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群人愿靠雙手去創造明天,改寫自己家鄉的命運,這樣的人你敬佩么?
如果有一種技藝能傳承非遺之志,描繪中華之魂,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你支持么?
點擊播放本視頻
故 事
她叫楊華珍,國家級非遺藏族編織、挑花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
楊華珍的家鄉位于阿壩州小金縣,境內隨處可見碉樓寨房、佛塔經幡交相輝映,藏族鍋莊粗獷豪邁,民謠獅舞蕩氣回腸。
兩個古老的民族在這巍巍大山里共同創造了神秘的藏羌文化,在這藏羌文化的長廊里,一群勤勞美麗的女人,她們身披五彩云霞,用手中精致的銀針和五彩的絲線,將那山、那水、那人、那花草鳥獸......
那純美圣潔的地方,繡成了一朵朵在云朵上綻放的奇葩,而這些最原生態的創作藝術,就是聞名遐邇的藏羌織繡。
羌族古老悠久的歷史,對自然的崇拜;嘉絨藏族精湛的編織技藝,虔誠的信仰;仰望的墨爾朵神山,大鵬金翅鳥的傳說,都深深地烙印在她成長的歲月里,也塑造了她堅韌頑強,善良樂觀的品格。
因為深愛著這片神圣而靜謐的土地,她選擇了攝影記者職業,用鏡頭來記錄自己家鄉的一切。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作為攝影記者,她親身經歷了這場浩劫,第一次感受到職業的局限和無奈。因為除了記錄和報道,她無法真正幫助到家鄉的父老鄉親。
災后,她毅然決然帶領姐妹們拿起針線,通過刺繡撫慰心靈的創傷,走出人生的低谷,自力更生解決經濟來源問題,保護和傳承藏羌兩族傳統文化藝術。
她在汶川縣映秀鎮建立“中國汶川藏羌繡傳習所”,至今已培訓當地農村婦女上千人;她建立的“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012年,她被國家文化部授予“首批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
藏羌繡獨特之處在于以刺繡的方式,把藏羌民族文化表達出來。所刺繡的圖案都是反映當地人的真實生活,技藝只是一個媒介,表達的圖案和內容才是創作的靈魂。
當傳統技藝走出國門
要讓全世界看到
中華民族之魂!
▲
優秀作品欣賞
▼
2015年,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植村秀邀約楊華珍合作,在全球成功推出羌繡限量版潔顏油,其中“不息”和“生發”的羌繡圖樣完全出自她的創意設計。
2016年,星巴克發布羌繡星享卡的山茶花圖案,也是由楊華珍指導團隊完成。
她的夢想就是完成傳承心愿,盡到傳承人的責任,把技藝傳承給更多的年輕人。更希望他們結合時尚設計與市場需求,使技藝更好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在新時代得到新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一頁紙,一個傳說,也不僅僅只是一場傳奇,一個人的使命,它存在的意義為的是讓世人更好的記住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驕傲,然后傳承和發揚它。
而她做到了!
許多國外友人
也瘋狂的喜歡上了羌繡
并爭相學習
其它優秀作品點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