果賣出后可能會失去后市行情中更高賣出價格。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會出現賣出后還有更高賣出價情況。但是,投資者如果貪心試圖賺取每一分利潤,則是不切實際,而且風險很大。
靜態止盈位就是所謂心理目標位,其設置方法主要依賴于投資者對大勢理解和對個股長期觀察,所確定止盈位基本上是靜止不變,當股價漲到該價位時,立即獲利了結。
這種止盈方法適合于中長線投資者,即投資風格穩健投資者。進入股市時間不長、對行情研判能力較弱新手,通常要適當降低止盈位標準,提高操作安全性。
二是動態止盈。它是指當投資股票已經有盈利時,由于股價上升形態完好或題材未盡等原因,投資者認為個股還有繼續上漲動力,因而繼續持股,一直等到股價出現回落,當達到某一標準時,投資者采取獲利賣出操作。
動態止盈位設置標準:
1、價格回落幅度。
股價與最高價相比,減少5%-10%時止盈賣出。這只是一種參考數據,如果投資者發現股價確已見頂,即使沒有跌到5%標準,也要堅決賣出。
2、均線破位止盈。
在上升行情中,均線是尾隨股價上升,一旦股價掉頭擊穿均線,將意味著趨勢轉弱,投資者要立即止盈,保住勝利果實。
3、技術形態止盈。
當股價上升到一定階段,出現滯漲,并且構筑各種頭部形態時,要堅決止盈。
止盈心理要求:止盈中最重要心理要求就是要有賣出決心,當股價出現滯漲或回落時,處于盈利階段投資者不可能無動于衷,也不可能不了解止盈重要性,所缺少正是止盈決心。因此,投資者在止盈時不能猶豫不決而貽誤時機,一定要進行停止繼續盈利操作。如果說,止盈是保證資金市值穩定增長基礎,那么,決心就是有效實施基礎。
止平操作
止平操作核心要領是:絕不讓自己已經盈利股票變成被套股票。
止平操作是指當股價滑落到保本價時堅決賣出一種操作技巧。運用止平法關鍵在于計算出自己保本價是多少,這需要投資者了解兩個方面費用:
一是了解股票交易費用標準。投資者根據自己所在營業部具體傭金標準和證券交易印花稅標準,結合自己成交金額進行計算,從而得出自己保本價。
二是根據持股時間計算機會成本。例如某位投資者買進100萬元股票,并持有一年時間,那么這筆資金就被股票所占用,沒有取得其他(如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如果假設該投資者將100萬元資金存入銀行,按照現行利率標準,一年后他可以取得2.25萬元利息收入。投資者必須將這筆機會成本計算為自己持股成本抬高,并由此計算出真實保本價。當股價跌落到保本價時,立即賣出,從而保住自己投資本金。
止損操作
止損操作核心要領是:樹立止損意識,掌握止損技巧。
當投資者持有股票已經出現賬面損失,而且該股出現明顯見頂跡象,或者持有是非市場主流品種以及下跌趨勢明顯股票都需要止損。特別是在基本面等市場環境出現重大變化或投資者對行情研判出現重大失誤時,投資者更需要拿出壯士斷腕決心。
果斷而及時地止損不僅要求投資者樹立止損意識,還要掌握具體止損操作技巧。
操作前準備:止損作為風險投機市場中控制損失擴大化有效手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是:絕對不能等到虧損已經發生時才考慮用什么標準止損,這樣常常為時已晚。
一、止損原則
1、設置止損點位。一般以買進后股價下跌8%-15%時止損出局為好。點位設小了,會成為洗盤出局對象,設大了損失又太大。
2、如果第一天股價放量上漲時追進,第二天卻出現放量長陰時,多數情況應出局;如果第三、第四天連續放量出長陰時則應堅決出局。
二、止損技巧:
破位股的止損:
圖一
上面的個股情況(圖一),就是典型的破位股走勢。一次是W底假突破誘多形態后的破位,股票價格直線跳水,接連的幾次長陰大跌后,股票初步站穩,走出一個平臺整理的過程,在隨后的一周時間里,又出現一個假動作沖高,但是,隨即就是五連陰跌下,最終的延續平臺整理,不少短線資金以為站穩,結果時候沒有超過一周,股票再次破位下行!這樣的個股,在2到4月份很多,特別是在銀行和地產股里非常常見。對圖一所標明的個股,投資者不但不要補倉和加倉,相反還應該在第一次破位的情況下,果斷執行止損紀律出來觀望,一直要耐心等待到整個上升趨勢有效建立的時候,再重新吃回來。
放量長陰殺跌的止損:
