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癃閉的病因病機,癃閉的中醫辯證

中醫學認為癃閉是由于腎及膀胱氣化功能失司導致的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難,小便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其中以小便不暢,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為“癃”;以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熱較急者稱為“閉”。

中醫對癃閉的認識

癃閉之名,首見于《內經》,該書對癃閉的病因、病位、病機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素問·標本病傳論篇》謂:“膀胱病,小便閉。”對于本病的病因認識在《景岳全書·癃閉》將其病因歸納為四個方面:“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此以水泉干涸而氣門熱閉不通;有因熱居肝腎者,則或以敗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有因真陽下竭,元海無根,氣虛而閉者;有因肝強氣逆,妨礙膀胱,氣實而閉者。”癃閉的基本病機為膀胱氣化功能失調,其病位主要在膀胱與腎,并與三焦和肺、脾、肝密切相關。上焦之氣不化,當責之于肺,肺氣失宣,氣不布津,通調失職,則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中焦之氣化不利,當責之于脾,脾氣虛弱,則不能升清降濁;下焦之氣不化,當責之于腎,腎陽虧虛,命門火衰,氣化不及州都或腎陰不足,水府枯竭,均可導致癃閉。肝郁氣滯,疏泄不及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尿路阻塞,均可引起癃閉。

張錫純治癃閉方

1.宣陽湯

治陽分虛損,氣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

野臺參(四錢) 威靈仙(錢半) 寸麥冬(六錢,帶心) 地膚子(一錢)

2.濟陰湯

治陰分虛損,血虧不能濡潤,致小便不利。

懷熟地(一兩) 生龜板(五錢,搗碎) 生杭芍(五錢) 地膚子(一錢)

陰分陽分俱虛者,二方并用,輪流換服,如下案所載服法。小便自利。

一媼,年六十余,得水腫證,延醫治不效。時有專以治水腫名者,其方秘而不傳。服其藥自大便瀉水數桶,一身腫盡消,言忌咸百日,可保永愈。數日又見腫,旋復如故。服其藥三次皆然,而病患益衰憊矣。蓋未服其藥時,即艱于小便,既服藥后,小便滴瀝全無,所以旋消而旋腫也。再延他醫,皆言服此藥,愈后復發者,斷乎不能調治。后愚診視,其脈數而無力。愚曰∶脈數者陰分虛也,無力者陽分虛也。膀胱之腑,有下口無上口,水飲必隨氣血流行,而后能達于膀胱,出為小便。《內經》所謂“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者是也。

此脈陰陽俱虛,致氣化傷損,不能運化水飲以達膀胱,此小便所以滴瀝全無也。一方,以人參為君,輔以麥冬以濟參之熱,靈仙以行參之滯,少加地膚子為向導藥,名之曰宣陽湯。一方以熟地為君,輔以龜板以助熟地之潤,芍藥以行熟地之滯(芍藥善利小便,故能行熟地之泥),亦少加地膚子為向導藥,名之曰濟陰湯。二方輪流服之,先服濟陰湯,取其貞下起元也。服至三劑,小便稍利。再服宣陽湯,亦三劑小便大利。又再服濟陰湯,小便直如泉涌,腫遂盡消。

一婦人,年三十許,因陰虛小便不利,積成水腫甚劇,大便亦旬日不通,一老醫投以八正散不效。友人高××為出方,用生白芍六兩,煎汁兩大碗,再用阿膠二兩,熔化其中,俾病患盡量飲之。老醫甚為駭疑,高××力主服之。盡劑而二便皆通,腫亦頓消。后老醫與愚覿面,為述其事,且問此等藥何以能治此病?答曰∶此必陰虛不能化陽,以致二便閉塞。白芍善利小便,阿膠能滑大便,二藥并用,又大能滋補真陰,使陰分充足,以化其下焦偏勝之陽,則二便自能通利也。

子××治一水腫證。其人年六旬,二便皆不通利,心中滿悶,時或煩躁。知其陰虛積有內熱,又兼氣分不舒也,投以生白芍三兩,橘紅、柴胡各三錢,一劑二便皆通。繼服滋陰理氣、少加利小便之藥而愈。

一婦人,年四十許,得水腫證,百藥不效。偶食綠豆稀飯,覺腹中松暢,遂連服數次,小便大利而愈。

有人向愚述其事,且問所以能愈之故。答曰∶綠豆與赤小豆同類,故能行水利小便,且其性又微涼,大能滋陰退熱。凡陰虛有熱,致小便不利者,服之皆有效也。

白茅根湯

治陽虛不能化陽,小便不利,或有濕熱壅滯,以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

白茅根(一斤,掘取鮮者去凈皮與節間小根細切)

將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候十數分鐘,視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須臾視其根皆沉水底,其湯即成。去渣溫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兩三次,使藥力相繼,周十二時,小便自利。

茅根鮮者煮稠汁飲之,則其性微涼,其味甘而且淡。為其涼也,故能去實火。為其甘也,故能清虛熱。為其淡也,故能利小便。又能宣通臟腑,暢達經絡,兼治外感之熱,而利周身之水也。然必須如此煮法,服之方效。若久煎,其清涼之性及其宣通之力皆減,服之即無效矣。所煮之湯,歷一晝夜即變綠色,若無發酵之味,仍然可用。

