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題目:治未病?! ——兼論扶陽的運用問題 昨天是冬至節,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變化,所以沒有跟大家一塊兒,很對不起! 關于這次治未病的問題,大家談得很多。總的來講,治未病思想,是中醫對待生命與疾病的 戰略觀點,因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產生,首先是人體本氣致病。而無病先防,有病早治, 是中醫對待疾病的戰略手段!內經預防為主的思想在世界醫學文獻上最早出現,是獨一無二 的,這個光輝思想,現在和將來永遠要指導人類的生命活動。 西方醫學界在本世紀初提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十大醫學難題,他們經過100年的奮斗,沒有 成功,基本失敗了。十大醫學難題大致有這么幾個大類:心臟器質性病變,癌癥,腦血管病 (包括高血壓一系列癥狀),肺結核,糖尿病系列病癥,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腎衰, 運動神經元疾病,艾滋病!面對這十大醫學難題,有些西醫對我說“你們空談什么治未病, 就像遮羞布,一個擋箭牌,我們束手無策的疾病,你們也沒有什么高招。”當然這都是一些 屬朋友的。我就對他們說,我說“同志你們錯了,因為你們不懂中醫三千年的歷史,現在所 說的十大醫學難題,并不是現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張仲景的時代、孫思邈的時代, 對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脅人類健康的難題,已經做了比較好的解決,這個距今2000年左 右。” 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中醫的傳承發生了斷層。寶貴的醫學遺產沒有能夠繼承下來,特別是 近百年來,中醫處在四面圍剿的困境中,為了尋找出路,最早選擇了中西會通,拿我們民族 的東西、拿東方的東西向西方靠攏!然后進一步搞科學化、現代化,最后結果只能是自我毀 滅。這些情況大家可以說是有目共睹。這就不必細說了。 那么中醫復興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說不是現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東 方,中醫的生命的靈魂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走易經與內經結合(而絕對不是中西醫結 合)。是傷寒雜病論,醫圣張仲景創立六經辨證一整套的理法方藥,統病于六經之內而囊括 百法,是攻克世界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我在基層第一線從事中醫工作52年,我在青年時 代,通過讀左積云《傷寒論類方會參》,從中得以見到一些他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鄭欽 安的一些觀點,以及一些思路精華,血液元陽為生命之本的觀點,以后讀民國初期,實驗系 統古中醫學派創始人彭子益的著作,得以領悟,凡是病都是人體本氣致病的原理。中氣為后 天之本,中氣為生命支柱,12經(也就是五臟六腑)的經氣好像輪子,中氣的升降帶動了12 經氣的旋轉,于是生命運動不停,當升則升,當降則降,是為無病,一旦中氣受傷,升降乖 亂,就是病。彭子的理論源自于河圖五行理論,到他逝世前發展為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他在 傷寒理論編進一步指出五行中土為中心,運中土可以溉四維,帶動中氣升降源源不斷的供應 五臟,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藥治療無效,就要益火之源以生土。先 天陽氣是屬火,命門之火叫陽根,陽根一拔,生命之無延,這兩位前輩一個重視先天,一個 重視后天,如果把兩者融合結合起來,將使古中醫學更能夠為完備。他更明確指出,中醫的 醫易結合,傷寒論的全部奧秘,一個河圖盡之矣,一個河圖的道理包括了中醫所有的道理。 他是一個整體。它的主要貢獻,是把中醫學成為一個有系統的醫學科學理論,這個貢獻很 大。在當時取締中醫消滅中醫的潮流當中,把古代中醫的精華保留下來!(11’) 我學醫的經歷就是受兩位前輩的啟發引導,然后走上了中醫的路子,在52年的實踐當中,逐 漸的破疑解惑,經過徹底的洗腦,脫胎換骨,逐漸有所領悟,最后運用傷寒論和古中醫學的 理法方藥,對十大醫學難題中幾個門類大約11種病,進行了攻關。我現在簡要的跟大家報告 一下,供大家參考,也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夠把各位的經驗貢獻出來,共同復興中醫。 第一個大類是器質性心臟病,包括風心病,肺心病,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據統計,全球 每年死于這個疾病有500-700萬人。