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一個極其隱忍的皇帝,當初九子奪嫡,老四雍正可沒少吃其他阿哥的苦,其中最恨的莫過于老八跟老九,兩人處處針對雍正,差點搞掉雍正的皇位,但雍正一直隱忍不發。現在的忍讓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報復,雍正登基以后,便對老八老九進行瘋狂的報復,還分別賜名阿其那、塞思黑以羞辱二人。二人的子孫也被幽禁起來,并且從宗廟中除名。說老八老九是雍正此生最憎恨的人,應該沒人會反對。
雍正生前算是將恨意發泄出來了,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雍正一蹬腳,就有人為老八老九平反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雍正的兒子乾隆皇帝。1735年8月23日夜里,雍正駕崩,大臣們從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面取下雍正的遺詔,愛新覺羅弘歷沒有任何懸念地成為了大清帝國的新主人。幾個月后,大清國改年號乾隆,雍正的時代就此終結。乾隆皇帝從這一年起,開始清算老爹生前的“過錯”。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皇帝。乾隆元年,弘歷便翻出14年前的舊賬,替八叔允禩和九叔允禟平反,并且將兩位叔叔的子孫給放了出來,恢復爵位,名號重歸宗廟。乾隆公然給雍正最恨的兩個人平反,這在大臣們看來是大逆不道。乾隆也不想駁父親雍正的面子,他為叔叔們平反的理由很滑頭,把責任都推給了當時懲辦案件的大臣,這樣既保住了雍正的顏面,還為雍正賺得一個虛心納諫的名聲,還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實在是一箭三雕。
為叔叔平反,只是乾隆的第一把火。之后乾隆審查了雍正一朝的重大案件,為無辜蒙冤的罪犯帶來了新生的希望,比如傅爾丹因延誤軍機被判死刑,蔡挺因結黨營私被判死緩,謝濟世因誹謗罪發配邊疆,這些人皆因乾隆登基而被特赦。最后一把火燒的最熱烈,乾隆一改雍正朝剛猛的政治風氣,在國家政策和嚴刑峻法等方面變得寬松仁厚。這些個舉措都得到了百姓及各級官員的廣泛支持。
由此可見,乾隆并不認同雍正的治國理念,他早就想為大清朝帶來新的政治風氣。或者說乾隆已經忍耐雍正很久了,雍正在世時他不便對雍正的作風妄加評論,雍正一死,他便迫不及待地矯枉過正,讓大清朝回到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在乾隆心中,他更加認同爺爺康熙仁厚寬松的治國理念,對父親雍正的高壓國政不敢茍同。這也難怪,畢竟乾隆是康熙欽定的繼承人,很小就被康熙接近宮中教養,乾隆的作風深受康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