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肝臟,是人體“將軍之官”,有著重要的地位。
然而,肝臟又被成為“啞巴”器官,很多肝病“不痛不癢”。
因此,導致多數肝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救治時機。
肝病,也是“有跡可循”的,一旦出現下面這些異常,最好及時檢查。
肝病變時,“手腳”會出現6種異常,若1個不占,肝臟還算很健康
異常1、腳底紋路增多
腳,距離心臟較遠,一旦,腳掌紋路增多,且變得明顯,要開始保養肝臟。
肝藏血,負責給人體解毒,排出毒素,一旦肝臟受損,其解毒能力下降,血液健康也會受到影響,無法更好的滋養腳部所致。
此時,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肝臟,幫助肝臟排毒。
異常2,腳底脫皮、干裂
腳底肌膚,與身體內分泌有關,而肝細胞受損,便會影響身體內分泌的正常,便會導致皮膚暗黃、腳底變得干燥,常出現脫皮、干裂情況,這些情況應留意是否是肝臟受損。
異常3,腳底蠟黃
如果,雙腳底部顏色,變成蠟黃色,除了角質層較厚的人,多數與肝臟有關系。
肝臟受損,功能下降,便會影響血液中膽紅素的排泄,進而導致逆流至血液中,就會呈現出腳底發黃。
因此,生活中,不要忽視了腳底的顏色變化,出現異常,最好及時檢查。
異常4,手掌發紅
手掌大小魚際處,出現紅色的斑點、斑塊,呈現不均勻的紅色,一定要注意。
這類情況,被稱為“肝掌”,主要出現在肝炎、肝硬化者身上。
異常5,手指甲變脆、易斷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外在表現。
健康的指甲,應該是紅潤有光澤,并且有一定的硬度。
一旦,指甲變脆、易斷,則說明肝血不足,導致筋失所養所致。
異常6,中指根變細
將手掌五指并攏,如果,中指根變細,指跟縫隙增大,要助于肝臟健康除了問題。
肝氣不足,脂肪肝,肝膽病變等,都有會導致此類情況。
肝臟很“脆弱”,這5件事足以“摧毀”你的肝臟
1、晚睡熬夜
晚上11點后,是肝臟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
晚睡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導致肝毒堆積,肝火過旺,肝血不足等。
因此,要保證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每晚保證睡夠7小時。
2、體重超標
過多的脂肪,會將肝細胞圍堵起來,使其無法正常從血液中獲得營養。
久而久之,便會導致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3、愛生悶氣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怒則傷肝。
國外有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4、飲酒無度
酒精主要是在肝臟被代謝。
長期酗酒,會嚴重損害肝臟健康,進而導致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5、亂吃藥物
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約占10%
一些看似安全的補藥,都可因吳用或者濫用埋下隱患。
保護肝臟,減少病變,做好“五個字”
第一字:清
清肝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用護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可幫助肝臟清理毒素,減少負擔。
奶汁草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預防肝損傷。
奶汁草,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預防肝損傷。
奶汁草根莖,對于護肝效果更佳,可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還是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品。
研究發現,奶汁草,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再生能力,有很好的養肝護肝作用。
刺玫菊茶,泡水喝,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滋養心肝血脈。
刺玫菊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營養含量高,藥性溫和,《本草再新》記載:"舒肝膽之郁氣,健脾降火。"
用其泡水喝,能夠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滋養心肝血脈,有助于促進肝臟排毒,保護肝臟健康。
第二字:疏
疏解情緒,給肝臟減負擔。
肝臟,喜條達,惡抑郁,所以,日常要注意疏解情緒,不給肝臟“添堵”,減少肝臟壓力,促進肝臟健康。
疏解情緒,可以適當聽聽音樂,或者與好友談談心,散散步。
晚飯后,散散步,有助于“散心”,疏解心理壓力,有助于消除不良的情緒,幫助減輕肝臟的負擔。
第三字:臥
夜臥血歸肝,養肝血。
睡眠養肝血,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尤其是子時,要熟睡,養肝血的同時,還有助于肝臟休息,促進肝臟的自我恢復。
并且,夜晚充足的睡眠,還可以清肝瀉火,預防肝氣升發太過,導致肝火旺,危害健康。
所以,平時要注意,少熬夜,都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來促進肝臟健康。
第四字:戒
戒掉壞習慣,保護肝臟健康。
吃宵夜,尤其是油脂較高的食物,容易加重肝臟負擔,增加脂肪肝風險。
此外,宵夜吃的太晚,或者太多,還會影響睡眠,不利于肝臟自我修復。
因此,要注意少吃宵夜,切莫貪嘴。
吸煙傷肺,但也傷肝,會加速肝臟纖維化進程,也會導致肝臟炎癥。
因此,少抽煙,最好可以戒煙,對于肝臟來說,也大有裨益。
第五字:動
多運動,強健肝功。
適當的運動,有助于血液循環,促進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并且,還有助于增強肝臟機能。
多走走路,散散步,是養護肝臟不錯的選擇。
把雙腿伸直分開,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
只要腿后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
雙腿伸直并在一起,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至少要做15~30分鐘。
只要大腿后側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覺就可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