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天堂里沒有文字,我們寄上文字的哀思,希望成為天堂的音符,你靜靜地傾聽,靜靜地閱讀,讀我們的文字,讀我們的相思。也許這是人世與天界很美的一種互動,飄云簇擁花朵,相思穿越銀河,純美著陰陽兩界心靈的花朵。
一 個 人 走 了
------沈國
一個人走了,才知道他帶走很多東西
以前竟未察覺。比起我們的淡漠
死亡其實多么渺小
一個人走了,秋天適合送人。你看那霜天
里多少紛飛的落葉,寫滿離人的眼淚與句子
我只希望有一片能抵達遠方捎去溫暖
一個人要走的時候,當他踩出第一個告別的腳印時
會不會忽然很后悔,會不會因不辭而別而淚流滿面
會不會抱怨身體里的黑一直不夠濃
是的,當他要走的時候
才知道這個世界于他負債累累
夜晚欠他很多睡眠
文字欠他很多安靜
朋友欠他很多嘮叨
藥丸欠他很多痛苦
身體欠他很多慰藉
是的,他走了
給心頭狠狠剜了一刀
留下一把黑色的集結號
天地間又有最沉默的語言
一地白色的蝴蝶,極像他生前的不安
靦腆地在膝間與黑色的挽布里飛來繞去
也許,他走了,用它傳遞春天的渡口
仁者今聲
--------林躍奇
很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想寫一寫作家今聲,但一直沒能成筆,今日,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今聲,想著與他的往事,我就動手,敲下了與今聲的些許過去時的事,這些事讓我感到今聲心中有桿特別的秤,他用這桿秤稱著他的人生。
我與今聲的相識是文學做的媒。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對文學創作瘋熱起來。當時一個人默默地寫作,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寂寞,于是,我總是留意《微型小說選刊》,有一天我在《微刊》上看到了微型小說百家今聲的介紹,知他是南靖人,叫張金生,他的小說《效仿》在《福建文學》發表,又被《微型小說選刊》選載,又被翻譯成英語、德語在全世界傳播,真是寫霸。我看他的照片,覺得這個人與他相交,必然有話可說。我買回一本《微刊》,就著上面的地址,給今聲寫了一封信,希望在寫作上能得其指點。沒想到半個月后,我就收到他的來信。信中稱我為文友,希望與我切磋寫作技藝,我興奮得不得了。一個著名作家,竟然如此之謙虛,要與我這么個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切磋,我受寵若驚,第一時間就給他回信,并寄去我的習作,讓他斧正斧正。
一個多星期后,他就給我回了信,點出小說寫作中的不足,充分肯定了我創作中的優點。讓我充滿了信心。這一來一去,今聲的熱心讓我對文學創作有了更多的激情和靈感。之后,我的小小說作品《調動》就走進了《微型小說選刊》原創欄目,我的創作勢頭一下子就牛了起來。
今聲為了繁榮漳州市的微型小說創作,牽頭舉辦了漳州市首屆微型小說研討會,我有幸受其邀請與當時也是新手的平和縣黃榮才一起參加了會議。為了鼓足新手的寫作熱情,他還與市作協主席青禾老師特邀了上海《少年文藝》的編輯參加會議,還在《漳州青年報》發了小小說專號。在這次會議上,我有幸結識了漳州籍著名作家楊少衡、青禾、何葆國、賴妙寬、安琪、陳力水等。
1999年,在今聲的鼓勵下,我把幾年來發表的微型小說作品結集出版,今聲為我寫了序。2000年,我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協會。今聲在我寫作成長過程中,就像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推動著我向前進。讓我能夠隨時看到一雙關注的眼光在旁邊看著我,于是我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在此之后,我的小小說作品頻頻見于報端,至2003年至,我就有三百多篇小小說,有一千多件新聞作品,紀實文學,三十多篇故事,一百多篇散文在海內外發表。這多得力于今聲的鼓勵。