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臟病威脅已經非常嚴 重。且有低齡化趨勢,有些十多歲的小孩有得心臟病,與現在的生活習慣,盲目引進西方飲 食,大量的吃麥當勞,喝各種飲料有很大關系。這些病在我一生當中大約治過有6000例,其 中1000例以上,是現代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書,放棄治療的,經過治療后這些病人基本救活, 基本恢復健康!所以在器質性心臟病的領域,中醫基本取得完全的成功! 現在把這四種心臟病的治法敘述如下: 第一類風心病和肺心病:我對病因病機的認識:本氣先虛,風寒之邪外侵,正氣無力鼓邪外 出,反復受邪,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最后深附在三陰經的本臟,成為半死半生 的格局!(根據內經的理論,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犯人,病體陽虛,如果陽氣不虛,不會受侵 犯,即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總的來講:陽虛十占八九,陰虛百難見一,寒實為病 十占八九,火熱為害十中一二,世多真寒證,又多假熱證,辨之稍有差異,生死攸關。總的 一句話,病因雖有多端,總根源只有一個,人身皮毛肌肉,經脈官竅,五臟六腑但有一處陽 氣不到,就是病,這個可以統攝所有病的主要病因。 這個陽氣:先天腎氣,后天脾胃之氣結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氣!很難分清哪個是中氣哪個是先 氣。腎氣又稱元陽,命門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所以易經講: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通俗講:有了太陽才有了生命,陽氣就是人身的太陽,從養生治病的經歷來看:陽萎則病, 陽衰則危,陽亡則死;所以救陽,護陽,溫陽,養陽、通陽,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藥切切不 可傷陽。所以古人云:萬病不治求之于腎。求之于腎就是救陽氣。 我記得讀傅青主時,一段話,治療大出血之后怎么樣來挽救,原話是“已亡之陰難以驟生, 未亡之氣所當急固”大出血之后,損失的血不能馬上生出來,但是一旦陰損及陽,陽氣一 散,這個人生命就終結了。所以說“已亡之血難以驟生,未亡之氣所當急固”這是治病的要 點。(20’) 再下來講胃氣,一般叫中氣,先天腎氣和后天中氣的關系:后天無先天不生,先天無后天不 立。內經:五臟皆稟氣于胃。所以引申出重要的原則: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古人比 喻:脾胃如釜,腎氣為釜底之火,腎氣就是腎陽。所以易經對后天脾胃:大哉坤元,萬物資 生。所以一個先天,太陽是萬物的開始,脾胃是保證人體生生不息的重要臟器,所以結論是 厚德載物,這是贊揚脾土,所以后世治法補中土以溉四旁,中氣運轉,五臟得到保證,元陽 就保住了。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補火生土!中氣傷猶可救,腎氣 傷,彭子益叫做:拔陽根,從根拔起,生命終結! 從以上個點,歸結為:脾腎為人身兩本,治病要以顧護兩本為第一要義。明代張景岳《景岳 全書》說,治病的時候,假使你錯了,寧可錯以誤補,不可失于誤攻,誤補猶可解救,誤攻 則噬臍莫及(表示悔恨到了極點),從這話里可以體會這位老先生在臨床中一定走過很多彎 路,一定犯了好多錯誤,世界上百行百業難免錯誤,唯獨我們醫生不能錯誤,一旦錯了就是 以人的生命為代價!所以以上這幾點我們要銘心刻骨,時時牢記,切切不可忘記,這就是治 未病的思想!本來中醫治病就是以本氣為主,以人為本。不管任何病,本氣強的,受邪從陽 化熱化實,本氣虛的,從陰化寒化虛。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雖然是養生的大道,但治病的時 候我們是始終遵循的一個道理。 那么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怎么治療,我們通過以上分析,了解了風心、肺心病的 來路,是從太陽之表而來,都是外感。還有一句話:這是我讀各家傷寒論注時發現,他們都 具有這種觀點:病的來路就是病的去路,病從太陽來,通過各種方法,再把它透發出去就好 了。不要見病治病,不要見到現階段的東西,花費了很大力氣,不知道來龍去脈,抬手動腳 就錯了。 內經關于病因有這么一段話:“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四時不正之氣,侵犯人體的時候,急 如風雨,防不勝防。我們應當怎么辦?下面講了“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經治 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出自《陰陽應象大論》,講得非常 明顯,病入五臟,就是半死半生的格局,這是內經的結論。這就是病的來路。所以無怪乎, 現代醫學從產生到現在不足200年,西醫同道沒有把問題解決下來,這是可以同情的! (30’) 對于病因方面,《靈樞百病始生篇》作了補充,描述了百病由淺入深層次,說明什么問題? 