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道 德媒稱,人類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是:人類的大腦從大約一萬年前開始萎縮。人類學家通過測量人類歷史各個時期的頭骨得出這一結論。人類所屬的智人(現代人)正在失去腦容量。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7月10日報道,如今,全世界成人的腦容量在900毫升到2100毫升之間——平均為1349毫升。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針對來自不同世紀的上萬顆頭骨的研究就已發現,自中石器時代以來,歐洲和北非男性的腦容量減少了10%,女性甚至減少了17%。人類因此就比石器時代的祖先笨嗎?
研究人員對人類腦容量和智商之間是否有關聯一直存有爭議。但為什么人類大腦從石器時代開始萎縮了呢?研究人員過去提出過不同論點:
1.氣候變暖導致頭部變小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類大腦縮小是因為體重小幅減輕。這可能與地球上蔓延的更溫和的氣候條件有關。氣候變暖之前,更高大的身體具有優勢,因為它們可以更好地儲存熱量。英國古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斯特林格認為,隨著氣溫升高,人類生活對身體的要求降低,因此對體重的要求也降低。
2.外部存儲減少大腦需求
另一個理論是:研究表明,人類大腦伴隨外部信息存儲的出現而縮小。最初是洞穴壁畫,后來是文字,最終在現代出現了數字存儲媒體。幾千年來,它們使我們的思維器官變得越來越小,因為個體的大腦不再需要記住那么多東西。而且由于大腦作為器官會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從中節省一些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