一婦人,年四十余,得水腫證。其翁固諸生,而精于醫者,自治不效,延他醫延醫亦不效。偶與愚遇,問有何奇方,可救此危證。因細問病情,知系陰虛有熱,小便不利。遂俾用鮮茅根煎濃汁,飲旬日全愈。

一媼,年六十余,得水腫證。醫者用藥,治愈三次皆反復,再服前藥不效。其子商于梓匠,欲買棺木,梓匠固其親屬,轉為求治于愚。因思此證反復數次,后服藥不效者,必是病久陰虛生熱,致小便不利。細問病情,果覺肌膚發熱,心內作渴,小便甚少。俾單用鮮白茅根煎湯,頻頻飲之,五日而愈。

一婦人,年四十許,得水腫證。其脈象大致平和,而微有滑數之象。俾濃煎鮮茅根湯飲之,數日病愈強半。其子來送信,愚因囑之曰∶有要緊一言,前竟忘卻。患此證者,終身須忌食牛肉。病愈數十年,食之可以復發。孰意其子未返,已食牛肉。且自覺病愈,出坐庭中,又兼受風。其證陡然反復,一身盡腫,兩目因腫甚不能開視。愚用越婢湯發之,以滑石易石膏(用越婢湯原方,常有不汗者,若以滑石易石膏則易得汗),一劑汗出,小便頓利,腫亦見消。再飲白茅根湯,數日病遂全愈。

白茅根,拙擬二鮮飲與三鮮飲,用以治吐衄。此方又用以治水腫,而其功效又不止此也。愚治傷寒溫病,于大便通后,陽明之盛熱已消,恒俾濃煮鮮茅根湯,渴則飲之,其人病愈必速,且愈后即能飲食,更無反復之患。蓋寒溫愈后,其人不能飲食與屢次復病者,大抵因余熱未盡,與胃中津液未復也。白茅根甘涼之性,既能清外感余熱,又能滋胃中津液。至內有郁熱,外轉覺涼者,其性又善宣通郁熱使達于外也。

按∶凡膨脹,無論或氣、或血、或水腫。治愈后,皆終身忌食牛肉。蓋牛肉屬土,食之能壅滯氣血,且其彭亨之形,有似腹脹,故忌之也。醫者治此等證,宜切囑病家,慎勿誤食。

4.溫通湯

治下焦受寒,小便不通。

椒目(八錢,炒搗) 小茴香(二錢,炒搗) 威靈仙(三錢)

人之水飲,由三焦而達膀胱。三焦者,身內脂膜也。曾即物類驗之,其脂膜上皆有微絲血管,狀若紅絨毛,即行水之處。此管熱則膨漲,涼則凝滯,皆能閉塞水道。若便濁兼受涼者,更凝結稠粘杜塞溺管,滴瀝不通。故以椒目之滑而溫、茴香之香而熱者,散其凝寒,即以通其竅絡。更佐以靈仙溫竄之力,化三焦之凝滯,以達膀胱,即化膀胱之凝滯,以達溺管也。涼甚者,肉桂、附子、干姜皆可酌加。氣分虛者,更宜加人參助氣分以行藥力。

5.加味苓桂術甘湯

治水腫小便不利,其脈沉遲無力,自覺寒涼者。

于術(三錢) 桂枝尖(二錢) 茯苓片(二錢) 甘草(一錢) 干姜(三錢) 人參(三錢) 烏附子(二錢)威靈仙(一錢五分)

腫滿之證,忌用甘草,以其性近壅滯也。惟與茯苓同用,轉能瀉濕滿,故方中未將甘草減去。若腫脹甚劇,恐其壅滯者,去之亦可。

服藥數劑后,小便微利;其脈沉遲如故者,用此湯送服生硫黃末四五厘。若不覺溫暖,體驗漸漸加多,以服后移時覺微溫為度。

人之水飲,非陽氣不能宣通。上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膈上。中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脾胃。下焦陽虛者,水飲停于膀胱。水飲停蓄既久,遂漸漬于周身,而頭面肢體皆腫,甚或腹如抱甕,而膨脹成矣。此方用苓桂術甘湯,以助上焦之陽。即用甘草協同人參、干姜,以助中焦之陽。又人參同附子,名參附湯(能固下焦元陽將脫)

協同桂枝,更能助下焦之陽(桂枝上達胸膈,下通膀胱故腎氣丸用桂枝不用肉桂)。三焦陽氣宣通,水飲亦隨之宣通,而不復停滯為患矣。至靈仙與人參并用,治氣虛小便不利甚效(此由實驗而知,故前所載宣陽湯并用之)。而其通利之性,又能運化術、草之補力,俾脹滿者服之,毫無滯礙,故加之以為佐使也。若藥服數劑后,脈仍如故,病雖見愈,實無大效,此真火衰微太甚,恐非草木之品所能成功。故又用生硫黃少許,以補助相火。

諸家本草謂其能使大便潤,小便長,補火之中大有行水之力,故用之因涼成水腫者尤良也。服生硫黃法,其中有治水腫之驗案宜參觀。

脈沉水腫,與脈浮水腫迥異。脈浮者,多系風水,腠理閉塞,小便不利。當以《金匱》越婢湯發之,通身得汗,小便自利。若浮而兼數者,當是陰虛火動,宜兼用涼潤滋陰之藥。脈沉水腫,亦未可遽以涼斷。若沉而按之有力者,系下焦蘊熱未化,仍當用涼潤之藥,滋陰以化其陽,小便自利。惟其脈沉而且遲,微弱欲無,詢之更自覺寒涼者,方可放膽用此湯無礙。或但服生硫黃,試驗漸漸加多,亦可奏效。特是腫之劇者,脈之部位皆腫,似難辨其沉浮與有力無力,必重按移時,使按處成凹,始能細細辨認。