就是寒邪侵犯人體之后,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由腑入藏。而且由于反復受邪,外邪一層層 堆積起來,每次病外邪去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再次病右取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每次 這樣,如果我們治療錯誤,就幫了病的忙,所以內經結論說“上工取氣,救其萌芽”這是治 未病的觀點。疾病最初進入人體輕淺表層,就是傷寒論太陽經,所以太陽經條紋最多,誤治 最多,救誤方法最多,所以我們知道了來路,也就知道了疾病的去路,治療就是讓他從哪 來,到哪去!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在臨床的應用。你知道來龍去脈,就不要見病治病。就是 說不管前因后果,不管人體體質強弱,反正我是治病,結果就要治標害本。怎么樣達到這個 目的?就是汗法,解表法,在八法為首,汗法不僅僅是出汗,而是開玄府,通利九竅,托邪 外出! 這樣就有個問題,既然諸癥當先解表——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治 則。那么解表是不是應該用麻黃湯?這又是一個治未病的問題!因為用麻黃湯治外感,恰恰 犯了見病治病的毛病,因為你不顧人的本氣,現代人的本氣無一不虛,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 康,就是大家經常說的亞健康狀態等等。所有的外感病全都夾有內傷。所以單純解表,麻黃 湯之類的方法不能用。外感內傷同時發病,就是傷寒論太陽少陰同病。大家都清楚,應該采 取固本氣,開表閉,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如果很虛的話可以加點人參。 這里說明一點,我用方子,凡是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 兩,等于現在15.625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關于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 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于劑量。我在一生當中,有一次偶然的 機會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個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7例心衰。心 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以后我就想傷寒論四 逆湯原方是,炙甘草2兩,干姜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 約大者30g,小者15-20g,一兩照3倍來計算,四逆湯用制附子,起碼3-5兩左右,就是古代 劑量!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 應該怎么辦,他最后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 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于把傷寒論閹割了。(40’) 我怎么樣能發現呢,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醫院下了病危 通知,他就抬回家準備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 到。當時開了方子,用了一兩半的附子,開了三劑藥!我說回去以后給他煮上吃,看情況, 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藥后溫度回來,就可能就回來。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說我媽 情況很好,已經能夠坐起來,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 活。我說不對,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他當時,老太太病重的時候,手忙腳亂,又要準備 后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一笑)。