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低頭玩手機已然成為患頸椎病最重要得原因之一。紐約脊椎外科醫生肯尼斯-漢斯拉賈(Kenneth Hansraj)最近在《國際外科技術》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引起了人們對智能手機使用習慣的重新審視。
根據這位醫生使用計算機模型得出的估算值,很多人埋頭看手機的姿勢,往往會給脊椎帶來60磅(約合27公斤)的壓力。
論文中說:“處于正常位置時,一個成人的頭部重10至12磅。當頭向前傾斜,頸部承受的壓力就會出現激增:15度27磅,30度40磅,45度49磅,60度60磅。”(1磅≈0.45Kg)
現代化的生活讓頸椎病更加年輕化和大眾化。接下來讓小編帶領大家見識一下頸椎表現出來的“奇怪癥狀”。
一.頸心綜合征 :心前區為針刺樣痛或脹痛,疼痛時間大于15分鐘;其發作常與頭頸部位置改變有關。表現為胸悶氣短、頭昏、胸背刺痛、心悸心煩、眩暈、乏力。
二.頸性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以血壓增高者較常見,稱為頸性高血壓。由于頸椎病與高血壓病均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兩者并存的機會不少,易誤診。
三.頸性暈厥:多在行走中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在地,倒后由于頸部位置改變,可很快清醒過來,不伴意識障礙,無后遺癥,這是頸椎病發病的一個特殊癥狀,具有診斷價值。
四.頸性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時輕時重、非進行性,常伴有程度不同的頸肩疼痛、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的其他表現,常與頸部位置有關。
五.頸源性頭痛:由頸枕部或(及)肩部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損所致的以同側頭痛為主的一組綜合征,稱為頸源性頭痛。
六.頸性視力障礙:頸椎病可引起視力下降、眼脹痛、畏光、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視野縮小、視力銳減,少數患者還可引起失明,稱為頸性視力障礙。七.頸源性乳房疼痛:起病緩慢, 多為單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和頸部位置有關,往往同時存在頸肩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
八.頸源性低血糖癥候群:早期多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可出現饑餓、面色蒼白、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多汗、乏力、頭暈、肢體震顫、焦慮及緊張等臨床癥候群。
九.脊髓前動脈綜合征:急性起病,短期內癥狀加重至癱瘓臥床;下肢的功能障礙重于上肢;受損平面以下痛溫覺消失而深感覺、識別覺存在。
十.痙攣性斜頸和肢體異常運動:反復頸部不適,逐漸出現頸部陣攣性不自主扭動,情緒或工作緊張時不自主運動的頻率增多,睡眠時消失;行走時雙眼不能向前平視,雙眼無屈光不正,視力正常。
各位親是否有出現以上癥狀呢?在這里,傅云其主任醫師提醒大家,頸椎病是可以很好的預防的,我們要注意一下幾點:1、在工作或休息時不要長時間處于低頭的狀態,即減少頸椎做功時間,少玩手機,少看電視,因工作需要時,也要多做頸椎運動,如將雙手交叉后腦,然后做頭往后仰的動作,不但放松了頸椎,也放松了胸椎,一舉兩得。2、在夏天的時候,不要將空調對著頸椎吹,避免頸椎處血管受涼痙攣,導致血流不暢,引起頸椎病。3、午休不要趴在辦公室的桌上或者汽車方向盤上,導致姿勢不良,引起頸椎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