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就是把土地托管給專業的農業服務團隊,自己不種地,只坐等豐收就行了。簡單說,就是雇人給你種地。因為你雇的是專業的團隊,所以能夠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實現高產。
土地流轉,就是把土地租出去,自己收租錢。
二者都能夠解決農村誰來種地的問題,也能解放農村的生產力,讓農民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區別就是土地流轉,農民只能收取地租,每年賺的錢是固定的。而土地托管,根據每年不同市場行情,賺的更多,但也有可能因為市場不好,而會賠錢,畢竟豐產不豐收也常有出現。
那究竟那一個更適合我國農業現在的發展呢?
老實說,是土地托管。
土地流轉這個現在大力推行,出現了很多做房地產的、做工業的等的有錢人,流轉土地,一次性就流轉個十年。但是他們不會種地,不懂種地,按照老方法種地,跟原來一樣,就導致一年兩年賠錢,然后就跑路了,就把地拋荒了。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土地流轉的速度大于了新農人發展的速度。所以說土地流轉要適度,不能一味追求土地流轉,要按照農業發展步驟自然而然的流轉。
而土地托管,同樣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機械化。而農戶的風險降低,分擔到了一家家的小戶上,不像土地流轉的大戶,一年賠個幾百萬。當然也不會經常配,成本降低,收成更好,農民一般還是賺的。
在我國農村,大部分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村里成年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孩子的局面,所以無論是土地托管還是土地流轉,都能極大的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
同時,土地托管尊重了部分農民的土地情結,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成功嘗試,今后也會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