一副一兩半,三副就是100多 克,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據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 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 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用藥這么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 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一直到81年7月,我們 國家考古,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權。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 法,很全面。最后經過一些學者,特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我 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奧秘后,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么發生斷層。為什么張仲 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查來查去,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在的小方子,幾錢幾分,雖然可 以治好些個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癥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45’) 我治以上兩種病的思路方法,來路就做這么個交待,供大家參考。 兩種病的癥候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咳、喘、腫、全身痛,按六經來講就是表里同病。風心 病,就是金匱要略烏頭湯證的虛化,肺心病,就是小青龍湯證的虛化。所以我治這兩種病就 是以這兩張方子為基礎,結合病人當時的體質方面主要的缺陷,先救本氣,保胃氣,固腎 氣,用張仲景留下的方子來來探索治療的方法。 我治風心病我的一個常用方: 生北芪120-250g 制附片45g 制川烏30g 黑小豆30g 防風30g 桂枝45g 赤芍45g 炙甘草60g 麻黃10-45g(說明一下,傷寒論麻黃湯的劑量是3兩,折算下來拋掉尾數是45g,很嚇人,這 么燥烈的東西,會不會引起亡陽,不會。我在最早的時候45g麻黃另煮,按照傷寒論的煮麻 黃的方法,先煎去沫,我們煎麻黃很少見沫,因為劑量太小,一兩以上,水開了一分到一分 半鐘左右上邊有一層沫,10g左右不會有沫,另煎出來放到一邊,用本方的時候每次兌麻黃 汁三分之一,得汗止后服,去掉不用了,有些人45g仍然出不了汗,有些特殊病120g麻黃才 出汗)遼細辛45g后下十分鐘,紅參30g 蜂蜜150g生姜45g大棗12枚,九節菖蒲10g 這就不是烏頭湯原方了,我們知道經方是不可以隨便加減的,當時在我初用附子川烏時自己 心中也沒有把握,自己煎藥來嘗,嘗到多少分量的時候出現毛病,出現問題。為了萬一發生 中毒,準備綠豆湯,蜂蜜。實驗的結果結果30g50g根本沒有問題。當時我很年輕,三十一二 歲,以后我對后代也是這樣交待,我的學生,凡是有志于恢復古中醫的同志,首先要自己親 口嘗一嘗。體會附子什么味道。(50’) 04年,在南寧,劉力紅教授帶著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來,單純嘗附子。看看到底人體對 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么反應,看看會不會像現在科學成分講的附子有沒有那么大的 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嘗附子的過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不曉得力紅是不是跟 大家講過。我們這代人用附子都有親身經歷,我們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嘗藥。在治療中, 一旦經過辯證,立出方子那是不會有問題。所以當時方子里用防風蜂蜜黑豆都是為了解毒 的,這樣就有副作用就是藥的力量減弱了。所以同志們要試我的方子,還是用原來的方法, 等到你有把握的時候,就可以不要這些東西。 另外關于細辛,傷寒論基礎劑量是三兩 45g ,我用這個量用了40年,沒有發生過任何問 題,有些特殊的病,特別是接受了河北名醫劉沛然老先生的經驗之后,最高時用到120g ,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唯一的缺陷細辛味道太大。我們用的遼寧產的北細辛,我多次喝這個 細辛,都惡心。我今年6月份,有一次突發中風。我自己開方子,就是小續命湯,加細辛附 子。當時說話都困難,舌根都發硬,昨天我又出現這個毛病,所以就沒有和大家一塊兒來聽 盧老師講。 細辛的問題大概是在宋代,出現的這個錯誤,而且講話的不是醫生,而是一個看守犯人的, 有一個犯人自殺了,發現旁邊放著些藥,他鑒別后認為是細辛粉,所以后世就流傳細辛不過 錢這樣的一種說法,你說張仲景超過他多少倍。