苓桂術甘湯,為治上焦停飲之神方。《金匱》曰∶“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喻嘉言注云∶“呼氣短,宜用苓桂術甘湯,以化太陽(膈上)之氣;吸氣短,宜用腎氣丸,以納少陰(腎經)之氣。”推喻氏之意,以為呼氣短,則上焦陽虛,吸氣短,則下焦陰虛,故二方分途施治。然以之為學人說法,以自明其別有會心則可;以之釋《金匱》,謂其文中之意本如是則不可。愚臨證體驗多年,見有膈上氣旺而膺胸開朗者,必能運化水飲,下達膀胱,此用苓桂術甘湯治飲之理也。見有腎氣旺,而膀胱流通者,又必能吸引水飲,下歸膀胱,此用腎氣丸治飲之理也。故仲景于上焦有微飲而短氣者,并出兩方,任人取用其一,皆能立建功效。況桂枝為宣通水飲之妙藥,茯苓為淡滲水飲之要品,又為二方之所同乎。且《金匱》之所謂短氣,乃呼氣短,非吸氣短也。何以言之,吸氣短者,吸不歸根即吐出,《神農本草經》所謂吐吸,即喘之替言也。《金匱》之文,有單言喘者,又有短氣與喘并舉者。若謂短氣有微飲句,當兼呼氣短與吸氣短而言,而喘與短氣并舉者,又當作何解耶(惟論溢飲變其文曰氣短似言吸氣短)?

用越婢湯治風水,愚曾經驗,遇藥病相投,功效甚捷。其方《金匱》以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而愚臨證體驗以來,即非續自汗出者,用之亦可,若一劑而汗不出者,可將石膏易作滑石(分量須加重)。

6.寒通湯

治下焦蘊蓄實熱,膀胱腫脹,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

滑石(一兩) 生杭芍(一兩) 知母(八錢) 黃柏(八錢)

一人,年六十余,溺血數日,小便忽然不通,兩日之間滴瀝全無。病患不能支持,自以手揉擠,流出血水少許,稍較輕松。揉擠數次,疼痛不堪揉擠。 徨無措,求為延醫。其脈沉而有力,時當仲夏,身復濃被,猶覺寒涼。知其實熱郁于下焦,溺管因熱而腫脹不通也。為擬此湯,一劑稍通,又加木通、海金沙各二錢,服兩劑全愈。

7.升麻黃湯

治小便滴瀝不通。偶因嘔吐咳逆,或側臥欠伸,可通少許,此轉胞也。用升提藥,提其胞而轉正之,胞系不了戾,小便自利。

生黃 (五錢) 當歸(四錢) 升麻(二錢) 柴胡(二錢)

一婦人,產后小便不利,遣人詢方。俾用生化湯加白芍,治之不效,復來詢方。言有時惡心嘔吐,小便可通少許。愚恍悟曰,此必因產時努力太過,或撐擠太甚,以致胞系了戾,是以小便不通。惡心嘔吐,則氣機上逆,胞系有提轉之勢,故小便可以稍通也。遂為擬此湯,一劑而愈。

三焦之氣化不升則不降。小便不利者,往往因氣化下陷,郁于下焦,滯其升降流行之機也。故用一切利小便之藥不效,而投以升提之藥恒多奇效。是以拙擬此湯,不但能治轉胞,并能治小便癃閉也。

古方有但重用黃 ,治小便不利,積成水腫者(參閱陸定圃《冷廬醫話》)。

水腫之證,有虛有實,實者似不宜用黃 。然其證實者甚少,而虛者居多。至其證屬虛矣,又當詳辨其為陰虛陽虛,或陰陽俱虛。陽虛者氣分虧損,可單用、重用黃 。陰虛者其血分枯耗,宜重用滋陰之藥,兼取陽生陰長之義,而以黃 輔之。至陰陽俱虛者,黃 與滋陰之藥,可參半用之。醫者不究病因,痛詆為不可用,固屬鹵莽,至其連用除濕猛劑,其鹵莽尤甚。蓋病至積成水腫,即病因實者,其氣血至此,亦有虧損。猛悍藥,或一再用猶可。若不得已而用至數次,亦宜以補氣血之藥輔之。況其證原屬重用黃 治愈之虛證乎。至今之醫者,對于此證,縱不用除濕猛劑,亦恒多用利水之品。不知陰虛者,多用利水之藥則傷陰;陽虛者,多用利水之藥亦傷陽。夫利水之藥,非不可用,然貴深究其病因,而為根本之調治,利水之藥,不過用作向導而已。

【附方】葛稚川《肘后方》治小便不通,用大螻蛄二枚,取下體,以水一升漬飲,須臾即通。

又《壽域方》用土狗后半,焙研調服半錢,小便即通,生研亦可。

又《唐氏經驗方》用土狗后截和麝香搗,納臍中縛定,即通。

按∶土狗即螻蛄,《日華諸家本草》謂其治水腫,頭面腫。李時珍謂其通大小便,治石淋,誠為利小便要藥。凡小便不通者,無論涼熱虛實,皆可加于藥中以為向導。即單服之,亦甚有效驗。然觀古方,皆用其后半截。蓋其前半,開破之力多,后半利水力多。若治二便皆不通者,當全用之。