如果自己持有的股票屬于剛擊穿20、30日均線處于下跌的開始,自己又是短線風格的操作形態,那么投資者應該先行出來規避風險。一般講這樣的股票從日K線上出現第一次的放量破位長陰,后期還有更兇猛的下跌,因此建議先行離場(如圖二);
圖二
下跌中繼型止損
從K線組合形態上看,持續的走低出現首次十字星,通常是下跌的中繼表現,投資者應該在次日的反彈中縫高賣出,耐心等待股價有效探低成功再行介入(圖三)。如果一只股票接連不斷地跌去30%,甚至是50%,往往這樣的個股會出現一波有力度的反彈,那么,投資者不應該盲目割肉,而是適當補倉攤低成本,在未來反彈到前期高點,或者是30日技術反壓線一帶離場,注意加強波段操作實現自己的扭虧增盈。
圖三
止損案例
1、天量天價止損方法
操作要點:股價或股指上漲到較高的位置后,出現了成交量遠大于這段上漲行情其他時期的成交量,說明市場進入風險釋放階段。股價處于高位時,早期入場的投資者已獲 利豐厚,他們通過最后的快速上漲來賣出股票。在賺錢效應及利好消息的誘惑下,又有許多投資者買人,從而造成高換手率和巨大成交量。
核心:在賺錢效應及利好消息的誘惑下,又有許多投資者買人,從而造成高換手率和巨大成交量。已賣出股票的人不會在更高的價位買回股票,所以多頭力量大幅下降。隨著多方力量的枯竭,短期內將會使股價見頂。
2、雙頂勁線位破位止損出局
操作要點:如果在高位還沒有看到風險以至于套牢的話,那么雙頂圖形出來時,一定要記得止損是第一位,跌破勁線位是,就是出局逃命機會。
核心:股價跌破技術圖形下邊線或頸線位,就要止損出局。因為一旦技術圖形出現下邊線或頸線位被跌破的現象,就是破位!
3、趨勢線止損法
這是大多數新老股民都應該了解的止損方法,當一只股票是上升趨勢時,連接兩個底部形成趨勢線。如果股票跌破了趨勢線,則止損出局,反之一路持有。
核心:在趨勢線止損中,還可以畫兩條平行的趨勢線形成通道,如果股票在通道中行走則放心持股,一旦跌破下軌道,則立即止損。
4、比例止損法
設定一個止損的比例,比如10%、8%、5%等。這種止損方法雖然不特別 科學,卻是避免 更大損失的最簡便的方法。是否采用這種方法主要取決于市場環境,比如說在牛市中可根據情況擴大這種比例,在熊市中則縮小這種比例。這種止損 方法主要取決于你對個股的理解以及交易策略等因素。
優點:可以避免市場波動對投資者心態的破壞,因為當大腦不清醒的時候,最好的方式便是退出觀望。
三、止損的實際用法
1、切線止損法
切線是技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在形成支撐線后,一旦股價有效擊穿支撐線,即標志技術破位,此時持倉者果斷止損離場。
如上圖該股周K線走勢圖。在5月下旬形成二次探底之后,股價震蕩回升,形成了標準的上升通道,上升通道下跪就是重要的股價支撐線。此后股價沿著支撐線穩健上 行,出現一波漲幅較大的中期行情。在次年3月中旬,股價上摸至18.26元后回落,考驗通道下軌的支撐力度,然后周K線,擊穿了上升通道下軌,預示著支撐 線失守,行情發生逆轉。此時持倉者應趁反彈之機,果斷止損或止盈離場。此后股價果然進入大級別的調整行情中。
2、形態止損法
股價一旦擊穿頭肩頂、雙重頂、三重頂頸線,或者箱體平臺下邊線等關鍵位,則說明頭部形態成立,此時應果斷止損離場。
如上圖該股日K線走勢圖,在12月上旬,股價沖高到16.22元之后,兩次沖高未果,形成雙頂形態。次年1月以中陰線有效擊穿雙頂頸線,宣告行情見頂。此時投資者應果斷賣出籌碼,離場觀望。此后股價加速下跌。
四、設置止損止盈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如果你不能專注于防守,就絕對不可能成為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止損止盈的設置需注意以下問題:
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的止損止盈都必須在進場之前設定。做現貨投資,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是在建倉的時候設置好止損止盈位。
