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書畫名家】
藝術頻道:yishuTV
本期畫家
白羽平 許翰政 李成民 張慧民
溫新民 洪建倫 宋 沖 趙家勝
洪建倫簡歷
洪建倫,1955年生 云南省鶴慶縣草海鎮人,大理油畫院會員,云南省油畫學會會員,大理州美術家協會會員。1972年5月參加工作,1976年2月應征入伍42師炮兵團,參加過1979年1月對越自衛還擊戰,1982年扣林山戰斗,立過戰功。曾經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昆明軍區文化干部集訓班進修美術專業。
作品參加過軍區美展,發表于《國防戰士報》和省、州、縣藝術類刊物。作品《私奔》參加《全國四城市電影宣傳畫展》,《家鄉的荷花》參加大理州《鄉愁大理》書畫展,《家》參加‘寫生中國’全國油畫展、大理州第二屆油畫展。洪建倫的作品里保持著軍人的大氣、干練。
洪建倫照片
《序》
20世紀50年代,他出生于鶴慶縣草海鎮; 21歲時,他應征入伍,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扣林山戰斗中立過功;他曾經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過美術專業;他從部隊專業后做過縣電影公司美工,作品《私奔》參加了全國四城市電影宣傳畫展……
愛上美術,成為他一生不可舍棄的事業;拿起畫筆,他把每一天過成激情燃燒的歲月。在他那里,汗牛充棟的不是什么,而是數十年來外出寫生積累下來的油畫作品,大小不一、或豎或橫、或躺或懸、或舊或新,把他的住所裝點成一個五彩斑斕世界。他,就是2015年退休后再次拿起畫筆,更加瘋狂地投身油畫創作的鶴慶油畫家——洪建倫。鶴慶的山水、龍潭、民居、白族人家……在他的畫布上活靈活現。如何訴說對家鄉鶴慶的愛?繪畫便是許多種方式中較為直觀而美好的方式。那不言而喻的鄉愁,彌漫在畫布上,氤氳于畫家銳利的雙眼中,流淌在他那時而輕時而重時而緩時而急的畫筆下。只要心中有愛,無論怎樣的題材都不會限制畫家的畫筆。熾熱的愛,雖然猶如巖漿,但噴涌到畫布上的過程是克制的、慎重的,以致力敵千鈞。
通過洪建倫的作品,鶴慶的秀麗風光被集中展現,而這種展現,不僅只聚焦于著名的景點,還光顧了一些不知名的偏僻角落,如古橋、古鎮、古村,如某個不起眼的巷道、某處水流清淺的小溪。審美的眼光,有時如普照大地的陽光,給所有美好的生命帶去了光輝。統覽一遍洪建倫的畫作,我不由得想起一個比喻:畫家是山水靈魂的收集者。攝影作為新事物出現時,封建的中國人認為相機是攝魂的工具。其實,真正的畫家,都是一些具備了攝魂術的特殊藝人。鶴慶的美,在洪建倫的畫作里,不是固定不變的,每一次色彩的重新組合都譜出了一曲新的色彩變奏。
當時光慢慢流走,當我們回看過往時光里的景物,那些通過畫家畫筆凝固下來的瞬時風光,竟然非常逼真地記錄下了歷史的悄然痕跡。而這樣的痕跡,除了能喚起觀賞者心底對美好事物的驚嘆,還會激起人事不久的歷史滄桑感。
是鶴慶山水哺育了畫家的靈性,同時,也是畫家不絕于縷的靈性構造出了新的更美的鶴慶山水。對于一個真正熱愛繪畫藝術的畫家,生命不止,創作便不會休止。繪畫,看似靜如止水,卻需要持續涌流的激情支撐。所以,洪建倫奔走于鶴慶山水大地,一筆筆記錄下美好河山的一個個日子,都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洪建倫安靜儒雅的表象下,是內心轟然燃燒的激情,是對鶴慶風土人情的摯愛。他不僅在鶴慶的錦繡山水中詩意棲居,也在自己一幅幅光彩照人的畫作里詩意棲居。
對鶴慶的愛,有哪一種能比得過一桿畫筆幻化出的浪漫訴說?
(歡迎加入“藝術頻道”,拓展您的當地人脈圈。請先加微信號:cctvaabb 再私信機構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