所以我們用藥要遵照神農本草經的理論和原 則,我們看病、辯證要遵循《內經》,《傷寒論》,醫圣張仲景的方法,而不是后世這些烏 七八糟的東西,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這些方法你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不會出問 題,只要你辨證準確。而且自從我和力紅認識以后,外界找我看病的非常多,特別是山南海 北,有的在國外,經常平均每天打十幾個危重急癥的電話。我說只要你找到方法以后,怎么 樣整沒怎么樣用,然后這些人都治好了。這個并不奇怪,不要大驚小怪,附子并不是現在講 的這么可怕,畏附子如蛇蝎,你中醫你無所作為,你不但治不了急癥,治不了大病,救不了 性命,你連個方子都不會開。所以把治未病的東西,當作這么大的題目來做,太悲哀了。我 講這個意思就是大家放心。 還有一件事,河南一個40多歲的婦女,她有個男孩,13歲,從生下來后可能由于腦部受傷, 就發癲癇,一直多年沒好,最后聽到北京某醫院有進口一些現代的新藥,可以治這個病,他 就到那兒把藥買好了,買好以后,醫院就告訴他,這個藥有很大的毒性,不平安,最好住在 醫院來用,因為他十幾年來一直在給孩子治病,山南海北跑遍全國各地,花錢就海了,也沒 有在意。回去給小孩吃了以后就突然昏迷不醒,四肢冰冷。回來要求醫院搶救,醫院沒有辦 法,說這種病我們沒有辦法,可巧他在北京買到我的那本書,按書上破格救心湯大劑,取了 一劑,住在小旅館里求人說好話,找了個電爐子熬好。給孩子一點點灌,看能不能醒過來, 能不能活過來,最后把藥關進去孩子救活過來了,有個特殊的事,他的癲癇從1歲到13歲每 年犯,嚴重的時候一天三到四十次,最后一劑大劑破格救心湯喝完以后,從北京回到河南, 再沒犯過。這個事我沒有和本人聯系過,他找我,她說要不是這本書的話,我得孩子就完 了!她就找到山西出版社的郭博信,郭博信打電話給我,說這個人要表示感謝給你寄錢,問 你的地址,我說你就說不知道算了。(掌聲60’) 我講這個事,他一個無知的老百姓,他不知道這個藥有多厲害,他糊里糊涂就用了,可惜我 們在大問題上不敢“糊涂”。還有好些通過通訊咨詢,用大劑量附子治好的這種病,太多 了。在05年時,延安保育院最早的第一任院長,這位老同志病了,是由肺癌,胃癌,轉移到 胰頭,最后并發心衰,北京方面建議他們找我。力紅知道這事。當時周圍有幾位同志就勸 我,這事不要冒險,他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是個老革命,他是對國家有功的人,他在戰爭時 收養的21個孤兒其中有17個是少將。他是對國家有很大貢獻,你這么幾千里,貿然在電話里 告訴他一個方子,你把他吃死怎么辦,我考慮再三,說這種同志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救他, 根據我的經驗,不會出問題。告訴力紅就把這個東西發過去,老太太吃了藥,第三天就下床 了。但是他是好多種癌癥,陰陽氣血都竭絕了,以后我還專么去看過他一次,最后活了三個 多月,死在什么情況呢?我離開新疆以后,西醫說好容易身體情況大有好轉,再用化療的方 法把它攻一下,把它消掉不是更好么?最后大劑量化療一次以后就再也沒有起來! 大家完全可以建立一個信心,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寶貴的方法,不是騙人的,絕對無害,我 們古代的中醫,為什么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為什么古代中醫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長治 療急癥。這是由于歷史上原因發生斷層,沒有傳承下來,我是很偶然機會誤打誤撞碰出來 的,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方法穩妥可靠,而且05年后以后凡是用大劑量附子長期服用的病 人,我讓他們每月作生化檢查,看看又沒有肝腎損害,全部沒有。而且長期的血尿,尿蛋 白,經過長期溫陽,這些東西都沒有了。 這個方子,凡是出現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攣,加止痙散,就是全蝎6g、蜈蚣3條打粉 沖服,堅持一段,就可以把風心治過來,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閉鎖不全,頑固的心衰,腦危 象這個方法都可以救過來。另外吃中藥的同時,配合培元固本散,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啰嗦 了! 治療肺心病的常用方:肺心病實際上就是小青龍湯證虛化,所以就用小青龍湯加味,因為寒 邪深入少陰。所以要用附子細辛。 麻黃10-45g 制附片45-200g 遼細辛45g 高麗參15g研粉沖服 (高麗參為什么研粉沖服,因為散劑比湯劑慢,可以把下陷的中氣,從 下邊慢慢提到上邊,對喘癥有用)生半夏45g (大家不要怕,我一輩子用的生半夏,書上寫為的是1噸,實際我每月平均劑量30到50公 斤,和附子情況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點,絕對不會出問題,這是張仲景告訴我們的,大家 要相信醫圣是不會錯的,所有傷寒論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生半夏后面有個洗字,就是用 開水沖一回,為什么制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制半夏的制作過程,清 水泡15天,泡到發酵,再加水加白礬,又15天,然后拿姜、甘草或到一塊,再泡15天,共45 天,制出來的半夏純粹是藥渣子,治不了病。