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六,我和女兒一起去云南,歷時十天。我們先后去了昆明、大理、麗江和香格里拉。奔波勞頓,旅途疲憊,但眼中有景,喜樂花開。
這次旅行,幾乎沒有猶豫,說走就走。這也是我去年7月東北之行后,走的最遠的一次。
去年春節,我就想去云南,但沒有成行。當時想,等滬昆高鐵通行后再去吧,2016年12月28號,滬昆高鐵全線通車,我當晚看到這條新聞時,喜悅溢于言表,我在內心默念著:滬昆高鐵終于開通了,我可以坐著高鐵去云南了。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春節后去云南。
不過,我和女兒去時,并沒有坐高鐵,因為從上海到昆明的高鐵要11個小時,長時間的坐車,我的頸椎和腰部都承受不了。于是,改乘飛機。
元月23號,我頸椎病復發,眩暈,嘔吐,打點滴,推拿按摩,持續治療一個星期。每一低頭,就會頭暈,不能讀書和寫作,除了躺著休息,在家里發呆,偶爾拾掇點家務,什么也不做。時間面目模糊,心里空虛無聊。接下來的春節,人事應酬,日子混亂,讓我生厭。連續半個月的時間,遠離書本。這樣,計劃中的讀書學習任務沒有完成,每月要寫的10篇讀書筆記只寫了兩篇。
我雖然在2017年一月初制定了本年度的讀書計劃,但新年的第一個月,除了寫幾篇讀書筆記,我幾乎寫不出任何東西。靈感滯鈍,思維麻木,心里像蒙了塵。這一月雖看了四本書,但讀的也不夠深入,只是勉強完成了讀書任務。
面對自己些微的收獲和身體的不適,我心慌意亂。不安,焦急,嘆息,我需要放空自己,需要一場隨時開始的旅行。于是,我毅然決定遠行。遠離熟悉的人群和環境,去親近一段陌生的風景,在路上遇見一些素不相識的人,與他們搭訕,微笑著說話,我喜歡這樣的旅途生活,它帶來神秘和快樂。
女兒寒假在家,云南太遠,我叫女兒和我一起去,好有個照應。她很樂意。于是,娘倆一拍即合,老公贊助,就這樣去了云南。
云南遠嗎?從皖北到昆明,路途遙遙,很遠;可是,當我輾轉奔波抵達時,天涯咫尺,它就在我的腳下。再近的風景,當你不想看時,它對你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再遠的美景,當你想前往時,它就在你的眼前。這完全在你對待風景的心情和行動。
在路上,乘車,行走,看景,日子變得簡單充實,所有人事的瑣碎和煩惱煙消云散,我是個沉醉風景的自由灑脫的女子,塵世的勞累、矛盾、掙扎,都在旅途中得到消解。我喜歡這種身心清凈的感覺,它帶給我輕松和喜悅。
正像有人說的,生活不是眼前的茍且,而是詩和遠方。遠方不只有美景,它也是一種召喚。沒有到達的遠方,都可想象為詩,要想讀到這些詩,必須邁開雙腳,去遠行。
也許,當我們抵達遠方風景的時候,這首詩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美,但看風景的心情和經歷本身就是一首自己寫就的詩。所以,我喜歡感受遠方的風景,喜歡在旅行中體味如詩的心境。
活著,就是一種經歷和感受。當欲生欲死地愛過,當辛勤地工作過,當在培養女兒的道路上得失過,當在讀寫中收獲過,我再次選擇了遠方的風景。所以,節假日時,我會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遠行中放松自己,重遇自己。
在云南,行走,記錄,攝影,享受與女兒、與風景快樂相處的過程……
2017.2.13(正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