俗傳∶治小便不通聞藥方。用明雄黃一錢,蟾酥五分(焙發),麝香六厘,共研細,鼻聞之,小便即通。

8.雞湯

治氣郁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郁,飲食不能運化。

生雞內金(四錢,去凈瓦石糟粕搗碎) 于術(三錢) 生杭芍(四錢) 柴胡(二錢) 廣陳皮(二錢) 生姜(三錢)

《內經》謂∶“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誠以脾也者,與胃相連以膜,能代胃行其津液。且地居中焦(為中焦油膜所包),更能為四旁宣其氣化。脾若失其所司,則津液氣化凝滯,腫滿即隨之矣。是臌脹者,當以理脾胃為主也。西人謂脾體中虛,內多回血管。若其回血管之血,因脾病不能流通,瘀而成絲成塊,原非草木之根 所能消化。雞內金為雞之脾胃,中有瓦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有形瘀積可知。故能直入脾中,以消回血管之瘀滯。而又以白術之健補脾胃者以駕馭之,則消化之力愈大。柴胡,《神農本草經》謂“主腸胃中飲食積聚,能推陳致新”,其能佐雞內金消瘀可知。且與陳皮并用,一升一降,而氣自流通也。用芍藥者,因其病雖系氣臌,亦必挾有水氣,芍藥善利小便,即善行水,且與生姜同用,又能調和營衛,使周身之氣化流通也。夫氣臌本為難治之證,從擬此方之后,連治數證皆效。

治一叟年六旬,腹脹甚劇。治以此湯數劑,其效不速。用黑丑一錢炒研細,煎此湯送下,兩劑大見功效。

又去黑丑,再服數劑全愈。若小便時覺熱,且色黃赤者,宜酌加滑石數錢。

雞內金雖饒有消化之力,而諸家本草,實有能縮小便之說,恐于證之挾有水氣者不宜。方中用白芍以利小便,所以濟雞內金之短也。

《內經》謂∶“按之 而不起者,風水也。”愚臨證體驗以來,知凡系水臌,按之皆不能即起。氣臌則按之舉手即起。或疑若水積腹中,不行于四肢,如方書所謂單腹脹者,似難辨其為氣為水。不知果為水證,重按移時,舉手則有微痕,而氣證則無也。且氣臌證,小便自若,水臌證,多小便不利,此又其明征也。

9.雞茅根湯

治水臌氣臌并病,兼治單腹脹,及單水臌脹,單氣臌脹。

生雞內金(五錢,去凈瓦石糟粕軋細) 生于術(分量用時斟酌) 鮮茅根(二兩,銼細)

先將茅根煎湯數茶盅(不可過煎,一兩沸后慢火溫至茅根沉水底湯即成)。先用一盅半,加生姜五片,煎雞內金末,至半盅時,再添茅根湯一盅,七八沸后,澄取清湯(不拘一盅或一盅多)服之。所余之渣,仍用茅根湯煎服。日進一劑,早晚各服藥一次。初服小便即多,數日后大便亦多。若至日下兩三次,宜減雞內金一錢,加生于術一錢。又數日,脹見消,大便仍勤,可減雞內金一錢,加于術一錢。又數日,脹消強半,大便仍勤,可再減雞內金一錢,加于術一錢。如此精心隨病機加減,俾其補破之力,適與病體相宜,自能全愈。若無鮮茅根,可用藥局中干茅根一兩代之。無鮮茅根即可不用生姜。所煎茅根湯,宜當日用盡,煎藥后若有余剩,可當茶溫飲之。

雞內金之功效,前方下已詳論之矣。至于茅根最能利水,人所共知。而用于此方,不但取其利水也,茅根春日發生最早,是稟一陽初生之氣,而上升者也。故凡氣之郁而不暢者,茅根皆能暢達之。善利水又善理氣,故能佐雞內金,以奏殊功也。加生姜者,恐鮮茅根之性微寒也。且其味辛能理氣,其皮又善利水也。繼加于術,減雞內金者,因脹已見消,即當扶正以勝邪,不敢純用開破之品,致傷其正氣也。或疑此方,初次即宜少加于術者。而愚曾經試驗,早加于術,固不若晚加之有效也。

或問∶茅根能清熱利小便,人所共知。至謂兼理氣分之郁,諸家本草皆未言及,子亦曾單用之,而有確實之征驗乎?答曰∶此等實驗,已不勝記。曾治一室女,心中常覺發熱,屢次服藥無效。后愚為診視,六脈皆沉細,診脈之際,聞其太息數次,知其氣分不舒也。問其心中脅下,恒隱隱作疼。遂俾剖取鮮茅根,銼細半斤,煎數沸當茶飲之。兩日后,復診其脈,已還浮分,重診有力,不復聞其太息。問其脅下,已不覺疼,惟心中仍覺發熱耳。再飲數日,其心中發熱亦愈。