再一個問題,根據神農本草經,半夏治病是辛 以潤之,它為什么能通大便。我用生半夏先是洗一洗,洗下來的水是黏糊糊的,滑的,那個 就是通大便的。凡是辛的東西都有潤的作用,產生津液,附子大辛,他可以生津液。左積云 老先生評價附子就是通陽生津液,陽生陰長。我知道盧老師的觀點也是,陽不生,陰不長, 所以生半夏絕對無害,民初的張錫純老先生就是用生半夏,近代的朱良春老先生,也是用生 半夏治病,生半夏治病非常快,剛才介紹的這兩種病用制半夏完全不會起作用。) 干姜30g 五味子30g 制紫苑15g 制款冬花 15g 柯白果打20g 腎四味各30g 炙甘草60g 桂枝 赤芍各45g 這就是我常用的小青龍加味的方子,這個方子曾經治過幾個肺間質纖維化,現在還有一個, 在北京住協和醫院發了病危通知,他兒子著了慌到山西找我去了,他吃到7服藥時,就把氧 氣去掉了。最后這個人好了沒有,現在我還不敢斷言,還要見見面才知道。 這兩種病發展到重危急癥階段時,就用大破格救心湯!這個破格救心湯就是我在學習傷寒論 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東西,我所以加山萸肉,龍骨、牡蠣,主要是為了斂,我發現四逆 湯,雖然以炙甘草為君,2兩炙甘草仍然不能扶土,扶土的意思就是用土來覆火,陽氣回來 以后不久又散了,就是因為三陰里頭厥陰病開得太厲害,疏泄過剩,陽氣一回,相火又散開 了,所以山芋肉斂厥陰之氣,治療心衰,在四逆湯類方里頭這是比較可靠的一張方子,很穩 定,凡是治好的病人,很少反復!(76’) 冠心病的治法有所不同,因為病機不一樣,根據癥候歸納分析:我認為它主要是痰、濕、 瘀、濁,邪踞胸中陽位,和高血壓道理一樣,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頭為諸陽之會,那是陽 氣最旺盛的地方,怎么會被陰邪所包圍?就是陽氣不到,陽氣虛了,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絕 對不是陰虛火旺等等,如果用那個方法對待這一類病,就錯了! 基礎方就是破格救心湯的中劑再加生半夏45g生南星30g ,如果出現痰堵得厲害胸憋得厲害就合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45g 薤白30g 加白酒2兩事先浸泡薤白,雪丹參120g檀香、降香、沉香各10g 砂仁泥30g 桂枝45g 桃仁泥30g 麝香 0.5g沖服,北京同仁堂蘇合香丸,一天1-2丸,這方子里有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烏頭附子這一類,這是斬關奪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絞痛,治療冠心病晚期頻發 心衰,見效快。相反相激,調動機體自身的對抗外邪的力量,中醫治病就是在保護、啟動病 人自我修復的功能,所以用附子劑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瀉,那 都是人的元氣逐漸恢復,可以和體內的敵人,干一仗,正邪相爭,這不是壞現象。病人吃了 這藥后十分難受,經常給我打電話,有時一天打十幾個電話,凡是有我弟子的地方他們就負 責解釋了,有的地方就寫成很簡要資料,來一個病人以后就發一份,看了之后心中有數,就 不會發慌。(80’) 治療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紅花和生水蛭。 清代火神鄭欽安傳下來的這套東西是我們醫學寶庫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造福全人類。我們 講以上的東西現在西醫沒辦法。我們現在解決的這些問題,如果國家領導人能想到中醫目前 的狀況,適當的引導,中醫復興之后,世界人民都會受益(掌聲) 關于心臟病的一大門類,基本就是這樣,這不是我的東西,這都是老祖先,歷代傳下來,由 醫圣張仲景寫在書里面,不是我的東西,我只不過誤打誤撞的用了一下,就用出這么些明 堂,大家要深信不疑。 我給大家講一件事:也是個心臟病人,名叫張志立,他是青島遠洋公司船長,他一生就是非 洲幾個月,其他地方幾個月,常年海上生活。在05年做體檢發現心臟擴大二分之一,壓迫左 肺,感到呼吸不好,他沒有查的時候無所謂,反正海上潮濕很厲害,檢查完了,西醫把實際 情況告訴他結果嚇壞了,還不定啥時候和你們說拜拜。情緒壓力很大,他是我老鄉,靈石 人,跑回靈石住了45天,基本就是以上方法,不過他用的奔豚湯比較多,突然肚臍下有一股 氣上來,人要昏過去,實際上元陽虛,沖氣不能下守而上奔引起的,就用溫氏奔豚湯。前后 45劑藥,附子從200g增加到450g,吃完以后好像沒有什么感覺了,回去跑到青島醫學院又做 一次檢查,大夫就跟他講了,“我們原先誤診了,你不是這個病,這個病,從古至今完全不 可逆轉,絕對好不了”。他又到別處檢查,和他原先的片子進行對比,完全是兩回事,擴大 二分之一的心臟完全復位了。所以我們中醫對心臟病這個大難題,可以解決(掌聲)。 