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被譽為“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間,齊國經濟文化繁榮,政治穩定,軍事強盛。然而,最后落到活活餓死的地步,為什么一個如此成功的統治者會落到如此悲慘的結局呢?
年輕時,齊桓公被稱為公子小白,繼位齊國王位后,隨即消滅了魯國,在鮑叔牙的勸諫下,齊桓公不計前嫌而留下了當年差點殺掉他的管仲,且對管仲禮遇有加,在鮑叔牙和管仲的共同輔佐下,齊國國力強盛,成就了齊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不過人無完人,在管仲病逝后,本被驅逐的三個佞臣,也被齊桓公召回了身邊。易牙、開方和豎刁三人回到齊桓公身邊后,很快就把持了朝政大權;為了獨攬朝政,甚至囚禁了齊桓公。
之后齊桓公病重,他的五個兒子爭奪王位,這齊桓公的寵臣易牙與豎刁等是支持公子無虧的,易牙假傳君命,下令封鎖宮門,不許任何接近齊桓公,此時的齊桓公已經病入膏肓臥床不起了,沒有人前來侍候,也沒有人來送飯,最終被活活餓死。一代國君竟然被涼了67天,蛆蟲都出來了,直到新國君登基。
曾經的春秋五霸之首,開創了齊國繁榮昌盛的齊桓公,因為晚年的自甘墮落和驕傲自滿,最終竟然落得了個被活活餓死的悲慘下場,真可謂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讓后人不禁為之扼腕!