又嘗治少年,得肺鼠疫病。其咽喉唇舌,異常干燥。精神昏昏似睡。周身肌膚不熱。脈象沉微。問其心中,時常煩悶。此鼠疫之邪,閉塞其少陰,致腎氣不能上達也。問其大便,四日未行。遂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先用茅根數兩煎湯,以之代水煎藥,取汁三盅,分三次飲下。其脈頓起,變作洪滑之象。精神已復,周身皆熱,諸病亦皆見愈。俾仍按原方將藥煎出,每飲一次,調入生雞子黃一枚,其病遂全愈。蓋茅根生于水邊,原兼稟寒水之氣。且其出地之時,作尖銳之錐形,故能直入少陰,助腎氣上達,與心相濟,則心即跳動有力,是以其脈,遂洪滑外現也。再加生雞子黃,以滋少陰之液,俾其隨氣上升,以解上焦之因燥生熱,因熱生煩,是以諸病皆愈也。此二案皆足征茅根理氣之效也。

張錫純治療癃閉的學術思想探討

【摘要】近代名醫張錫純對癃閉的診斷及病因病機有獨到見解,并以虛實為綱分證論治,主要有宣通陽氣、濟陰增液、滋陰清熱、清利濕熱、溫陽化氣、益氣升提、健脾理氣7法,并重視單驗方及外治法,療效顯著。

癃閉是以排尿困難、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癥的疾患。近代名醫張錫純著有《醫學衷中參西錄》,制方論藥、辨證施治均從實際出發,其中對癃閉的治療也頗具特色。以下就對張錫純先生治療癃閉的學術思想進行探討。

1 對癃閉診斷的認識

癃閉與水腫、臌脹雖皆與水液代謝相關,但三者卻有很大區別。癃閉系小便不通,病位主要在膀胱。水腫關系肺、脾、腎,張氏則主以風水為主,是全身性腫脹病。臌脹則以腹部臌脹為主,關系到氣、血、水諸因,凡此臨床宜加辨別。從《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癃閉方”一篇中可以看到,張氏對疾病癥狀論述時除描述小便不利外,亦多描述水腫、臌脹等表現,但需分清因果,如果水腫、臌脹系由小便不利引起,應抓主要矛盾,則從癃閉論治。

2 對癃閉病因病機的認識

2.1 陽虛寒凝 張氏認為“人之水飲,非陽氣不能宣通”,欲陽通氣化,水飲才能經三焦而達膀胱,氣化而出。因陽虛或氣弱不能宣通,氣化不利,升降停滯,可致小便不通。具體以三焦而言,如上焦陽虛水停于膈、水不下達,或中焦陽虛,水停于脾胃,或下焦陽虛、膀胱氣化不行等皆可致小便不利。

2.2 陰液不足 腎為封藏之本,主水液,精血同源,腎陰虧損,血虧不能濡潤,膀胱氣化不行可致小便不利。

2.3 濕熱蘊滯 濕熱蘊郁下焦,膀胱氣化失司,小便亦見不利,嚴重時膀胱腫脹、或陰虛不能化陽,導致小便不利,濕積而水腫。

2.4 氣化下陷 三焦乃水液之通路,三焦氣化不升則不降,因為氣化下陷,郁于下焦,滯其升降,影響水液流行,故小便不利。

2.5 脾虛氣郁 張氏遵《內經》“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之旨,脾虛影響氣機宣化,津液氣化凝滯,水濕內停,小便不利,腫滿而成臌脹。

陰虛、陽虛,氣虛、氣郁,濕熱等都可致癃閉,其病位在膀胱,與三焦氣化失司、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

癃閉的中醫辯證

《靈樞·本輸》曾云“實則閉癃”,“閉癃則瀉之”,但張氏以臨床實際為依據,創新突破,以虛實為綱進行分證論治。不僅實證可瀉,而且虛證同樣可補,攻補兼施,探索新方,法活機圓。

3.1 宣通陽氣法 盡管致癃閉的諸因不同,但氣化不行的機轉則一。陽分虛損,氣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方用宣陽湯,藥如野臺參、威靈仙、麥冬、地膚子等。方中以人參為君以益氣,助氣之健運,輔以麥冬以濟人參之熱,少佐地膚子宣陽利水,尤妙在威靈仙以宣中有通,使氣化水行,而小便自利。

3.2 濟陰增液法 陰虛亦可致小便不利。陰分虛損,血虧不能濡潤,致小便不利。除小便不通外,當見口渴不欲多飲,五心煩熱,脈細數等癥。治宜濟陰增液,方用濟陰湯,藥用熟地黃、生龜板、生杭白芍、地膚子。方中熟地黃為君,意在滋陰,輔以龜板、芍藥行熟地黃之潤,少加地膚子為向導,使陰得滋而氣化,小便自利。陰陽互根互用,病理狀態下可見陰陽互損,張氏以癃閉“脈數者為陰分虛也,無力者陽分虛也”為辨證依據,治療上可予宣陽湯和濟陰湯先后輪流服用。

3.3 滋陰清熱法 用于陰虛不能化陽,兼之濕熱壅滯,小便不利。方用單味白茅根湯可取效。茅根味甘而淡,性涼中空,可宣通臟腑,既能滋陰清虛熱,又能利濕祛實火。

3.4 清利濕熱法 因下焦濕熱蘊蓄,膀胱脹腫氣化不行,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治以清利濕熱,方用寒通湯,藥用滑石、生白芍、知母、黃柏。其中滑石淡滲通利,白芍酸寒化陰且能苦泄利小便,知母涼潤,黃柏清下焦濕熱,共奏清濕熱而利小便之功。