2、止損要與趨勢相結合。趨勢有三種:上漲、下跌和盤整。在盤整階段,價格在某一范圍內止損的錯誤性的概率要大。
3、選擇適合自己的止損止盈方法。這要因人而異,例如選擇交易工具設置止損,可以是均線、趨勢線、形態等其他工具,但必須是適合自己的,不要因為別人用得好你就盲目拿來用。
建議初入市場從小資金做起,逐步積累經驗,認真總結交易歷史,進而構建適合自己的交易體系,待各方面相對成熟之后,根據條件允許再考慮擴大資金規模。
市場價格運動是一個非線性的不確定過程,其中隱含的規律性、必然性的捕捉和把握非常困難。科學的思維方式把市場當作一個純客觀的研究對象,以為通過對市場歷史數據的統計就可以預測市場、戰勝市場,這是一個誤區。
我說的交易境界是指投機者在洞悉了技術層面的局限性以后,有了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思想體系,通過構建相對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方法,在交易世界放棄完美,進退有序,淡定從容的心境。
交易者自己的問題往往是大多數交易者失敗的根源。人在年輕時容易受到本能和欲望的支配。而交易恰恰是反人性的。許多交易者禁不起市場的誘惑和內心的貪婪,試圖抓住每次價格波動,看似聰明,實則愚笨。還有許多交易者由于貪婪和一廂情愿,重倉出擊,一次意外便虧得傾家蕩產。還有許多交易者在被套時心存僥幸而不愿止損,最終慘敗出局。
此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問題是:自大和因賺錢而產生的驕傲。賺錢會讓人情緒激昂,從而造成自己對現實的觀點被扭曲。賺得越多,自我感覺就越好,也就容易受到自大情緒的控制。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很容易讓以前獲得很大成功的人最終破產。
一名優秀的交易者應該具備平常心、耐心、勇氣和堅韌。平常心是指股市、金錢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交易只是一個游戲,需要輕松、灑脫地玩。耐心是指等待交易機會的耐心和持倉的耐心。勇氣是指入市的勇氣和持倉的勇氣。堅韌是指屢敗屢戰、鍥而不舍的決心和自信。
投資者主動順應市場,不斷提高自我人生境界以適應復雜動態的市場變化。這一點落實到交易理念上,就是主動順應市場趨勢的發展變化。中國的古代智慧對此有很好的表達:“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孟子也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而從我近20年的投資經歷看,也是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逐步認識自己、逐步順應市場的過程。
順應市場如果落實到交易操作上,是一個很實在的概念。我們可以來做一個類比。一開始,我們處于“敵強我弱”的狀態,采取游擊戰,“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這種操作屬于靈活短線交易。接下來犯了“左”傾冒險的錯誤,頭腦發熱,錯誤評估敵我關系,導致反圍剿失敗。這屬于逆勢重倉交易。然后開始萬里長征,歷盡艱難、被迫保存實力。這屬于主動風險控制。再后來建立延安根據地: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反思總結。這屬于順勢輕倉交易。最后進入戰略進攻階段:條件成熟、戰略準備充分、趨勢明顯。這屬于順勢重倉操作。
在投機市場,有些人即使短期賺錢,志得意滿表象下其內心世界是虛弱不安的,眼神是迷茫的,對未來是缺乏信心的;而有些人即使階段性做得不好,其思路是清晰的,目標是明確的,說話是低調的,眼神是淡定的,內心是平靜的,對未來是胸有成竹的。眼光、境界的差異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交易人生。
筆者微信:(zm66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