還有急性腎衰合并心衰,這個病人就是中央電視臺12臺導播小白的爸爸,他家是山西人,得 了這個病之后301和協和下的結論,這個病是個無底洞,慢慢養吧!他就跑回山西來了,因 為他是腎衰合并心衰,用麻附細的過程,沒有功能的腎小便是清的,45劑一個多月后,小便 發臭,混濁,他父親吃藥的過程驚心動魄。反應很大,幾乎要死了,邪正相爭也非常厲害, 當然劑量也比較大。最后這個病人,心衰腎衰都基本痊愈,現在功能恢復很好,已經2月沒 有透析!這就是梁浩從網上,和小白溝通一下,告訴我結果。所以我感覺,溫陽的方法,托 透伏邪的方法,可以解決中尉急癥。如果我們很好的再深入研究探索,可以攻克好些現代醫 學沒有辦法的東西。 真正就是毛主席當初說過的“如果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有所貢獻的話,那首先是中醫!” (掌聲) 我這材料準備了7大門類,這一大門類講得就差不多了,今天還是不太舒服,不斷地流口 水,謝謝大家!(掌聲,以下是主持人穿插的話,引出下一位演講者吳佩衡長孫吳榮祖) 附:李可老先生在會議討論中回答關于大小續命湯的問題 劉力紅:請李老談一談大小續命湯在中風使用中的把握問題(李老專程回賓館拿了材料,中 間由盧崇漢回答提問)李老風塵仆仆把材料拿回來了,把這個寶貴的經驗向大家介紹,現在 大家歡迎! 李可:關于大小續命湯在歷史上流傳的時間在2000年以上,是古代治療中風的一個經方,但 是現在用得少了,為什么,這和中醫向西方靠攏,最早搞中西會通,中西會通派有個重要人 物,張山雷,寫了兩三萬字的文章,重點批判這個東西。加上現代藥理認為:其中附子麻黃 桂枝有升高血壓的弊病,基本就被禁用。我曾經和力紅談過,我要給大小續命湯平反,恢復 它的本來面目。大小續命湯中間差不多,大續命湯多了一個生石膏。 我這次6月份在深圳中風以后,當時右側麻木,舌頭發硬,講話困難,回去就開始吃這個 藥,半個月就基本恢復,恢復到目前程度,最近有點累,昨天又冬至,冬至陽生,古人講交 節病作,伏邪外出,有點不舒服。休息了一晚,就度過去了,吃了點兒蘇合香丸。 介紹這兩個方子:續命煮散《千金卷八諸風門》,這個方子是在孫思邈老人家近100歲時寫 的,他自己中風了,整天被病人包圍,勞累了。然后就病倒了,這個病有些什么表現呢? 吾嘗中風,言語強澀,四肢朵頤,出此方,(他自己開的,讓她弟子給他煎好)日服四服, 十日十夜服之不絕,得愈。古代寫書的,還沒有誰自己得了病以后寫出來,所以這個病,孫 思邈最有發言權。 主治諸風無分輕重,節至則發,比大小續命湯更廣泛,可以治急中風,慢中風,中風后遺 癥。 麻黃川芎獨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兩 肉桂(紫油桂較好)附子(生附子比較好,我這次就用的生附子)茯苓升麻遼細辛(原來只 有細辛,我感覺遼細辛還是比普通的細辛效果好)人參防風各二兩 透明生石膏五兩,白術四兩(一兩等于十五克) 打成粉,一天14g,絹包,煮出來的湯如白開水,藥出不來,我就改成兩層紗布,我考慮絹 包,是但取其氣,不讓藥末漏到湯里,但是我感覺漏出一點來問題不大。加生姜45g, 1000ml水煮到500左右,一天分四次服。3小時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24小時不 斷藥。 對于出現中風的預兆,或手指麻木,或肌肉跳動抽搐,比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預防。 急性期用此方也有效,需要加減,先用三生飲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用150g蜂蜜,適量水 煮好后加九節菖蒲30g,麝香0.5g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這個方子來糾正四肢偏癱。 還有一個大續命散:主八風十二痹。(包括類風關,甘肅流拐子病,最后人完全不能動。) 偏枯不仁,手足拘攣,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或臥,苦驚如墮地狀。盜汗,臨事不 起(陽痿),婦人帶下無子,風入五臟,甚則恐怖,見鬼來收錄,或與鬼神交通等等的這些 毛病。 麻黃烏頭防風油桂甘草川椒杏仁石膏人參芍藥當歸川芎黃芩茯苓干姜等分,研末,酒服方寸 匕,(2.7g)3g,bid,不知稍加,加到以知為度。出現一些輕微反應為度,口舌麻木,不 至于引起其他問題。 可治:中風后遺癥,類風關,癔病,各種精神神經癥狀(與鬼神交通,鬼來收錄),男子陽 痿,女子宮寒無子,各種抑郁癥(可以使肝陽升發,少陰的陽氣得到升發)。我治100多例 抑郁癥,基本就是四逆湯,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說有笑了,這個 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環境壓力比較大。我還計劃用這個方 子,試用于運動神經元疾病(這是個頑癥,這個東西不但外國人治不了,我們也治不了), 這個方子加等量制馬錢子粉,看看會不會對這個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南通會議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從麻黃湯治愈蛛網膜下腔出血并發暴盲引發的思考》我扼 要的講一講,關鍵點:麻黃桂枝附子在高血壓中能用不能用?