3.5 溫陽化氣法 人身水液,由三焦而達膀胱,寒則三焦氣機凝滯而水道閉塞,小便不通。下焦受寒者,治宜溫通陽氣,使寒凝散而水道通,膀胱凝滯得化。方用溫通湯藥用椒目、小茴香、淫羊藿組成。方中以椒目之滑而溫,茴香之香而熱者,散其凝滯以達膀胱,通其竅絡,從而使寒散氣化水行,小便自通。涼甚可加肉桂、附子、干姜以加強溫散之力,氣虛者,可補之以人參。

若上、中焦寒凝,水邪停于膈上、或脾胃,小便不利,并可兼見周身水腫,頭面肢體尤甚,甚或腹如抱甕,致成臌脹,脈沉遲,弱而無力,自覺寒涼,治宜助上、中焦之陽,方用加味苓桂術甘湯。藥用蒼術、桂枝尖、茯苓片、甘草、干姜、人參、附子、威靈仙。方中以苓桂術甘湯,以助上焦之陽,更加附子、干姜,使三焦陽氣宣通,水飲亦隨之宣通。張氏謂靈仙配人參,“治氣虛小便不利甚效”。3.6 益氣升提法 三焦為水道,全賴氣化,而氣化又以升降出入為其形式。可因氣虛下陷,氣機郁于下焦,阻滯其升降流行而導致癃閉,或產后小便不利。臨床可見小便滴瀝不通,或偶因嘔吐咳逆、或側臥欠伸,或用一切利小便之藥不效,用升提藥,提其胞而小便自通,治宜益氣升提法,方用升麻黃芪湯,藥用生黃芪、當歸、升麻、柴胡。實際上本方從補中益氣湯化裁而來,重用黃芪,旨在益氣,氣充則小便自通。

3.7 健脾理氣法 用于脾胃氣虛而且郁,氣機不暢,水濕內淫,小便不利,或氣郁而成臌脹。治宜健脾理氣,解郁利水,方用雞腟湯、雞腟茅根湯,藥用雞內金、蒼術、生杭白芍、柴胡、陳皮、生姜、白茅根等。柴胡配雞內金消瘀,與陳皮復升降,氣自流通,芍藥善利小便,茅根清熱利小便。

4 擅用單驗方

白茅根,味甘、性涼、中空有節,能透發臟腑郁熱,善利小便淋澀作疼。張氏善用白茅根以清利小便,其所制白茅根湯,單用白茅根達1斤之多,并可煎數沸代茶飲。再如螻蛄,能治小便不通、水腫、頭面腫、石淋等病。而據張氏經驗“凡小便不通者,無論涼熱虛實,皆可于藥中以為響導,即單服之,亦甚有效驗”,可見其善用單驗方。

5 嘗試外治法

癃閉亦可采用外治法,尤其內服藥治療無效時,急通小便,常可收效。張氏治療癃閉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嘗試應用外治法,其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多種治療癃閉小便不利的外治法。如聞藥方:用明雄黃、蟾酥、麝香,共研細,聞之,小便即通。外敷方:用螻蛄后截和麝香搗,納臍縛定,即通。熱熨法:用蔥白、干米醋炒至極熱,熨臍上,治小便因寒不通,或因氣滯不通者。此外,張氏衷中參西,還介紹了金屬導尿管導尿法,這在當時中醫群體中算是開明、先進之舉。

6 結 語

張錫純先生在近百年前,雖然各方面條件有限,但他繼承傳統中醫理論,并開拓創新,對癃閉一病進行了研究及總結,立法制方施藥,用之于當今臨床,依然靈驗。因此,我們仍有必要對于張氏治療癃閉的學術思想進行總結整理,并作更深層次的研究,以指導我們的臨床工作。

朱良春“錫純治癃閉方”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癥歸屬于中醫之癃閉范疇,其病機屬三焦氣化失職,是假實真虛、本虛標實的膀胱有水不通癥。腎和膀胱是氣化和開合的表里關系,故癃閉的病位在膀胱和腎。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癃閉方一章中共有9方,朱良春老師根據前列腺增生癥屬膀胱有水不通實際,選“宣陽湯”和“溫通湯”合方組成“宣陽溫通湯”(由生黃芪30克,劉寄奴、淫羊藿各20克,麥冬、威靈仙、炒川椒目各15克,地膚子、炒小茴各6克組成),統治腎陽虛損、寒結水道或氣虛濕阻、氣虛血瘀致三焦氣化失常、小便不通癥。選“濟陰湯”合“寒通湯”組成“濟陰寒通湯”(方由熟地、知母、黃柏、地膚子、龜板各15克,生白芍、滑石、淫羊藿、劉寄奴各20克組成),統治陰分虛損,陰虛濕熱與血虛血熱,或下焦實熱瘀結導致膀胱水道阻塞、小便滴瀝不通癥;并創“芒硝半夏液”用紗布蘸敷關元穴,配合以上兩法,頗能提高療效。今淺析朱老治驗以饗同道。

