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養花要“七分管、三分剪”,愛種花種草的人,一定都懂得花草修剪的重要性:適當的修剪,可以節約植物營養的消耗,促進植物健康生長,并且,也能讓花草更具有美感。
每次修剪花草,都有小伙伴感嘆“我下不去手”、“剪不好怎么辦”或者“還在開就剪掉嗎?”……
事實上,一旦進入結籽結果流程,植株就會消耗大量營養,特別是球根類的。例如有花友的風雨蘭如果不去殘花,一年可以開4-5次,去殘花,一年最多開到過13次。
在生長期把枝條頂端摘去為摘心。變成花球【矮牽牛,天竺葵,滿天星……】
把剛萌發的芽或花蕾除掉就叫做抹芽;把枝干不恰當位置出現的枝條剪掉稱為除蘗。抹芽和除蘗可減少植株養分的損耗,改善植株的光照和水肥條件。
促進通風,集中營養,形態更漂亮【病弱枝,徒長枝,過密的枝,任何你看不順眼的枝】
剪去1/3-1/2的長度,花后回縮株型,以及一般秋冬休眠期的修剪。
剪去2/3-3/4,視情況也可以地面部分都剪掉,用于更新復壯,促發筍芽,植株大整形,一般在秋冬休眠期進行。
植株生長過旺時,可適當摘葉,它可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開花前將多余的葉片摘除。花朵肥大,花謝后及時將枯花摘除,不僅能提高觀賞價值,還可以減少養分的流失。
擰枝:在枝條萌芽前,將枝條的基部扭轉180°,樹皮處有裂痕。
拿枝:枝條木質化時,在距枝條基部7~10厘米處彎折枝條,聽到斷裂聲后,退后7~10厘米再彎一次,彎折數次后,使直立的枝條彎成下垂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