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為什么不是期限越長利息越高?
首先,我們得知道,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里面,只有三年利率,并沒有五年期的利率。在2014年起央行就取消了對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指導定價。現在所有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是有各銀行自己規定的,理論上想定多少都可以。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各個銀行五年期和三年期的利率水平,下圖是2019年各大隱含的存款利率。
圖片來源:融360
從圖片可以看出,除了個別的地方性銀行,大多數商業銀行3年期的利率都和5年期利率一樣。為什么不是期限越高,利率越大的?小白給大家解釋一下:
對于銀行來說,想要獲取更多的存款,更希望的是用更低的利率獲得更多的存款,這樣對于賺利差生意的銀行而言,利潤才能比較高。相對而言,銀行獲取中長期存款的途徑比較多,不局限于儲戶的存款。銀行可以通過債券市場等融資途徑獲得長期資金,這種方式成本低且途徑多,風險性更小一些。
再加上,央行沒有規定這個期限的存款利率,銀行可以根據市場自助定價,所以銀行可以自己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利率。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銀行中長期的貸款以房貸居多。而我們所了解到,房貸利率是市場上利率水平相對比較低的利率,國家規定的貸款利率里面3-5年(含5年),年利率:4.75%;5-30年(含30年),年利率:4.90%;銀行可以上下浮動一些比例,不會偏離太多。可見,3年期的貸款利率和5年期的貸款利率并沒有相差太多。所以,在貸款利率不高的情況下,銀行獲取存款的利率也能太高了,高了銀行就是做賠本的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