塞因塞用分陰陽

宣陽溫通二方揚

近代臨床大家張錫純治療癃閉、水腫、滿悶,擅用“塞因塞用”之法,即用補藥治療假實真虛證的方法。張氏認為陽分虛損,氣弱不能宣通,或陰分虛損,血虧不能濡潤均使三焦氣化不利,導致癃閉,故宗塞因塞用之旨。創“宣陽湯”重用人參大補陽氣,少佐地膚子以治陽虛之癃閉,創“濟陰湯”重用熟地大滋陰液,亦用少量地膚子以治陰虛之癃閉。又擬“溫通湯”治寒凝三焦、氣化失利之小便不通,還創“寒通湯”治下焦蘊蓄實熱、小便滴瀝不通。鑒于臨床中虛、實、寒、熱常混雜出現,朱師執簡馭繁,合張錫純宣陽、溫通兩方加減統治陽分虛損之癃閉證,合張氏濟陰、寒通兩方加減統治陰分虛損之癃閉證,使后學者頗易效法。朱師指出:“以塞因塞用法治假實真虛之癃閉證不可純用補藥,因癃閉畢竟屬于閉塞之證,必須通補同用,標本同治。”朱師活用“宣陽溫通湯”,用生黃芪取代張錫純“宣陽湯”中之人參,乃因黃芪價廉易得,人參價昂少真,更因朱良春擅用生黃芪伍劉寄奴,使益氣化瘀利水之功大增,劉寄奴為活血祛瘀之良藥,有利水導癃之功。朱良春從《辨證奇聞》一書中之“返汗化水湯”用劉寄奴化瘀利水治心頭一塊出汗如雨案中悟出,則世醫少知矣。考諸多《本草》,僅有《本草新編》載劉寄奴“性走、迅人膀胱,專能逐水”之說,足見朱良春治學人細之處。淫羊藿用治前列腺增生之癃閉癥,乃取其補腎化氣和利小便之功, 《神農本草經》載淫羊藿“主陰萎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淫羊藿除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祛風除濕、止咳平喘之功外,更有調和陰陽、平穩遞減激素的類激素作用,上世紀80年代前,朱良春就廣用淫羊藿培補腎陽遞減激素,以淫羊藿為主創“培補腎陽湯”,隨證加味治療多種腎陽虛衰、脾陽不運、陰陽失衡等難癥雜病,朱良春贊謂淫羊藿是燮理陰陽之妙品。朱良春在張錫純“宣陽、溫通”合方的基礎上加生黃芪、劉寄奴、淫羊藿治療前列腺增生肥大之溺癃,更增張錫純“宣陽、溫通”之法治陽分虛損致溺癃,此乃錫純效方發揮也。

張錫純之“宣陽湯”、“溫通湯”二方均用威靈仙,—謂“行參之滯”,一謂“取其溫竄之力,化三焦之凝滯,以達膀胱,即化膀胱之凝滯以達溺管也”。實踐證明,威靈仙確有助陽利水、軟堅散結、解痙止痛、通閉治癃之功,其走竄之性,既可宣通三焦之滯,亦能宣通十二經脈及諸經隧絡道。《本草經疏》謂“威靈仙辛溫宣通,而達于上焦。咸溫疏利,達于下焦,引而竭之以泄水,走竄消克,徹上引下,故心膈痰水,膀胱宿膿惡水亦隨之而去”。張錫純首選威靈仙治寒性溺癃,朱良春予以發揮,且廣用于諸多難癥雜病。張氏治溺癃用麥冬乃取其色兼黃白入胃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能引肺氣清肅下行,通調水道以歸膀胱。蓋麥冬滋培肺臟陰精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氣,且主治節,膀胱的貯排尿液作用,雖下受腎陽的氣化,中受脾氣的傳輸,但肺的治節、通調,在尿液貯排調控系統中起決定作用,膀胱的“不利”與“不約”調控在肺,說明肺對膀胱有雙向調控的功能,肺氣宣肅機能障礙,調控失靈,膀胱貯排功能隨之紊亂。其“約”太過則貯而不排,小便癃閉,其“利”太過則排而不貯,小便失禁或自遺。故朱良春贊賞張錫純所創之“宣陽湯”重用人參、麥冬有補養氣津、達肺啟癃之妙,有治上調下治肺以調膀胱之思。通常所謂“提壺揭蓋”、“宣肺利水”、“降氣利尿”、“化氣行水”、“溫肺化水”等治法,均說明肺對膀胱的調控作用。張氏對陽虛氣弱、小便不利和陰虛血虧、小便不利,均用地膚子為引,乃取地膚子清利膀胱濕濁、益精強陰除虛熱、利小便之功,又因地膚子專入腎和膀胱經,合炒小茴共引諸藥入腎和膀胱經,確是治小便不利癃閉的引經良藥。更有椒目滑溫下達,專入水道,能下水燥濕,對陽虛氣弱、寒凝三焦、氣化失利之小便不通可謂用藥絲絲入扣。

