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么花?詩詞大會考了數次,許多人答錯
數千個春秋更替,歷朝歷代的詩人都已乘風歸去,不過他們所留下的詩篇,依舊在文化的長河泛著光彩。即便我們很多人已經不能充分地了解詩詞中的含義,可是這并不能影響我們對詩詞的喜愛,就像梁啟超所說的:
義山(李商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
詩詞的美,已經超脫了表面的字詞含義,因為藝術之美是多方面的,何況詩詞這般藝術中的瑰寶明星。從今年熱銷的詩詞書籍,以及熱播的詩詞節目,也能看出人們對于詩詞的喜愛程度,央視的《詩詞大會》已經播到了第五季,依舊熱度不減。
因為《詩詞大會》這個節目,許多人愛上了詩詞,了解了更多的詩詞知識,許多名句,后世望文生義,在傳唱中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在節目中,經過點評嘉賓的精彩賞析,也使得我們明白了正確的含義。
雖然數千年來,文人墨客揮灑了許多詩篇,但真正深入人心、流傳千古的佳作,占比還是非常少的,被后世銘記的詩人,也非常之少,所以 《詩詞大會》的題庫,也多是出自我們比較熟悉的詩人和詩詞。
南宋第一女詞人李清照更是節目中的“常客”,她的一首《鷓鴣天》,其中有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考了數次。據我所觀看的節目統計,第三季考了2次,第四季考了4次,而所提出的問題,也多是詢問詞句所指的花是什么花,許多人都答錯了。我們先品鑒一番原作: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鷓鴣天》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詞牌,整齊中有參差,參差中有對仗,讀來十分順口。李清照整首詞并沒有提到李清照詠的是何種花,看來欲知答案,須得細細對詞賞析一番。
首先,這種花并不鮮艷,顏色清疏淡雅,并且花體輕柔,由“情疏跡遠”可知此花并非是什么名貴品種,但是花香襲人。短短的十余字,便寫出了此花的獨特風致,接下來,李清照由色與香,轉到了花的精神。
雖然此花沒有嬌艷鮮麗的顏色,沒有奪目攝魂的光彩,但它卻是花中第一流。梅花定然會產生妒忌,菊花應該會生出羞愧之心,等到它在畫欄處開放時,便冠絕了整個中秋。其實看到這里,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它是在秋季開放,但又非菊花,還能是什么花呢?便是桂花了。
“騷人”是指屈原,最后一句則是說屈原在《離騷》之中,用了很多花草來譬喻自己的氣節,但卻漏掉了桂花,在李清照眼中,桂花的象征意義,并不輸于那些花,甚至花中的君子梅、菊等也不過是陪襯罷了。
《詩詞大會》的選手很多認為是牡丹,也有說是菊花、梅花,卻很少有回答為桂花的,或許是詠桂花的名篇不常見吧,經過李清照這一名句吟詠之后,桂花在花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寫這首詞時,李清照與趙明誠閑居青州,遠離官場爭斗,所以端莊淡雅、清麗芬芳的桂花,李清照將其許為“第一流”,也是對自己的自勉。
李清照的詞,一向以白描見長,這一首《鷓鴣天》卻以議論取勝,首先在前兩句點出桂花的特質,然而圍繞桂花“黯淡輕黃”的色彩,以及“情疏跡遠”的精神來發散,“花中第一流”更是先聲奪人,振聾發聵,最后以指責屈原《離騷》未詠來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情,別出心裁,實在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