2003年后,我由于專心于讀書考研,很少去寫作,于是跟今聲聯系也少了,但是還不時地打打電話,發發短信。偶爾也到南靖去走走,今聲兒子結婚了,今聲當了爺爺了。今聲的喜事一件接一件,我為今聲高興。今聲那帥氣、熱情、干練、靦腆的影子不時地在我的眼前晃動。我時時想起他,想起他那無私的教誨,無悔的信任,想起他那不計報酬扶持新人的精神。正是他的這種精神才使得很多新人能夠脫穎而出,比如黃榮才,比如簡清枝。
2006年后,我的考研之路失敗了,我重新拾起了文學之筆,又開始了抒寫,并一發而不可收,我開始了由短篇小說寫作向長篇小說寫作的轉型,先后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兩帝師》《黃道周》,并引起了不錯的社會反響,得了一些文學獎。今聲都在第一時間打來電話,或發來短信,表示祝賀。我和今聲的交往又開始頻繁起來。不幸的是,這時,今聲失眠了,一直看醫生,都無法解決,他心急,我心焦,我給了他很多建議,但都沒有幫他走出了失眠這一魔鬼的干擾。每次打電話問他的身體情況,他總是淡定地說:“還是老樣子。”我不知道,他淡定的背后被失眠折磨的痛苦……
今聲做為一個個體,永遠地走了,但是今聲做為一個精神的符號,他的微型小說寫作,使他成為中國微型小說創作的第一代人,第一代代表人物。今聲,這個精神符號,寫進了《微型小說百年經典》,寫入了《新中國文學大系》。今聲,永遠地活了下來,活在中國文學史。今聲扶持新人的精神,今聲對待文友的無私和坦蕩,永遠地開放在文學的百花園里,活在文友們的心中。
文學這條路,是一條孤獨的路,每個人都走得很艱難。我也是如此,在文學的路上,我走得很苦,很累,也很孤獨,我經歷過貧困,走過不如意,跨過絕望,渴望希望,但我心中永遠無悔自己的追求,因為文學創作,是我的理想,我的事業,我要一直追求下去!
今聲走了,他走得如此的壯烈,他的不合時間的天堂之旅,就像一根箭,射進了我的心扉,讓我一直心疼,心疼一直!
仁者今聲啊,您如此的仁慈,但您卻為何如此的不堅強,您這么一走,讓我們對您的感恩成了永遠的遺憾!
仁者今聲,好人今聲!您讓我們哭喊多少次才能喚回您啊?
文 友 朋 友 哀 思 留 言
本月22日晚22點何葆國先生在漳州市作協微信群發布南靖作家今聲辭世的噩耗,文友們倍感震驚,并以各種形式表示哀思,現摘錄群里部分作家、文友留言,以表對死者的哀悼。
從葆國微信獲知,驚悉作家今聲仙逝,哎呦,惋惜、默哀,微小說先師,《陌生的朋友》等文學作品永存,愿他一路走好。 (張榮仁)
在當今文壇你發聲,您的小小說,打動過千百萬人的心,您的文字如同金貴,您和您的讀者倍加珍愛。可您,為什么,不能像珍愛您的文字一樣,珍愛您金貴的生命呢?您對得起〞今聲〝,對不起〞金生〝。 (黃文彬)
出差在湖南得知今聲不幸去世的噩耗,恨不得立即趕回來。對我而言,今聲兄并沒有遠去,他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猶如多年前給他拍的相片,依然定格著。 (馮木波)
天堂沒有失眠惱人,天堂沒有俗事煩人,愿張老師安息! (蔡小燕)
悼今聲:生而為人,可以沉溺可以清醒,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如今生死殊途,但愿失眠的你從此安眠無憂。逝者安息! (黃慧芳)
今古文章擲地聲
聲名赫赫傳古今
——悼文壇前輩張金生 (吳國輝)
南靖文壇,驚聞噩耗:從此失去一位可敬的兄長,從此少了一位談文論道的知音,從此南靖文壇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斯人已逝,音容長存! (魏鴻志)
今聲瀟灑地走了,告別了病痛與煎熬,只是走得那樣突然,令人窒息。 他那兄長般的關懷,溫暖地流淌在我們的血脈。啟人思悟的文字,透視著世相百俗,會留傳很長很遠的。慈愛、真誠、淡泊的情操是我們永遠的財富。一路走好,兄長。 (吳繼聰)
今聲是廣受尊敬的師長般的朋友、朋友般的師長。他在小小說方面創作的出色成績,他為南靖文藝事業發展傾注的大量心血,他勤奮、謙遜、正直、善良的品格,深深地感動著認識他、了解他的人們,也必將感動今后了解他的人。 (劉文財)
長按掃描關注 云水謠文藝社
微信號:yunshuiyaonj
投稿須知:1、投稿2-3首。2、提供作者簡介。3、提供生活近照2-3張,如作者自行提供配圖素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