更值一提的是,朱良春創“芒硝半夏液”外敷關元穴配合錫純效方內外合治,既可提高應急治閉之速效,又能穩緩消除肥大增生之癥結,充分體現出祖國中醫學術的簡、便、廉、驗特色和優勢。芒硝有活血去瘀、軟堅散結、消腫止痛、化石通關、開閉利水、瀉火解毒之功。芒硝外用伍生旱半夏,一寒一熱,寒熱通用,取半夏性溫味辛而體滑,且生性峻猛,大有散結消腫開閉之功,且祛瘀通絡功同南星,李時珍謂生半夏“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關元穴屬任脈,內聯五臟六腑,前列腺乃任、督、沖三脈必經之處,易瘀易滯之地,芒硝半夏液以其竄透之性刺激穴位,激發經氣,藥物分子從俞穴循經絡入血脈,直達病所,祛瘀通絡,軟堅散結,迅速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纖維化,改善膀胱頸、后尿道黏膜的炎癥及充血水腫。加上內服中藥的相互作用,既有塞因塞用、通補兼施、標本同治之妙,又有益氣補腎、活血化瘀、通經散結、宣陽溫通、清熱利尿、導癃開閉面面兼顧之實。既可迅速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全身臟腑功能衰退,三焦氣化功能失利而致的尿路功能障礙,恢復逼尿肌功能,又可消除尿道因各種原因的梗阻。

濟陰寒通湯方廉

熱證癃閉多效驗

前列腺增生癥多見陰分虛損致陰虛濕熱,血虛血熱兼夾,或下焦蓄熱,瘀結阻塞膀胱水道,使小便滴瀝不通。臨床所見熱證溺癃多見尿頗、尿急、尿意、尿痛、尿道灼熱、尿黃如濃茶、尿線變細、小腹脹痛、小便滴瀝不通、舌質紅、舌根部黃厚苔、脈細數或數而無力等,有別于寒證。朱良春所擬之“濟陰寒通湯”方藥如上,亦用劉寄奴和淫羊藿,乃因前列腺增生癥濕熱是標,腎虛為本,瘀血是進入慢性過程的又一病理變化,蓋熱瘀相搏則病情纏綿,在大滋陰液、清利濕熱的“濟陰寒通湯”中加入活血化瘀、逐水導癃的劉寄奴,加入善調和陰陽、補腎化氣、利小便、益氣力的淫羊藿,使攻中寓補、補中寓攻,實有畫龍點睛之妙。前列腺增生癥常見寒熱虛實夾雜,張錫純治一癃閉重證,小便滴瀝全無,全身水腫,衰憊日甚,脈數無力,斷為陰陽俱虛,氣化失利。先服“濟陰湯”3劑,小便稍利,次服“宣陽湯”3劑,小便大利,再服“濟陰湯”,小便如泉涌。朱良春指出:“為醫之道治病處方,務必細心,深思探究,認真推敲,如有不效,認真思考,尋求有效之治法,這不僅對病者負責,亦促醫術之提高也。”筆者仿朱良春“濟陰寒通湯”方合“芒硝半夏液”內外合治前列腺增生癥,屬熱證癃閉者甚眾,其法簡、價廉、效驗,頗得患者贊賞。

據報道,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癥,國內發病率約為50%。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在治療本病有獨到之處和巨大潛力,反被忽視,而目前某些走入西化誤區的中醫醫院,還廣泛采用睪丸切除術或切除肥大增生的前列腺體,殊不知手術之弊:一損性功能,二對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凝血功能差及老年體弱者禁忌,三有手術后遺癥。更使老弱患者不耐手術之苦和巨額費用。慢性患者長期服用西藥酚芐明、哌唑嗪及保列治等藥,雖能控制病情,但停藥后即復發,且此類藥亦損傷性功能,并損脾礙胃。前列腺增生癥的中醫治療,古今論述甚多,見仁見智,后學者莫衷一是,但歷代醫家未能分清癃閉范圍中的有水不通證和無水不通證的實質區別,且治法方藥較雜。朱良春推崇張錫純的塞因塞用法,且在繼承中大膽創新,標本同治,尤其創內外合治之簡便廉驗之法,使療效更上一層樓,乃是張錫純效方的一大發揮。

總結

癃閉的病位在膀胱與腎,與三焦、肺、脾、腎、肝關系密切。排尿不利而澀謂之癃,小便不通謂之閉。本病多由腎氣不足、濕熱下注、外傷、術后、產后而引起。西醫稱之為尿潴留。中醫對于癃閉的認識以及治療歷史悠久,有一定的特長和優勢。目前,中醫學對癃閉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臨床上治療癃閉方法多種多樣時,但治療時需辨別區分癃閉的證型,以便于在治療時更加準確,并結合不同的治法,加強治療效果。此外還須知本病不易根治,且反復性強,應堅持治療,同時應戒煙戒酒,調節好生活跟工作環境,必要時可以中西藥結合,可迅速緩解癥狀,控制復發,提高療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名中醫治癃閉經驗整理
管窺癃閉的中醫辨治
名醫名家李可治愈老人癃閉(尿潴留)重癥的一則案例
朱良春治癃閉方治療前列腺增生
錫純治癃閉方治前列腺增生
《吳醫匯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翼城县| 德清县| 昌江| 泉州市| 乌鲁木齐县| 墨玉县| 金寨县| 平昌县| 江华| 渝北区| 庆阳市| 通河县| 汝州市| 济阳县| 云浮市| 璧山县| 惠水县| 贺兰县| 三河市| 金湖县| 宿州市| 夏邑县| 苗栗县| 屏东县| 惠水县| 望城县| 博爱县| 崇仁县| 海丰县| 禹州市| 襄汾县| 塔城市| 麻栗坡县| 洮南市| 抚顺市| 化德县| 邢台县| 迭部县| 通许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