用了后有什么后果?破疑解 惑,如果這個解決不好,誰也不敢用。 2000秋,我一年輕弟子,治了一個農村農婦20多年高血壓,其夫為煤礦老板,有錢在外邊胡 作非為,女的就生氣,突然蛛網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后不久,雙眼什么也看不到了。這種 暴盲,按照六經辨證,屬寒邪直中少陰,當時用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出了大汗,血壓就好 了,第二天,可以看到人影。人也醒過來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麻辛附按照現在醫學 觀點,是升高血壓的,為什么能治出血,而且對20年的高血壓有這么好的療效。當時我有這 么一段話:麻桂升壓已成定論,近百年來列為腦血管病的禁藥。而麻黃湯卻能治愈高血壓豈 不成了千古奇談?用了藥出大汗后,第二天所有的癥狀都解除。當時弟子中醫根底不深,學 眼科的。解釋不了。那個書印刷時印錯了,印成我的病案了。 古代治療中風,大小續命湯,收錄在《古今錄驗》。是個古代驗方。孫思邈在唐代就注明, 流傳時間很長,《金匱要略》也收錄,可見效應毫無疑問,就是機理,為什么大汗出后,血 壓下降,腦水腫減輕,小便也多了,病好了后,8年時間,血壓穩定,一勞永逸。當時考慮 的是暴盲,少陰直中,他沒有想到這么好的效果。 劉力紅:大家歡迎(掌聲)剛才做了一個介紹,因為時間的關系,更詳細的應用我們期待下 次再展開。 我的感受,李老要為大小續命湯平反,是他切身的感受,因為他自己中風,腔隙性腦梗塞。 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治療的。現在我們有這樣一個誤區,麻桂升散,血壓高臉紅好像也有升 散,因為有這樣的關系,血壓高就只懂得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不知道辛溫的東西可以起 效,麻桂還有這么好的效果,我在思考中醫里也談到這個問題,血壓為什么高?實際上就是 機體有阻滯,機體是非常奧妙的,因為有阻滯,需要高的壓力,才能夠供養末端,這是個物 理的道理。一般的藥達不到末端,用西醫的方法終身的服藥,你高了我不給你高,使機體末 端始終處于缺血的狀態。末端這個指令,我這邊不夠吃了,趕快給我送吃的,這樣一個指令 始終存在,所以藥要不停地用。現在出了一身臭汗,這個就好了,這些陽藥,盧老師也講 了:扶陽就是兩個,宣通和溫補,這其實就是宣通,把阻滯拿掉,不需要那么高的壓力就可 以灌溉了,所以我們要去讀懂機體這個系統。對高血壓,我們向李老給我們的啟示,再次表 示感謝。(掌聲) 劉力紅代問:大家都知道,李老是善用大劑量的附子治療急危重癥,請問李老,您在善用大 劑量的方子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人人用小劑量治療同樣療效也很好,請問劑量的大小您 是怎樣定奪的?尤其是對附子、細辛一類被認為有毒藥物是如何定奪? 李答: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根據我的經驗,在我的治療初期,治療急危重癥的時候,其中有 6例心衰患者,在救之后很快就死了。后來一直冒打冒撞,經過詳細的印證,我發現在急危 重癥這塊,用小劑量的話只能是隔靴搔癢。大家好像是有一種誤解,這么多看來有毒的藥 物,會不會中毒?我反復講了這個問題,只要辯證準確,大量藥物是不會中毒的,而且可以 起到很好的療效,是救命仙丹,相反,辯證不對,很小劑量也會出事的。據我一生見到的危 癥沒有一個是小劑量藥物能夠治療成功的。中藥的毒性是有針對性,中醫的治病是以寒制熱 或以熱制寒,是相對的。假如他是個寒證,用多大的量也不會過,假如他是個熱證,是個假 寒證,你辨證有錯,用再小量的附子他也受不了。我在治病的過程中,也曾想向前輩學習他 們那種輕靈,但是最后都失敗了,這也許是我的功力不夠! 劉力紅:李可老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辨證準確了,不會因為大劑量導致中毒,因為中 醫的治療是以偏救偏,但是如果你沒有辨證準確,不該用,那就是很小的劑量他也要中毒, 他老人家曾經跟我講過一個例子,他用了那么幾十年的附子,他本人開的方子里沒有出現過 過附子中毒,反而倒是他參加過搶救烏頭堿中毒的,就是別人用了出問題,他去搶救。別人 用的量是很小很小,可是中毒了,這就說明了當用不當用的問題,最關鍵是這個。所以大家 更多是應該學習如何把握當用不當用,切忌片面地追求大量或是輕劑量。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醫) 男,1930年生,山西靈石人。廣西中醫學院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 首席顧問。臨難習醫,具救苦心。天資敏慧,雖未曾親炙名師,究能得醫之本源。臨證倡扶 陽,善以大劑附子救急危重癥,五十年來,活人甚眾。著有《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 驗專輯》,匹夫之志,赤子之心,于斯可見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